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我与一座城”聚焦活力青岛:观念意识的改变是最好的改变

王 溱

2020年10月06日09: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让每座城市放飞梦想(我与一座城)

活力青岛

小时候,我喜欢跟小伙伴到海边看海上的大船。满载货物的各式船只缓缓驰向码头。但那时的港口规模还小,船其实也不大。现在呢?空闲之余我还是喜欢去海边看大船。如今的大船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万吨寻常,几十万吨也不稀罕。青岛港的吞吐量从两亿吨、三亿吨,一直攀升到去年的六亿吨。“二齿钩子”“撑棍”这些当初的装卸工具已成历史,全自动化的智慧装卸是现在港口的新“工具”。

有许多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去青岛港。每次走进港区,都能闻到一股新鲜的气味,似乎到处弥漫着时代进步的气息。那些高大敦实的集装箱,那巨无霸式的装卸机械,还有那些摆满了各式计算机的操作室,让人感觉这里充满了活力。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做小生意的外公带着全家移居青岛。多年后我问母亲,为什么大老远来青岛定居?母亲说,外公觉得青岛有活力、有机会。我母亲曾住的那条街上,一字排开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厂。在县城教学的父亲辞职来到青岛,看重的也是青岛的生机和舞台。那时候,青岛啤酒已经有了胶片广告。创意大胆浪漫,制作技术超前,让人大开眼界。广告背后是城市的底蕴和潜力。正是这股清新时尚之风,吸引了无数活力充沛的青年。

到我上中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学工”。我印象最深的是戴着白色工作帽、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纺织阿姨和姐姐。在我眼里,她们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在轰响的织机声中,那些美丽的女工不停地巡视着,聚精会神查看每一道织布。那时,我知道了纺织业有“上青天”这个称呼。那是当时中国工业经济地位和分量的标志。“上”是上海,“天”是天津,而那个“青”,就是青岛。能与两个直辖市比肩,该是多么令人自豪!

时光流转,城市的面貌也在变迁。上世纪80年代末,我去青岛东部拜访一位朋友。公交车跑了足足一个多小时,越跑越荒凉,最后竟满眼都是野地。想不到,十几年后,我的家就安在了这块地方。但此时能住在这个地段,已变得令人羡慕了。因为90年代青岛开始向东发展。数年后,一个繁华的新区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老市区到崂山底下,长长的几十公里,一座座现代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商业、文化、娱乐场所遍布。那年我站在新建的办公大楼窗前,望着对面五四广场上硕大的雕塑“五月风”,思绪万千,感叹不已。

最近,我得知青岛一些年轻干部要去上海、深圳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当学员。他们除了来自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不少来自企业。让年轻人去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标杆和榜样城市开眼界,长知识,学办法,寻高招,这让我想起90年代初,青岛全市改革开放大会后,我随市里第一支赴国外培训队伍到新加坡学习。人的观念意识的改变是最好的改变。用心学习带来的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其作用,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这是让这个城市始终保持朝气与活力的途径之一。青岛的城市历史算起来只有“两甲”,与那些千年古城相比,还很年轻。身为青岛人,我喜欢青岛的这种朝气,希望它永远葆有这可贵的特质。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06日 第 08 版)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