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即墨蓝村:红色力量引领蓝色梦想,奔跑在乡村振兴大路上

2020年12月27日09:0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青岛12月27日电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难在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推进乡村振兴,既要从外在颜值上“塑形”,更需要在内在气质上“铸魂”。

如何真正激发“红色引擎”的作用,让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中落细、落小、落实?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正在探索中破题,书写着一张可复制、可推广的“蓝村答卷”。

蓝村街道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重温入党誓词

 绘就“一张图”,红色引领奋力干

党的建设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汇。无论是十九大报告中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党的建设都被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正如全国上下都在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对于党建的新要求,青岛市即墨区亦将党建放在所有工作的“C位”。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基层组织体系的建设。2017年青岛市即墨区在全区开展镇村班子党建“达标工程”,建立了指标明晰、责任明确、措施明细、评价具体的镇村班子党建达标体系,配套了调度督导、考核评价等措施,确保落到实处。

2019年,即墨区再次抛出“红色锦囊”,《关于实施“头雁工程”优化提升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意见》出台,通过“千名后备力量培养工程”、“千名农村支部书记培养工程”、“区、镇、社区、村四级联动”等诸多举措,指明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

作为即墨区镇街“排头兵”的蓝村街道,也勾勒出了契合本土地气的基层组织体系图,建立了“1+3+5”党建工作机制。强化社区党委1个阵地,锻造支部书记、党员队伍、后备干部3支队伍,抓实主题党日凝聚党心、党建考核提升工作、评议考察约束干部、联合共建补齐短板、职能延伸服务群众这5项举措,路径清晰,方向明确。

同时,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监管,逐步把全街道121个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组织支撑。

书记带头、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各类“行动支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人居环境整治、“小城镇建设”、安全生产、双招双引、产业致富等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成为最亮丽的“红色风景线”,也推动了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党员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在一线融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郭家屋子村“遴选书记”赵丽查看合作社水稻生长情况

选准“一个人”,支部引领先行干

“路通了,灯亮了,广场建起了,大家心情舒畅了,俺村再不是脏乱差的落后村了!”年过六旬的刘大爷是蓝村街道挪城刘村的村民,他手提着村里刚发的福利品,动情地向外人“炫富”。

时针拨回至几年前,作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村,挪城刘村面临的“三大困局”逐渐凸显:村庄人心涣散,凝聚力差;村集体经济薄弱,造血能力低;硬件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而与挪城刘村一路之隔的东辛城村,多年来一直是当地的“标杆”村。

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不让一个后进村掉队?街道党工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强弱帮扶!由强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定向分管弱村班子提升和村庄发展,并对村庄议事决策进行把关定舵。

于是,2019年,在东辛城村干了20年党支部书记的江世华被授予了新角色:挪城社区党委副书记。

怎样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让村民听党话跟党走?怎么让村集体越来越富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是江世华上任后日夜思考的问题。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发展固党建”的思路,他首先在村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管理上做起了文章,大力推行街道组织的“蓝城先锋”党员量化积分考评管理。“萝卜加大棒”的考评管理确实奏效,党员价值感的凸显、荣誉感的激发,让普通群众看在眼里、热在心里,人心慢慢凝聚成了一股绳。

“干部的带头、党员的劲头,慢慢点燃了群众的盼头。”江世华感慨道,村庄日益向好的态势赢得了街道的政策倾斜,村庄建设的资金有了基础保障。同时,他又发动企业和村民募集了一部分建设款,还自掏腰包10万元给村里修路。

全村2万多平米的大街小巷全部硬化、1500米水渠除淤疏通、百盏路灯亮起来、欢快的乐曲回荡在崭新的文化广场……

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江世华用“沉甸甸”形容这份责任的重量,党风清正了,人心回来了,经济自然就起来了。

2019年,青岛市公开遴选了200名村党组织书记,派驻到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公选书记”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头雁”。

赵丽是即墨区面向社会公开遴选的50名“遴选书记”中的一员。“村庄发展需要党支部凝心聚力,今年我们力争在水稻种植上下功夫,希望咱全村28名党员都能积极发挥表率作用,拧成一股绳,带领村民摘掉穷帽子……”在蓝村街道郭家屋子村党员大会上,赵丽坚定地说。

郭家屋子村是省级贫困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制约了村庄发展。驻村以来,她列出年度工作计划10余项,着力探索适合村庄发展的新路子。进行地块规划调整,流转土地30亩用于种植水稻,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激活村庄的沉睡资源,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与村民社员抱团发展。

另外,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180万元进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翻新党员活动室、修缮老年活动室、维修净化水设备、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等,郭家屋子村就此活跃起来。

近年来,蓝村街道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有大力发展羊肚菌产业的马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王珍军,有打造“挪城红”品牌西红柿的挪城河南村“遴选书记”韩士超,有建冬暖棚种植桑葚的午山村“第一书记”矫新本……他们充分发挥“头雁”的引领作用,肩负起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任,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村庄致富脱贫的火车头。

“一位村民专程来找我致谢,他说路灯亮的那天晚上,在村里转了好几圈,觉得心都亮堂了。”想起后白塔村的蜕变给村民带来的触动,蓝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于宗志记忆犹新,他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最终的归宿,就是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蓝城新锋”积极参与义务献血

老党员接过“共产党员家庭”的光荣牌

 用好“一杆秤”,党员示范带动干

家住古城村的党员王金瑞家门口多了一块“党员家庭户”的牌子。“我1964年入伍,1969年入党,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听党话、跟党走,挂上牌就等于亮明了身份,以后我会继续以微薄之力为党分忧、为民服务。”王金瑞指着门前崭新的“共产党员家庭”标志牌高兴地说。

