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走向田野

探尋土地和植物的秘密(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⑨)

本報記者 魏 薇 肖家鑫 孫 超

2020年02月09日09: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探尋土地和植物的秘密(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⑨)

2019年12月,石嫣(右二)在大棚裡查看蔬菜生長狀況。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年輕人選擇走向田野,探尋土地和植物的秘密。他們對土地有感情,也有能力讓它變得更肥沃

又是一年春耕時。曾經貧瘠的土地,如今正承載著越來越多年輕的夢想。

目前,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體規模超過1500萬人,其中不乏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年輕人。他們有的是“城裡娃”,在大學畢業后選擇去農村,探尋土地和植物的秘密,種出綠色有機農產品﹔有的精通科技,一門心思蹲在田間地頭研究種植技術,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還有的玩轉產業運營,把農業產業搞得風生水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土地有感情,也有能力讓它變得更肥沃。他們行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躬身實踐,奮力回答兩個問題——“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

“傳承農耕文化,對農民這個職業有自信和底氣”

年前見到石嫣時,她剛剛參加完北京市順義區龍灣屯鎮柳庄戶村的鄉村春晚。經過7年多的發展,她所創立的“分享收獲”農場已經成為當地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持續向外輸出各類有機農產品的同時,還為周邊村落的“老農人”提供了工作崗位,也培養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不少“新農人”。在身邊人眼裡,38歲的石嫣不僅僅是學問高的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更是接地氣、懂種地的“掌櫃的”。

談起成立農場的初衷,石嫣坦誠地說,“當初只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吃上有機食物。”7年多來,石嫣採用社區支持農業模式,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穩健發展的“分享收獲”農場從最開始的30戶會員發展到1200余戶,吸引了60余名新老農人在此工作,累計配送蔬菜超過200萬斤,減少化肥用量超過30萬斤。

石嫣介紹說,所謂社區支持農業模式,就是提倡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直接連接,是一種“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友好互助模式。生產者在種植過程中採用生態方式種植,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化學添加劑等人工化學合成材料,保証種植食物的健康、安全,消費者則需要在種植之初預付生產者一年的生產費用。

不過,這條走有機種植的農業之路並不順利,不僅有人稱她是“傻博士”,勸她“用點農藥誰又能知道”,生產中的問題更是不斷出現。曾經有合作農戶面對猖獗害虫忍不住用了一次農藥,石嫣隻好要求把那一塊地的菜全部拔掉﹔即便小心翼翼控制溫度和通風,因為沒有及時打開大棚封口,曾經一中午燒死過一棚西紅柿……但石嫣和團隊始終沒有放棄綠色農業、有機種植的初心。

如今,走進“分享收獲”運營的蔬果大棚,你可能需要躲閃一下正在忙碌授粉的雄蜂,俯下身捧出一抔土,也許會發現一條正在蠕動的小蚯蚓,而且大棚內部像實驗室一樣可以控制光照、濕度與溫度,這些細節都能體現出土壤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管理。在石嫣看來,“做農業不是攀登珠穆朗瑪,一次登頂就是成功,更像是每一天的修行。”

負責“分享收獲”農場線上“食物社區”業務的伍鬆曾經是一名工程師,如今也轉行當起了“新農人”。在他管理的“食物社區”中,有來自小興安嶺的野生堅果、阿拉善的沙漠蜜瓜、新疆自然生長的板栗南瓜……這些農產品都通過了考察檢測,帶有“有機種植”等標簽,頁面中還會附上產地來源、生產方式描述與農人故事。這個線上銷售平台不僅為農人們尋找到了銷路,也能給屏幕另一頭的消費者更多接觸、理解有機農業的機會。

像伍鬆這樣轉行的“新農人”還有很多,這也是讓石嫣頗為驕傲的事。在她看來,“新農人”下鄉必須要了解農耕文化、傳承農耕文化,對農民這個職業有自信和底氣。同時,不一定局限於從事農業生產一線,還可以投身到銷售、加工、民宿等鄉村二三產業當中。

目前“分享收獲”農場開起了“新農人”培訓班,每年培訓五湖四海的“新農人”超過200人次,迎來短期參觀學習群體幾千人次。“如今的‘分享收獲’更像是一個‘新農人’的孵化平台,不僅傳播社區支持農業模式,也為中國農業培養了更多的‘新農人’和‘返鄉創業青年’。”

“費功夫去研發蔬果種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作為山東濰坊壽光旺林農業公司總經理,齊炳林與傳統印象中“搞農業”的不太一樣。眼鏡、襯衣、西裝,一臉書卷氣,顯得年輕而有活力,聊起自己的產品更是滔滔不絕。

2009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即將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的齊炳林在宿舍輾轉反側。出國讀博還是回鄉創業,成了擺在齊炳林面前的艱難選擇。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現在的蔬菜不好吃了?齊炳林一直在思考,在他看來,壽光乃至中國農業的發展,都在經歷從產量到質量的轉型升級過程。“這就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空間。”經過一夜的思想斗爭,齊炳林做出了回鄉創業的決定。

