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產業拐點:疫情防控下的發展新機遇

尋找“宅”經濟中的文娛消費新勢能

2020年03月09日09:46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尋找“宅”經濟中的文娛消費新勢能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下,企業與行業的生存發展面臨種種考驗。如何在疫情防控環境下,把握新需求、新技術、新機遇,以變應變、化危為機,是當前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人民在線、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發揮在專業輿情領域的深耕優勢、在網絡輿論與互聯網發展領域的研究優勢、產品優勢,匯聚內外部智慧,推出《把握產業拐點:疫情防控下的發展新機遇》系列文章,寄望為政府、企業、關心該問題的各界人士帶來啟發。

  新冠病毒疫情使“宅經濟”在2020年春節期間異軍突起,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人們將更多精力釋放在互聯網上時,“宅娛樂”承擔了使用增量的絕大部分,網絡文娛消費迎來了高光時刻。企鵝智庫《疫情中+疫情后:全國&湖北網民消費影響調研報告》顯示,疫情期間,綜合視頻、短視頻類和手機游戲類在網民使用增加的線上活動中排名前三。人們的文娛消費需求不僅助推泛文娛平台的愈加活躍,還催生出了各種新奇的文娛方式。

  疫情之下,網絡文娛消費何以迎來逆勢增長?

  網絡文娛迎來高光時刻,也許只是網民迫不得已宅在家時的一種消遣方式,但在這期間因“無聊”催生的流量或許是行業抓住新發展的契機。

  第一,“適者生存”迫使游戲行業深耕內容精品化。

  受多種因素影響,整個游戲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洗牌。2020年春節,人們對游戲的熱愛超出了預期。華西証券《“宅經濟”專題總篇——新模式下的新機遇》顯示,《王者榮耀》除夕單日流水為20億元左右,而在2019年除夕的單日流水為13億元,同比攀升約50%﹔網易手游《陰陽師》在春節期間一度回到了服務器需要排隊的火爆時期﹔而其他如棋牌類和休閑類游戲等同樣“如沐春風”,呈現出的逆勢增長勢頭。

  游戲企業在得利的同時,其承擔的社會責任與游戲本身的教育功能也得到顯現。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的《2019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游戲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6.4億人。微信公號“游戲研究社”文章稱,截至2月17日,僅在騰訊游戲內的推送“醫典”的覆蓋程度,已經達到了4.85億人次。可以猜測,對部分不甚關注疫情信息的玩家來說,游戲內疫情相關信息的推送無疑有助於彌補媒體覆蓋的“盲區”。

  第二,疫情倒逼影視行業商業模式創新。

  疫情之下,春節檔、情人節檔電影相繼撤檔,電影市場堪稱“一片蕭條”。春節檔可以說是國內電影全年票房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20年大年初一全國票房僅有181萬,而2019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則有14.58億元。有觀點預測,全國電影票房將面臨大幅下行,並有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沖擊帶來危機,改變也在悄然發生。原定於春節上映的《囧媽》選擇線上免費播放,收獲了不少流量,原計劃於情人節上映的《肥龍過江》也改道網播。這種新型觀看電影的模式打破了傳統窗口期,盡管業界看法不一,但基本上受到了防疫居家的影迷的歡迎。

  這個因疫情而不得已做出的選擇,或許將會重構傳統影視行業格局。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辦公室主任、研究員劉正山表示,此次疫情之后,院線公司將加快洗牌,盈利模式單一、經營管理不善的影院或者院線將被整合,院線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出品公司將在短期內出現兩級分化,部分中小影視公司出清,利好擁有IP和內容優勢且資金實力較強的龍頭影視公司。互聯網科技資本與企業將進加快對傳統影視產業格局的重構,新的電影制作方式、發行與放映模式及盈利模式將不斷涌現,影視產業、數字產業、文化與旅游產業等互補與融合發展將獲得更大突破。

  第三,視頻為“宅經濟”的爆發提供了溫床。

  全國范圍內暫停聚集性活動,各類門店大面積暫停營業,中小微企業面臨生存挑戰。短視頻、直播等平台通過提供高額流量扶持,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提供了可能。

