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逐客令”,駐伊美軍“賴著不走”

2020年02月05日10:06  來源:中國國防報
 
原標題:不理“逐客令”,駐伊美軍“賴著不走”

  美軍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襲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后,伊朗與美國之間針鋒相對的軍事行動一度把伊拉克推向代理人戰爭的邊緣。盡管伊拉克催促駐伊美軍盡快撤離,但美方態度強硬拒絕撤軍。未來,圍繞駐伊美軍撤留問題,美伊兩國可能展開更激烈的博弈。

  傳遞鮮明的“逐客”信號

  伊拉克國民議會1月5日舉行特別會議,通過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向美軍傳遞明確的“逐客”信號。9日,伊拉克總理邁赫迪與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電話,要求美國按照伊拉克國民議會的決議為撤軍做准備。

  除“逐客”外,伊拉克國內還要求美國為發動戰爭“買單”。伊拉克一位高級國會議員表示,美國應該為其對伊拉克造成的損失支付200億美元賠償金。此外,伊拉克正與俄羅斯商談採購S-300型防空系統事宜,並研究採購S-400型防空反導系統的可行性。

  對於伊拉克的“逐客令”,美國選擇“賴著不走”。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如果伊拉克以“不恰當”的方式要求美軍撤離,美國將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制裁。美國國務院警告稱,美國可能會凍結伊拉克在美聯儲的央行賬戶。此舉可能會對本已不穩定的伊拉克經濟造成重創。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來自美國防部的郵件顯示,美國務院近東事務局正考慮削減對伊拉克的2.5億美元軍事援助。郵件顯示,該機構還計劃詢問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鑒於目前的形勢”是否取消2021財年1億美元的撥款申請。

  “賴著不走”暗藏玄機

  對於伊拉克的輪番“逐客令”,美軍強硬表態“不走”的背后隱含多重原因。

  一是面子問題。美軍此次襲殺蘇萊曼尼,對外“官宣”的原因是蘇萊曼尼近年來策劃殺害了600余名駐伊美軍官兵,且一直致力於將美軍趕出伊拉克。蘇萊曼尼身亡后,伊朗更是強烈呼吁伊拉克盡快將美軍“趕走”。如果美軍在此時撤離伊拉克,一方面將會被外界質疑襲殺蘇萊曼尼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會被伊朗嘲諷為“懦夫”。因此,為保全顏面,美軍在短期內不會從伊拉克撤軍。

  二是選舉考量。美國媒體評論認為,伊拉克問題是影響最近4屆美國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2004年,伊拉克戰爭毀掉了克裡取代小布什的努力,當時共和黨人無情地抨擊克裡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軟弱。2008年和2016年,奧巴馬和特朗普均將矛頭指向希拉裡“自相矛盾的伊拉克政策”。在2020年總統大選選戰中,拜登等民主黨人也將特朗普政府“失敗的伊拉克政策”作為攻擊的重點。特朗普之所以在駐伊美軍去留問題上作出強硬表態,部分原因是為自己的連任之路“加分”。

  三是戰略利益。在美國的中東利益版圖中,伊拉克始終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伊拉克既是美國遏制伊朗、敘利亞的重要戰場,也是國際反恐的前沿陣地,被美國視作不能喪失的地盤。

  美國“壓力山大”

  綜合各方面情況看,美國與伊拉克圍繞駐伊美軍撤留問題的博弈在短期內仍將持續發酵,美國若想在伊拉克保留駐軍,將面臨來自兩方面的壓力。

  一方面,伊拉克將繼續推動美軍撤離。外界評論認為,對於近年來已漸行漸遠的美國與伊拉克來說,蘇萊曼尼之死成為壓垮兩國關系的“最后一根稻草”。下一步,伊拉克將採取更多舉措“驅趕”駐伊美軍。

  與此同時,伊朗、俄羅斯等國也會為伊拉克送上“助攻”。伊拉克駐伊朗大使甘迪勒透露,伊拉克和伊朗政府正在商討如何以不使用美元的方式繼續雙邊貿易,伊拉克同時表示美國對伊朗施加的制裁不符合國際法。

  另一方面,美國國內質疑聲不斷。目前,美國政府和伊拉克議會均評估認為,如果美國因駐伊美軍撤離問題對伊拉克實施制裁的話,伊拉克經濟勢必遭受重大負面影響。此舉雖可能逼迫伊拉克政府屈服,但會讓駐伊美軍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環境。

  更重要的是,自美軍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圍繞這場戰爭和美軍駐守必要性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歇。美國國內一直有聲音認為,駐伊美軍已經逐步從中東安全“捍衛者”淪為“雞肋”,對美國國家安全的貢獻率微乎其微,趁早撤離方為上策。

(責編:公雪、胡洪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