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我們一直在行動

2020年01月26日09:43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文化人,我們一直在行動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激活黨性教育 發展紅色旅游

  以文化人,我們一直在行動

  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山東考察時強調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山東歷史悠久、文脈綿長,紅色資源豐富。牢記總書記囑托,近年來,山東大力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牢牢扛起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擔當,讓紅色精神財富在齊魯大地彰顯出新的時代價值。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講堂、在農村,文化工作者講好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好故事,燃起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傳承之火。新的一年,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期盼。

  潤物無聲,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人心

  “孔子提出了‘禮樂之治’,孟子繼承了他的思想,認為‘夫義,路也;禮,門也’……”在孔子研究院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一樓“禮門義路”體驗區,孔子研究院收藏展覽科科長唐亞偉正在向參觀者講解“禮門義路”的內涵。

  來自濟寧的初一學生胡軒暢聽了若有所思,從“禮門義路”“洙泗之上”到“傳禮繼世”“器以載道”,再到“游藝今古”等幾個體驗區一路下來,他對孔子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孔子告訴我們,對人要禮貌、友愛,對老人要孝敬。”

  通過現場體驗、講解,讓優秀傳統文化潤物無聲地走進人心,是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設立的初衷。唐亞偉已從事講解工作15年。為了適應這一工作,她反復研讀《論語》《孔子家語》等優秀傳統文化書目,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素養。

  “許多學員現場體驗后,就深深地喜歡上傳統文化。有的學員一邊聽一邊記,有的回去后還專門帶著家人、朋友來體驗。”唐亞偉介紹。

  去年6月,基地接待了一個來自美國的文化交流參訪團,其中一名青年聽了“仁”字的介紹后,在“游藝今古”體驗區一定要自己刻一個帶“仁”字的印章帶回美國去。他認為,“仁者愛人”思想太好了,“說到我心裡去了”!

  “作為一名文化傳播的使者,我們的任務可以用曾子的話形容——任重而道遠。”唐亞偉說,“能夠讓更多的人感悟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自豪滿滿,也收獲了自信、充實和干勁。”

  常講常新,做合格“歷史敲鐘人”

  年關將近,劉公島上的游客明顯減少,忙碌了一年的講解員們迎來了難得的調整休息期。對於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管理辦公室講解員李翠翠來說,這是一段最佳的學習充電期。

  2019年,劉公島教學區把教育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實施了東泓炮台展館、歷史選擇展館建設改造工程,開展了定遠艦水下考古,整理出版《劉公島文庫》,精心包裝“坐馬扎聽故事”“百年建筑”等微信專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隨著接待任務不斷加重,劉公島教學區越來越重視教學講解隊伍建設。

  島上近1000場講解,島外全省各地的30多場甲午史講座,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色講解員做了5期培訓,到北京語言大學學習進修……對李翠翠來說,2019年是分外忙碌的一年。“講解的生命力在於常講常新。”李翠翠說,“抓住每一個機會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擠出一點一滴的時間多讀些書,才能因人施講。”

  不久前,海軍某部官兵來到劉公島舉行“銘記甲午國恥,矢志強軍興軍”主題實踐活動,李翠翠擔任講解員。考慮到官兵們對甲午戰爭的歷史比較了解了,她決定從甲午將士們的家國情懷入手,著重講一講他們的“家事”。李翠翠詳細講解了北洋海軍戰士陳京瑩寫給父親的兩封家書,講到了鄧世昌忠孝難兩全、父親去世后不能奔喪的故事。講到這裡,李翠翠發現好多戰士們眼裡含著淚花,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淚。在隨后的交流中,她得知,一位戰士就因為執行護航任務,也沒趕得上參加父親的葬禮。

  “我們講解團隊先后參加了全省、全國的紅色講解員大賽,都拿到了金牌講解員的成績,有3名同事榮獲‘全省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談起這些成績,李翠翠如數家珍,“2020年,我跟我的同事們要繼續努力,爭當合格的‘歷史敲鐘人’,讓愛國主義的旗幟在每個人的心中高高飄揚。”

  整合資源,紅色旅游傳承紅色文化

  春節將至,臨沭縣曹庄鎮朱村紅色紀念館前的村道上停滿了汽車,這些汽車隻有一部分屬於回家過年的朱村人,還有一些來自曹庄鎮的流動黨員。

  “鎮上的流動黨員有100多人,隻有過年才能聚齊,所以今年鎮上就組織大家來我們村的紅色紀念館,集體接受紅色教育。”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濟欽說。

  朱村“老支前”王克昌的住所就在紅色紀念館斜對過,門框兩側早已貼上春聯,屋裡年貨也早就置備齊全。

  朱村是著名的紅色村庄,革命戰爭年代誕生了“槍聲就是命令”等感人的故事。2013年,總書記來到朱村,看望了“老支前”王克昌。后來,朱村建起這座紅色紀念館,前來接受紅色教育的人絡繹不絕,每年都要接待幾萬人次。

  “各地的同志們參觀完紀念館,總喜歡來找我聊聊天,讓我講講當年支前的故事。”王克昌說,“今年,俺們朱村要有大發展,建一個更好的紅色教育基地。”

  王濟欽告訴記者,包括王克昌老人這間住所在內,朱村部分村居將進行拆遷,建設紅色教育基地等多處綜合性展館,目前相關規劃、設計已基本完成。“朱村的紅色文化催人奮進,朱村將整合各類資源,發展紅色旅游,這些綜合性展館就是朱村紅色旅游區的雛形。”王濟欽說。(孫先凱)

(責編:劉穎婕、胡洪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