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協委員韓景敏:厘定屬性科學開採 讓地熱溫暖千家萬戶

2020年01月20日10:5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山東省政協委員、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副處長韓景敏。(攝影 宋翠)

人民網濟南1月20日電(宋翠)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地熱列為重要的可再生清潔供暖熱源。在正在召開的山東省“兩會”上,山東省政協委員、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副處長韓景敏對地熱開發談了自己的建議。

“我建議厘定地熱資源屬性,合理劃分權益,推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韓景敏分析說,山東省地熱資源豐富,分布面積廣,資源儲量大,開採條件好。按照資源賦存條件可分為淺層地熱能、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能和增強型地熱能(干熱岩)。據已有勘查成果估算,全省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資源量1.21×1021焦耳,折合標准煤413億噸,相當於山東省煤炭資源保有經濟可採儲量46億噸的9倍,且無污染,自循環,可再生。按照“採灌均衡 取熱不取水”可持續循環開採模式,可滿足28.51億平方米建筑面積供暖需求。

近年來,山東持續開展地熱資源勘查、高效可持續循環開發利用技術攻關,在砂岩熱儲回灌井鑽探施工與成井、地熱尾水回灌,岩溶熱儲地熱水富集區探測、熱儲改造增產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獲自然資源部2018年度科學技術一等獎、山東省2019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為山東省乃至華北地區地熱資源找礦突破和地熱清潔供暖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技術遵循。

針對山東和華北地區兩大清潔供暖主力熱儲層,山東省分別建立了可推廣可復制的岩溶熱儲“鄆城模式”和砂岩熱儲“德州模式”。實現地熱資源“採灌均衡、取熱不取水”可持續開發利用,避免了地熱水位持續下降和尾水排放污染等環境問題。如在鄆城探索建立“地勘先行、政府引導、企業投資、百姓受益、生態改善、鄉村振興”新農村地熱供暖“鄆城模式”,引領山東岩溶熱儲地熱資源供暖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

地熱資源是重要的可再生清潔供暖熱源,為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韓景敏建議,將地熱資源作為單一屬性的礦產資源,其勘查與開發利用由自然資源部門進行管理,不再水資源論証作為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前置條件。

“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魯西北地區,熱儲埋藏一般深度在1200—2000米。”韓景敏說,其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礦化度高,不具備飲用水的功能﹔二是與深層地下水(埋藏深度300—800米)之間有厚度很大(大於400米)的泥岩分隔開,不存在水力聯系,其開採即不會產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也不會影響深層地下水的水質和水量。

“同時,建議合理劃分權益,推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韓景敏表示,山東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也是油氣資源很豐富的地區,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時常遇到地熱礦權與油氣礦權重疊的問題,這又制約了地熱資源合法合規的開發利用。地熱資源與油氣資源(埋藏深度2800米以下)之間有巨厚泥岩(隔水層)分隔開,不存在水力聯系,其開採不會對油氣資源開採造成影響。因此,建議明確地熱、油氣垂向相互獨立,進行分層、互不影響地合理性開採,推動兩種資源的並行開發利用,為地熱資源的規模化利用提供政策依據。

“希望政府部門能制定積極的扶持政策,促進地熱產業快速高效發展。”韓景敏認為,地熱產業屬重資產、微利行業,在實際生產運營中,運行成本偏高。因些,建議盡快出台山東的地熱清潔能源供暖扶持政策,比如單戶補貼、民用電價、低息貸款、稅收減免等政策,將“氣代煤”、“電代煤”優惠政策輻射到地熱供暖領域,讓地熱資源進城入鄉,溫暖千家萬戶。 

(責編:翟晨曦、胡洪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