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山東的“硬核”媽媽火了。因為兒子在沈陽工作不能回家過年,這位山東媽媽直接郵寄了一份包括三鮮餡、面團、擀面杖等在內的“包餃子套餐”,花費達665.7元。怕兒子不會,還手寫了一份圖文並茂的“包餃子教程”,遠程教兒子包餃子。(1月17日《齊魯晚報》)
不管路途多麼遙遠,不管有錢沒錢,也不管在外生活得怎麼樣,過年回家就是對父母最大的慰藉。不過,也有一些子女,因為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回家過年。兒行千裡母擔憂。對於父母來說,有著許多深切的牽挂。“包餃子套餐”中,就承載著滿滿的親情與鄉愁。
“兒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媽媽給你准備的都是半成品,餡的咸淡都調好了,面劑子也給你分好,剩下的就看你了”——“包餃子套餐”,在一些人看來,完全沒必要這樣大費周章,但這份親情卻是難能可貴的。在媽媽看來,這是幫兒子完成傳統的“過年儀式”,讓兒子身處異地也能嘗到“家的味道”而不覺得孤單。
這些年,不論是“母親千裡送藥”,還是“父母掃雪送行”,抑或“爸媽塞滿的后備箱”,都能引發人們“原來天下父母都一樣”的情感共鳴。當然,這裡面承載的不僅是來自父母的關愛,也有著父母對在異地打拼的子女的虧欠之意。正因為聚少離多,正因為距離太遠,父母才大費周章寄來“包餃子套餐”,才竭盡全力把“后備箱塞滿”,希望子女即便不能回家過年或者離開家鄉之后,也能嘗到“家的味道”,讓親情相伴隨行。
有人說,離家久了,故鄉已經成他鄉,他鄉卻無法成故鄉。但是,總有一些東西讓我們能夠體味家鄉,讓我們無處安放的鄉愁能夠得以棲息。這些東西不必多貴重,但一定是稀有的,這就是來自父母的深沉之愛,來自故土的特有氣息。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從這個角度說,“包餃子套餐”也是對我們的提醒:出門再遠,別忘了有一種親情與鄉愁,能夠穿越山川湖海,伴你千裡之外﹔更別忘了常回家看看,父母一直關愛著你,牽挂著你……(付彪)
網友說
@TheEwwtube——今年因為留學第一次不能回家過年,雖然自己也會做飯,但還是最想爸媽的手藝。坐在去學校的火車上看到這篇文章,心裡禁不住一陣酸楚。
@喬小喬——雖然每年過年都能回家,但常年不定期會有一箱子“家的味道”寄過來。想一想,真是幸運、幸福。
@徐爺——現在還和父母在一個城市裡,真是無比幸福。
@田園——“包餃子套餐”讓我看到了媽媽的愛。其實不僅僅是過年的時候,這份媽媽的愛無時無刻都在你的身邊,哪怕你在天涯海角。
@秋明——每次過年的時候,這樣的新聞總是讓人既心酸又溫暖。對於每一個在外打拼的人來說,無論你有什麼樣的理由和借口,回家過年不僅是牽挂,更是責任。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