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市濟陽區新市鎮推動共享扶貧

返鄉創業眾人幫(新春走基層)

本報記者 肖家鑫

2020年01月23日08: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返鄉創業眾人幫(新春走基層)

春節回鄉時,常經徒駭河。派駐山東濟陽新市鎮的第一書記們的共同記憶,也同樣發生在徒駭河邊。1月18日,驅車從濟陽城區出發,由垛石大橋跨過徒駭河,便來到了新市鎮。這裡是距離濟陽城區最遠的一個鄉鎮,經濟基礎薄弱。作為海河流域的重要河流,徒駭河穿鎮而過,是這裡重要的灌溉水源。

新市鎮共有15名第一書記,每人負責一個村。不過,對昌家村的張李明來說,每個第一書記都是他的朋友。張李明大學畢業后干過幾年互聯網運營,返鄉創業在河邊包地種桃。資金壓力、閑言碎語、產品銷路都一度讓他犯難。第一書記們的到來,提振了他的信心。“書記們有幫俺出主意的,有聯系專家的,有幫忙找銷路的……”

為啥這麼多第一書記都在幫扶昌家村?原來,從2017年6月開始,第一書記們和新市鎮黨委提出“共享式”扶貧。15名第一書記共同行動、資源共享。來自濟南市委黨校的第一書記田志超說:“個人資源畢竟有限,如果大家聚在一起,就能最大程度共享資源。”

書記們結合優勢,各自“出招”:田志超請來專家給村支書們上課﹔濟南市直機關工委的張乃杰幫助規范各村檔案資料﹔濟陽區公安分局閆慶功辦起留守兒童暑假課堂﹔濟南市商務局李金強引進“一元愛”公益活動……新市鎮黨委還成立共享式扶貧領導小組,變“各自為戰”為“握指成拳”。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握指成拳聚合力。”新市鎮黨委副書記王勇說,路樓村以前被村民調侃“沒路沒樓”,如今在第一書記張慶紅的幫助下,路修好了,孩子們再也不用蹚著泥去上學。“如今,田志超那一批第一書記已經返回原單位,第四批第一書記剛剛來到鎮上,我們有信心將共享扶貧模式傳承下去。”

昌家村的張榮福,因為孫女患癌因病致貧,如今在扶貧干部幫助下走出了困境。“這個年過得舒心。”張榮福說。

徒駭河離昌家村不遠,脈脈河水靜靜地傾聽著河邊的故事。前些年徒駭河污染嚴重,如今微波蕩漾水清清。新市鎮的變化,不也正如這河流一般?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3日 06 版)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