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提出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培育發展濟南都市圈﹔建設濟南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創建濟南區域金融改革試驗區......”18日下午,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濟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在發言時表示,報告中多次提到濟南,是對濟南工作的高度關注,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濟南的關心與厚愛。
回顧過去的一年,王忠林說,濟南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各項工作展現出明顯的新變化。他用六個字概括總結了“濟南之變”。
綜合實力變“強”
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領跑全省,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金融、生物醫藥、醫療康養、先進材料等六大產業達到千億級以上規模,營收過百億工商企業達到27家。
動能轉換變“快”
“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到2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51.3%,獲批建設全國第二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電磁驅動”“真空深冷”“固體激光”“載人航天”“微重力實驗”5項大科學裝置相繼落地,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實現星地對接,全市綜合科技創新水平、R&D佔比、人才吸引指數均居全省第一。
城市面貌變“美”
去年,濟南在全球100多個城市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國際花園城市”金獎和“生態保護與綠色經濟”單項金獎兩項桂冠﹔在GaWC“全球二線城市”排名中大幅前移,排在了法國裡昂市前面﹔“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
營商環境變“優”
深入推進“一次辦好”“一次辦成”改革,“拿地即開工、建成即使用”被國務院在全國復制推廣,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最短28分鐘,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15萬個、增速躍居全省第一,政府回應指數全國第三、營商環境指數全國第七、政商關系指數全國第九,“在泉城·全辦成”成為濟南的一張靚麗名片。
民生事業變“實”
全市民生社會事業支出佔比達78%,20件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建設中小學、幼兒園140所,新增學位5.97萬個,數量均居全省首位,大班額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開工棚戶區安置房49111套,老舊小區整治改造9.5萬余戶、加裝電梯409部,這些民生實事都位居全省首位。濟南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四,穩居“全國最安全城市”前三。
干事氛圍變“濃”
王忠林說,目前濟南干部都有一股子拼勁、闖勁、韌勁,“雷厲風行、快干實干”成為全市干部隊伍的鮮明特征。國家超算濟南中心,連拆帶建僅用108天就實現主體竣工﹔軌道交通1號線提前12個月、3號線提前15個月建成通車。濟南市正向激勵案例獲全國第二屆黨建創新成果“十佳案例金獎”。
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王樹偉 梁金鳳 報道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