作为一名老党员,王金瑞多年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化解矛盾纠纷、帮扶困难群众、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疫情期间坚持村内巡逻4个多月。

“感谢党支部和村民的信任,我会继续为群众带好头、办好事。”王演庄北村72岁的老党员朱敬录郑重地接过党员中心户的牌子,激动地说。多年来,朱敬录积极配合村庄工作,在三城路拓宽拆迁工作中,他既做好自身表率,带头签字,参与政策宣传解读,又积极发动亲友和身边群众,加快推进拆迁工作。

今年,蓝村街道通过支部推荐、两委商议、新村审核、部门联审、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等程序,为全街道53个网格党支部495户党员中心户门口都挂了“党员中心户”标志牌。还为每一名党员家庭悬挂“共产党员家庭”的牌子,把党员的个人荣誉上升为家庭荣誉,醒目的党旗标志和“党员十承诺”的字样,时刻提醒党员铭记身份、接受监督。

在蓝村街道,“党员奉献日”成为常态,“蓝城新锋”流动在大街小巷,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位于山东省首个美丽乡村爱心献血驿站——前白塔村,众多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冒着淅沥小雨,排队等候献血,参与义务献血的党员队伍中,有许多党员的个人献血量已经累计达5000毫升。三年里,蓝村街道一共组织献血22次,总参与人次1927人,总献血量近70万毫升,25人参与造血干细胞留样。

“党安排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永不变心!”91岁的建国前老党员江崇京在蓝村街道庆祝建党99周年主题活动中,郑重地戴上党员徽章倾诉心声。

“只要支部有号召,党员就会有行动。”蓝村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高文韬表示,蓝村街道坚持把党员推到工作第一线,逐步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1165”志愿者征集群众对村庄发展好建议

村民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齐上阵

凝聚“一条心”,群众参与一起干

在王演庄北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村集体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2015年,由党支部负责人发起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已过花甲之年的毛德进第一个加入,成为该合作社的股东之一。有了村庄合作社这个“靠山”,毛德进的步子迈的更大了。他远赴泰安购苗,种上了名贵稀有品种,还为自己的大枣采摘园注册了“红玛瑙”商标。

全生态、无污染、纯绿色,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2019年,大枣成熟时期的日客流量超过百人,年销售额达五六十万元。

从过去承包的20亩地到现在的100多亩果园,凭借着加入村庄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毛德进一家奔上小康。

“采摘经济”催热了村庄的乡村旅游市场,也让村民们鼓起了腰包。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村100多人从事乡村旅游,村庄旅游收入达到200余万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化村”“山东旅游特色村”“青岛市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着农户富”的路子在古城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4年前,古城村党支部发起注册了即墨市春秋永旺种植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书记王德生任理事长,党支部其他4名成员任社员,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运作模式,将农民土地以800元/亩流转给合作社,保证村民的保底收益,解放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务工。

目前,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1100亩,主要种植土豆、生姜、小麦等当季蔬菜和粮食。为缓解种粮大户发展过程中的用地难矛盾,街道经管审计中心又协助3家种植大户注册了家庭农场,实现多点开花。剩下的620亩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规模化经营又将沟渠地头富余出来复垦成耕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蓝村街道吹响的红色号角,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让村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也透溢出了新时代的光彩。

金海湾大酒店总经理王乃宗暂停营业为卡口执勤人员提供免费盒饭,承诺“疫情不退,盒饭不断”;158名大学生志愿者在卡口24小时轮流值守长达3个月;小埠后村乡村好青年栾志远自主购买84消毒液为村庄公共区域消毒;前埠头村李轩宗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将采购的3000只一次性使用口罩和2台电子测温仪无偿捐献给了村民;朱家官庄村朱兆龙捐助100公斤柴油用于村庄消毒车燃料供应;南泉村的乡村医生刘福海每天给执勤人员送自己熬的姜汤......

挪城刘村因整修道路拆院墙、移树木,没有一位村民提出要补偿款,村民不光积极配合自家门前的拆违除杂,就连公共区域的建设都热心上前搭把手。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很多村民拿起扫把和铁锹,对村庄卫生死角、道路和绿化带内的杂物杂草进行清除,对乱贴乱画和小广告进行清理。

今年,蓝村街道创新性的实行“1165”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凝聚了6支社会治理力量,近150名网格员每天主动到居民家门口提供代办服务,近1200余名联防联控工作人员和1500余名志愿者随时发现上报问题和隐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社会治理氛围。

从先前的自扫门前雪,到如今的共画同心圆,这是村民群众的喜人变化。

“党建工作做实了,对村庄而言是号召力,对企业而言是生产力,对机关单位而言则是凝聚力与向心力。凡是党建工作做得好的,党员队伍就有活力,制度就健全完善,比学赶超的氛围就浓,人心就齐,各项工作都能做出亮点!”蓝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遵贤如此诠释党建在街道高质量发展中的“含金量”。

幸福宜居的陆港新城

今年夏天,蓝村街道发起一场名为“行遍家乡看发展,我与未来有约定”的优秀青年学子成长营活动,近30名被国内知名院校录取的准大一新生参与其中。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实践体验等形式,使准大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近年来蓝村在经济、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厚植家乡情怀。

“等你学成时,家乡迎你归。”活动中,学子们还收到街道一封暖意十足的“家书”。

向在外高校学子发出归乡的邀请,蓝村街道有足够的天地和底气。

环境更美了,群众更富了,乡风更文明了,产业崛起了,发展机会变多了。这样的小城,谁不愿意扎根呢?(文/庄健 孙璐 供图/即墨区蓝村街道)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