“以番茄為例,有些地方種植的是從國外引進的硬果型高產量番茄品種,因為保質期長,耐儲存,很受商販和農戶喜歡,但其口感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回鄉創業的齊炳林下定決心要從育種開始,種出口感好的蔬果。

公司裡的一些員工覺得培育種子成本高不劃算,但齊炳林頂著壓力做了起來。他主動找到了一些高校進行合作研發。“現在國家鼓勵科研院所的老師將成果融入農業發展中。老師們可以在實驗室研發種子,然后我們在農田裡進行種植篩選,品種表現好的,反饋回去,改良后,變為成果。”齊炳林說,作為剛起步的小企業,如果自己掏錢建實驗室作研發,成本太高了。“將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到農田中是雙贏。”這些年來,公司累計投入科研資金400余萬元,與國內外多所高校、研發機構保持合作關系。

2017年,公司新推出一種小番茄,宣傳口號就是“小時候的味道”。甫一面市,就一炮打響,供不應求。

“育種最熬時間,等待的過程很令人焦慮,很多東西都不可控,所以不能急功近利。”齊炳林說,好種子代表著先進生產力,它們不僅僅是企業盈利的工具,更是可以把整個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帶動起來,提高農作物的附加值,最終受益的是農戶。

公司自成立以來,輻射帶動了周邊十幾個村鎮的蔬菜生產和農民致富。“現在我們的新品種,一畝地產一萬斤,按5塊一斤賣,一畝地農民純收入有兩三萬元。”齊炳林說,“費功夫去研發蔬果種子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這些年,公司的業務以種苗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幫助客戶種出來、賣出去。現在,齊炳林正在把公司的體系框架轉到互聯網的線上平台,向全國發展。“有人認為,農業走到盡頭,沒什麼新意可以挖掘了,但在我看來,農業發展才剛剛開始。”今年36歲的齊炳林,念頭很堅定。

“在生態與高效中尋求平衡,農民可以安心務農”

“你看這些土壤,經過多年改良,已經具有良好的特性了。”說著,王洪健隨手從腳邊抓了一把濕乎乎的泥土,又用手指輕輕捏散,深色的泥土鬆散而有黏性,仿佛浸潤著一層淡淡的油。6年前,“海歸”碩士王洪健回鄉當農民,如今已對土地有難以割舍的情感。

“頭兩年不會做,第一年投入70多萬,但是到年底一算,總收入才4000多塊錢。”回想起2013年創業初始時的情形,35歲的王洪健記憶猶新。

王洪健的團隊有“一多一少”,海歸高學歷多,有農業產業經驗的少。為了補短板,王洪健開始帶領大家學習最基本的種植養殖知識。另一方面,高學歷也給團隊帶來了巨大的優勢。“我們更擅長從經驗中提煉理論,建立模型,規范方法,這是我們有別於傳統耕作的最大特點。”王洪健說,團隊常常像學術討論會一樣,組織“頭腦風暴”,對田間生產的不同變量進行分析研判。

從2013年到現在,王洪健和伙伴們已經在湖南省長沙縣金井鎮流轉土地400多畝,建設“生態循環農業科普示范園”,解決周邊近百戶農戶勞動力就業問題。2019年園區完成養殖類國家級“有機認証”。

廢物循環利用,達到少排放乃至無排放,是王洪健團隊追求的目標。為了更好解釋什麼是循環,王洪健領著記者來到一間雞舍。高高的棲架下面,有厚厚一層由蛋殼等各種物質組成的墊層,這叫“生物床”。“雞喜歡站在架子上,雞糞就掉到生物床上。一年之后,這個墊層就成了有機肥原材料。”王洪健說。

除了循環,還有立體。在果園,一畝地被利用成了三畝。團隊成員文少榕說:“果樹利用上層空間和50厘米以下深層土壤,表土50厘米以內是蔬菜吸取養分的地方,樹下進行家禽養殖。平衡好果、蔬、雞的數量以及土地的利用,實現集約化生產,畝均產值才能夠達到更高水平。”

因為循環,所以生態﹔因為立體,所以高效。王洪健的基地產量不低,價格也高出一籌。一畝地稀植果樹30棵,理論年收益1萬元﹔養殖家禽,理論收益也有1萬元﹔再加上幾茬蔬菜,按照一年1000元計算,一畝地收益將超過兩萬元。王洪健說,實際上,園區內示范性種植養殖,畝產綜合經濟效益已經突破萬元。

這一切,讓王洪健開始覺得,自己除了種植和經營,還可以為農民做些什麼。

“傳統農業很難讓農民獲得高收益,比價效應差讓農民無心務農。”王洪健說,他和團隊想探索一條適合大部分農民家庭的種植模式,“讓更多人知道,可以在生態和高效中尋求平衡,農民可以安心務農。”

2016年,王洪健和團隊在16個湘西村寨建立了23個“精准扶貧”實驗點,結果,實驗點畝產效益突破了6000元。湘西花垣縣龍孔村在王洪健和團隊的幫助下,成立了“桐木寨生態農業合作社”,發展生態農業基地200多畝,建起了稻魚共作系統、林蜂共作系統等立體農業模式,合作社社員的人均年收入突破了2.4萬元。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09日 05 版)

(責編:聶俊穹、胡洪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