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山東法院來說,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全省法院收案194.6萬件,結案首次突破200萬件,法官人均結案266件,均再創新高。進入新時代,山東法院如何通過改革創新,積極探索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工作新機制,全面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省兩會之機,記者專訪了省人大代表、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甲天。
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化解不良資產1700億
記者: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山東法院是如何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找准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點和切入點的?
張甲天:先來說一組數字,去年山東法院全年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95.1萬件,同比上升17.6%。可以說,山東法院積極主動融入“八大發展戰略”,細化服務保障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更好地服務現代化強省建設。
比如,在服務保障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上,我們充分發揮破產審判職能,加強與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快破產案件審理進度,推進省屬困難企業和“僵尸企業”處置工作,審結企業破產案件336件,其中破產清算案件185件、破產重整案件151件,化解不良資產1798億元,讓一批“三高兩低”企業有序退出市場,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危困企業再度重生。
記者:去年省法院首場發布會主題就是“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布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導向性作用,給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們吃了顆實實在在的“定心丸”。一年來,這方面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新進展?
張甲天:去年3月26日,我們邀請民營企業家走進法院,圍繞“如何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隨后,出台了平等保護、產權保護等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0條措施,明確規定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像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審慎適用刑罰手段,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的界限,對涉嫌騙取貸款、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罪名的7名企業家依法宣告無罪。
我們還謹慎使用查封、扣押等強制措施,防止因“死扣”“死封”影響企業正常運營。比如,省法院審理的一起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依法對涉案80億元的已建、在建樓盤實行“活封”,邊建設邊銷售邊解封,既維護了債權人合法權益,又保障了企業生產經營。
海量信息運轉,今年實現全流程網上辦案
記者:過去,當事人想了解案件進展,要到法院找法官,甚至還得找“熟人”。現在,打開法院信息公開網,主審法官是誰、什麼時間開庭、案件進入哪個環節等都可以查詢到。能否介紹下,目前智慧法院建設情況?
張甲天: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人民法院工作如果不善於運用信息化,就難以適應形勢發展。山東法院致力於建成全省辦公辦案平台統一、內網外網有機銜接、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高水平智慧法院,實現智服、智審、智執、智管。
我們開發建設了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法官辦案工作全部在網上進行、審判監督全部在網上進行,並實現案件辦理全程留痕、節點管控。這個系統目前已在省法院部署推廣,今年6月1日前全省各級法院都要實現正常運轉。
記者:系統運轉后,會起到哪些作用?
張甲天:全流程網上辦案系統的作用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訴訟服務便捷度,當事人和律師可以在網上立案提交材料、通過互聯網閱卷實現三級法院的卷宗查閱,打破時空限制,降低訴訟成本﹔另一方面,能極大提高法官辦案效率和審判監督智能化水平,實現對審判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以往,法官辦案都“埋”在厚厚的卷宗材料裡,現在通過信息的匯聚和分析,讓海量的信息運轉起來,信息多跑路,法官可以從事務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精力集中到審判上。
總而言之,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智慧法院建設為拓展便民訴訟路徑、推進陽光司法提供了無限可能。
“一次辦好”,13類糾紛調解前置
記者:剛剛您提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司法為民、利民、便民方面,山東法院還做了哪些工作?
張甲天: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我們在落實“一次辦好”訴訟服務改革上下功夫。比如,制定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10項措施,發布立案登記、財產保全等20類司法服務清單﹔再比如,推行全天候網上立案,除刑事公訴案件以外,各類案件均可網上立案、網上交費、網上退費,全年網上立案185.8萬件,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實現網上立案。
我們推行一站式訴訟服務,實行一次告知制度,落實一站辦理、一次辦好。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健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邀請各類調解組織進駐法院,對交通事故、房屋買賣等13類糾紛實行調解前置,全省法院立案前委托調解22.4萬件,調解成功6.3萬件。
記者:1月8日上午,山東省法院首次通過遠程視頻的形式接訪,信訪群眾老岳在位於山區的人民法庭和省法院法官進行了有效溝通。今后,這樣的接訪會是常態嗎?
張甲天:推行視頻接訪的根本目的是讓群眾少跑腿,在任何一家基層法院、人民法庭就能聯系到上級法院法官,表達訴求,解決問題。為深入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創新互聯網時代信訪工作新機制,落實原辦案法官信訪責任制,山東在全省法院施行“網上信訪”視頻接訪,推動“網上信訪”常態化、制度化。根據計劃,今年1月,省法院、各中級法院遠程視頻接訪全部實施,2月底,全省三級法院全面運行。
流程再造,顛覆傳統辦案模式
記者:審判執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務,去年,全省法官人均結案266件,有的法院人均甚至超過500件,這種情況下,山東法院積極構建新的辦案模式,這與以往有何不同,可以突破哪些現實困境?
張甲天:在舊有的辦案模式下,各類案件按照一個模式、平均用力、平均用時,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辦案質效。2019年,山東法院收案數量同比上升11.9%,辦案壓力進一步增大。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山東法院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實行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對事實清楚、案情簡單的案件實行速裁,全省法院已建立速裁團隊929個,裁決案件18.3萬件,辦案周期縮短了17天。
就像你說的,需要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我們健全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全省法院訴前調解成功6.3萬件。立案后委托調解成功1.2萬件,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化解在基層。
除此之外,全面推開行政案件跨區劃管轄制度改革,指定濟南鐵路兩級法院管轄部分行政案件,賦予行政相對人更多選擇權。我們還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刑事速裁程序改革,刑事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周期6天,服判息訴率為98%。
總的來說,就是要通過制度創新、流程再造,構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辦案模式,深入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掃黑除惡,院長帶頭辦案是硬杠杠
記者:2019年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山東法院審理了一批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成效顯著。我們注意到,許多案件都是由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
張甲天:山東法院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去年審結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60件、惡勢力犯罪案件541件,公開審理了張宸等一批涉黑案件,對首要分子依法嚴懲,對19 名“保護傘”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這類案件中,我們實行院長帶頭辦案制度,涉黑案件全部由中院、基層法院院長或副院長擔任審判長審理。截至目前,中、基層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審理案件294件。涉黑涉惡案件犯罪事實多、審判難度大,尤其出現了新型犯罪模式,所以全省三級法院均設置了涉黑涉惡案件審判專業合議庭,全省法院60余名業務能力強、審判經驗豐富的刑事法官組成專業審判人才庫,專門負責重點案件審理和重點問題調研,確保把案件辦成經得住歷史檢驗的鐵案。(崔岩)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