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惠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繪出農村豐收景

人民網惠民10月24日電(張代生) 一台台大型收割機、運輸車,開足馬力來回穿梭,一輛輛裝滿玉米的運輸車滿載而去……10月19日,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大年陳鎮一體化高標准農田裡,田間地頭一派繁忙。今年的托管玉米喜獲豐收,玉米畝產有望再創新高。
“地是我的,收成是我的,耕、種、收、打藥什麼由咱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負責,咱隻等售糧點錢。”在大年陳鎮大崔村土地托管地頭,60多歲的村民崔文廣手捧金燦燦的玉米滋滋地說。
崔文廣所說的“合作社”,是指該鎮大崔村黨支部領辦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的“土地托管”。
近年來,大崔村在不改變集體所有制的性質、不改變土地承包所有權及土地用途的基礎上,通過“黨建+土地托管”的形式,由合作社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物資供應的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務,解決“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如何增收”的問題,實現全鎮土地集約化經營。
談起今年的收成,玉米種植戶李寶亮信心滿滿地說:“今年玉米長勢好,結實率高,籽粒飽滿度也好,畝產能達到1300斤以上,效益還是很不錯的,我打算明年再多種些。”
“有了這個‘托管服務’,也能騰出時間去附近工廠打點零工,又增加一筆收入。日子越過越好。”李寶亮說。
土地托管改變了傳統的散戶種植模式,實現了規模化經營,減少成本費用、農民工作量和農業機械設備的投入,提高了機械化水平和糧食產量,進一步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讓土地托管真正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22年,大年陳鎮在六個聯村確定六個試點村,成立了6個支部領辦合作社及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簽訂托管面積近2000畝簽訂戶數1100多戶。
在惠民,像大年陳鎮這樣,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例子不在少數。何坊街道探索“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模式,為社員提供固定就業崗位16個,實現人均增收3.5萬元。皂戶李鎮探索實施“黨總支+合作社+聯合社”模式,建設養殖大棚,每年淨利潤可達25萬元,實現了合作社抱團發展。目前,惠民縣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已達到360家,輻射帶動4000余戶群眾入社,發展產業項目402個,增加效益2億元,帶動集體增收4000萬元。
惠民縣以發揮農村黨組織引領作用為核心,以增加村集體收入、群眾共同富裕為落腳點,走出了一條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助力鄉村振興的“惠民路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代表團舉行總結會議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 今天(10月22日)晚上,黨的二十大山東省代表團在住地舉行會議,總結大會期間各項工作,就發揮好代表作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安排部署。 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周乃翔、葛慧君、劉家義、陸治原、楊東奇出席。…
山東省代表團舉行分組會議
- 出席黨的二十大山東省代表團今天繼續舉行分組會議,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討論黨章修正案、十九屆中央紀委工作報告。 山東省代表團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周強,李干杰、周乃翔、葛慧君、劉家義、陸治原、楊東奇參加討論。…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