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養殖業產業鏈
“最難的時候,庫存的玉米隻夠9天,蛋白粉剩2天,豆粕隻剩1天,真是發愁啊!”青島田潤產業一體化公司辦公室主任李峰說,受疫情影響,春節后生產遇到了困難。
養殖、屠宰、上市,一環扣一環。幾天時間,青島市農業農村部門緊急出台政策,交通部門迅速審核,交警部門快速制証,第一時間為運輸車辦好了“通行証”。
“有了通行証,每天有60噸飼料送到1000多戶養殖戶手裡,還能把8萬多隻雞鴨拉回來,再供應到青島的商超,走上市民的餐桌。”李峰介紹。
為解決養殖業“卡脖子”問題,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出台多個文件,明確不得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運輸車輛、不得攔截飼料運輸車輛等,對設卡限行、阻斷交通的做法進行了規范和糾正。
不少企業紛紛主動作為。春節以來,君樂寶奶粉已滿負荷生產,向各地發貨50多萬箱﹔京東數科聯合首農畜牧公司推出一系列智能化解決方案,有效降低牧場管理中的人工巡檢頻率,減少人員接觸。“這段時間人工成本相對高,但保障肉類供應是企業的責任,相信很快就會扛過去。”山東春雪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飼料供應跟上來。據農業農村部調度,截至2月17日,全國9711家飼料企業,已有6384家開工復產,開工率為66%。“盡管與常年同期相比仍有差距,但大宗原料玉米、豆粕等飼料總量是夠的。”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
加快生豬產能恢復
“作為生豬養殖企業,項目早一天建成投產,就能早一天收益。”湖南眾合農牧科技公司總經理梁從林說,公司在吉首市的排羊山萬頭母豬項目,原定正月初六復工,疫情一來,心裡沒了底。
關鍵時刻,吉首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主任張智義打來的電話,讓梁從林心裡的石頭落了地:市裡出台18項優惠政策,推動企業復工。4天后,“隆隆隆”的機械作業聲喚醒了項目工地。
豬肉穩價保供牽動人心。2018年以來,全國生豬生產大幅下滑。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實,去年11月出現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雙增”好勢頭,豬肉供需矛盾有所緩解。
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激勵下,豬肉產能持續恢復。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數據顯示,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2%﹔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能繁母豬存欄連續5個月增長。
楊振海說,能繁母豬存欄持續增長,為生豬生產恢復奠定了較好基礎。作為生產恢復和市場供應的“主力軍”,規模豬場出欄的生豬佔總出欄量的一半以上,能夠一直保持率先恢復勢頭,對生豬生產的整體恢復十分有利。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生豬生產扶持政策督促檢查,推動擴大抵質押貸款試點范圍和補貼范圍,幫助有關場企解決實際困難,努力維持生豬生產恢復良好勢頭。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8日 18 版)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