  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戰疫”專題報告——熱點關注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春節期間,億級以上的快手日均活躍用戶規模增速為20.9%,而介於1000萬-5000萬的抖音日均活躍用戶規模增速為57.3%,這為視頻直播平台在疫情期間扶持中小微企業提供了龐大的用戶基礎。例如抖音“線上不打烊”活動面向全國線下商家推出 3 億流量扶持,並通過線上團購預售和線上直播分享商品兩大方式,幫助線下商家開辟線上推廣渠道。快手的“暖春”行動也支持品牌商零門檻入住,同時開放高額度技術服務費減免。

  在眾多行業趁勢轉向短視頻與直播等網絡視頻平台后,一些從未想過的娛樂形式也紛紛得以“解鎖”。例如“雲蹦迪”等的出現讓夜間經濟成功從線下轉向線上,提供了新的商機﹔“雲音樂”讓音樂節從室外走到室內,在為音樂行業帶來了新玩法的同時也帶來了新審美。“雲健身”“雲聚餐”“雲看戲”“雲逛街”等“雲娛樂”消費模式或許只是商家在疫情陰霾之下尋找的止損之路,但同時也讓市場看到了線下文娛行業在難以擴大再生產的情況下新的增長點,更多創新的可能性正在被挖掘,正如業界有觀點認為“如果只是這幾個月曇花一現的行為,那就太可惜了。”

  后疫情時代,文娛消費將走向何方?

  這次疫情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是一隻意想不到的“黑天鵝”,既是短期的壓力,也是一個行業格局變動的機會。疫情過后,多數行業還需加速其整體發展,多方賦能產業升級。

  首先,“內容為王”仍是競爭核心。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內容為王”始終是吸引用戶、擴大流量的硬道理。所謂“內容為王”,就是更注重用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獲得合理的營收,以品質論成敗而不是以流量論成敗。在網絡全民化時代的最初,幾乎所有的內容都具有吸引力,求新求奇求變是產品內容的主導思想。而新鮮過后,一味的新奇已經無法留住用戶,高質量、高價值內容開始成為滿足受眾需求的方向,也逐漸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以游戲行業來說,受疫情影響,游戲領域短期爆發是肯定的,但隻有具備長線運營能力的廠商才能把短期爆發轉化為長期效益。大數據分析師廖旭華表示,“對游戲公司來說,今年春節檔開了一個好頭,但需要整個行業加碼精品化、長線化發展,才能兌現紅利。”在良幣驅逐劣幣的格局中,真正以內容為核心的產品最終將會脫穎而出。

  其次,加速傳統文娛產業經營的互聯網轉化升級。

  此次疫情的沖擊下,可以看到線下文娛單一經營模式的脆弱性被凸顯,線上娛樂開發的必要性與無限潛力被矚目。在這場“戰略轉移”中,線下流失的用戶在“宅經濟”的催化下集中至線上,其所帶來的巨額流量與高度融合成為了線下商業實體自救的法寶。與此同時,持續的線上互動,還能幫助線下文娛企業強化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為今后業務的恢復作鋪墊。

  疫情為線下文娛按下了暫停鍵,卻也為其線上線下的整體布局按下了快進鍵。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講師唐璐璐撰文指出,新興技術在創造新的文化產業業態與模式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對傳統文化產業的經營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促使傳統文化產業的經營方式趨於多樣化。緊急形勢下企業的自救之路,為遭遇困境的線下文娛行業帶來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也在意外之中為行業革新開了一扇窗。

  第三,高新技術在產業變革中的應用進程加快。

  以5G、雲計算、虛擬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科技加速與文娛產業融合,將為文娛產業在效率、體驗、版權保護等多方面賦能。當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不斷發生“化學反應”,從游戲娛樂到文物保護,從互聯網在線直播到博物館數字化、沉浸式展陳,文娛領域各行各業開始從數字化走向智能化。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部創新工程首席專家、教授祁述裕表示,疫情讓眾多市場主體更加意識到了科技應用和創新驅動對維持產品競爭優勢的作用,加快研發投入和模式創新成為眾多文化企業渡過寒冬的選擇。

  總體而言,新型冠狀病毒對所有行業來說,是一場新的戰役,也將會是新一輪洗牌。盡管此次疫情對線下文娛消費影響慘重,但網絡文娛消費發展正值高峰,“宅經濟”讓“互聯網+”迎來了加速發展的契機。“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在人們認真防護、鏖戰疫情的同時,也許新的機會正在慢慢生長。(人民網新媒體智庫 曲曉程、張梁圓)

(責編:翟晨曦、聶俊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