把握產業拐點:疫情防控下的行業發展新機遇

“雲復工”倒逼傳統行業加速數字轉型

2020年03月11日09:48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雲復工”倒逼傳統行業加速數字轉型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企業與行業的生存發展面臨種種考驗。如何在疫情防控環境下,把握新需求、新技術、新機遇,以變應變、化危為機,是當前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人民在線、人民網新媒體智庫推出《把握產業拐點:疫情防控下的行業發展新機遇》系列文章,希望為各界人士帶來啟發。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指出,要把復工復產與擴大內需結合起來,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

  隨著疫情防控出現向好態勢,全國各地的復工模式陸續啟動。面對嚴峻形勢,一些企業因時而動,從不利環境中尋找機會突圍。為避免人流聚集,餐飲、零售、房地產等諸多傳統行業目前多採用“線上復工”方式,將服務場景從線下搬上了網絡。

  事實上,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數字化、智能化等商業模式仍然概念大於應用,主要扮演“錦上添花”角色。但在疫情期間,它們則搖身一變,成為了“雪中送炭”的常規操作。業界普遍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短暫且有限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而且危機也在倒逼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尤其對於傳統企業而言,探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新模式已然成為必選項,並將催生生物醫藥、數字營銷、遠程辦公、產業互聯網等產業發展新態勢。

  傳統行業“雲復工”疫中求變

  雲義拍、雲看房、雲逛街、雲超市、雲訂餐、雲辦公……在做好全球物資調配協助戰疫的同時,擁有百大品牌生態的復星調整經營策略,開辟多個新領域,將線下零售、餐飲服務、售樓看房等傳統業務搬至網上,在全面“雲復工”方面表現突出。

  疫情期間,都說“宅家不出門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但卻難住了看病、配藥等無法延后需求的市民,線上診療迎來契機。2月27日至2月29日,復星發動旗下10多家醫院近500位醫生,啟動“互聯網+” 線上免費義診活動,3天累計訪問量超過30萬,日均線上問診量較此前的激增超過20倍,反響熱烈。無獨有偶,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於1月30日試點中醫視頻復診和線上處方,並於2月15日開通其它慢病病種的視頻復診和線上處方服務。

  產業發展總是此起彼伏,一度被稱為“無聊經濟”的直播、VR成為風口。在上海,一年一度的豫園元宵燈會取消了但依然“熱鬧”,原來主辦方豫園股份將這次燈會搬到了線上,全國觀眾“宅”家“雲賞燈”﹔在三亞,由三亞亞特蘭蒂斯獨家定制的駐場秀《C秀》被搬到了抖音平台﹔在巴黎,高級時裝品牌LANVIN浪凡聯合愛奇藝,首創VR沉浸式秀場體驗,同時聯動寺庫電商,實現“雙直播間”模式直接“帶貨”。

  餐飲業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但不少餐飲品牌也將策略聚焦線上。上海老飯店、鬆鶴樓、寧波湯團店等老字號商家生意不減,酒店大廚開始破天荒“親制”外賣﹔復豫智慧零售旗下各商場輔助商戶進行線上轉型,開設126個線上購物社群推出“溫暖商城”線上服務,重構社區零售﹔BFC外灘金融中心則一方面零售商戶嫁接網購渠道,另一方面聯手20多家餐廳推出線上訂餐,解決周邊辦公室白領的就餐煩惱。

  進一步觀察,對於那些不具備直播基因或缺乏C端直接對話的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同樣是必由之路。南鋼全面推進“一切數字業務化、一切業務數字化”轉型,通過企業內外部、上下游產業鏈線上一體化協同,構建實時在線的數字化採購、無人智能招標和C2M雲商銷售平台,提供從採購、物流、營銷、供應鏈金融等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遠程協同服務,甚至在疫情期間還入選了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數字化、智能化增加了南鋼戰“疫”硬核實力。

  數字化改造是權宜之計還是大勢所趨

  在“雲復工”成為流行詞的當下,引人叩問的是,數字化、智能化、線上化的商業模式開發,只是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還是會全面改造整個商業生態,迎來新的產業拐點?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研究數據表明,受疫情影響,近67%的企業半年內將出現資金困難,近45%的企業會選擇降低成本進行自救。復星銳正資深投資團隊也通過大量調研得出,今年的融資窗口會從第二季度順延至第三季度甚至第四季度。盡管科技創新、進口替代、產業並購、消費升級依然是投資主旋律,但投資機構的投資風格將會趨於保守,投資決策周期拉長。

  一邊是傳統生產模式下,人財物跟不上,供應鏈難掌控,復工之路挑戰重重﹔另一邊是新型企業通過大數據洞察到市場變化,加速布局並成為新增長點。

  數字化營銷、遠程辦公協同、線上賦能業務發展、生產經營智能化轉型……疫情正在倒逼傳統行業加速轉型,各行各業各顯神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春花指出,危機之時往往也是企業自我激活之時,“因為越是環境激變的時候,自我免疫力不強的企業被淘汰得越快,免疫力好的企業能夠存活下來。”

  有專家認為,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對數字化工具產生的使用習慣、工作模式和數字化覺醒,之后將繼續深化﹔而疫情導致的企業收入驟減和現金流困境,亦可通過數字化手段“轉危為機”。

  此次的新冠疫情使得數字技術落地產業的應用場景更加清晰。有理由相信,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組織運行模式,數字化能力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至關重要。

  中華咨詢發文指出,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在疫情期間出現爆發性增長,將會帶動產業鏈聯動,“比如線上遠程辦公的需求,引發了對數據存儲中心的需求,數據存儲之后,是數據的清洗、數據的挖掘、分析。”疫情后,產業數字化的需求也會迅速增加,從智慧交通、教育、樓宇、物流、政務、社區、醫療到制造領域,人們更加希望通過網絡指令,實現自動物流、虛擬制造,產業互聯網可能迎來爆發增長。

  無論個人還是企業、地方政府,都正在完成從簡單的線上化到復雜線上化的轉變,數字化技術帶來的“無接觸”效應,或將在后疫情時期繼續嵌入商業認知,牽引產業動能。(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特約研究員 吳心遠 毛鈺瓊 鄭樂天)

(責編:翟晨曦、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