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

“泉城安居夢”系列報道①

燕子山小區變遷史:摸得著的幸福

顧玉雪
2022年06月30日20:58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現在我們小區不僅環境敞亮了,心裡也跟著亮堂了。”濟南市燕山街道燕子山小區居民王清營說起小區的變化,摟不住話匣。在這裡住了26年的她,見証了一部“老”小區煥發“新”活力、“舊”生活融入“新”時代、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的變遷史。

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與人民生活舒適度、幸福感密切相關。住有所居,也要住有宜居,城市更新不僅是城市基礎設施的提升改造,更是一種以新煥心的生活方式,是提升城市“軟實力”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城鎮原住民的居住空間品質大幅改善,新市民的歸屬感顯著增強,在“住有優居”的民生保障方面交出了一份溫暖厚重的答卷。

日前,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濟南市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成效明顯被督查激勵。該事項全國僅9個地方獲評。

近日,人民網走進老舊小區改造、棚改舊改攻堅、保障性租賃住房部分項目,探訪濟南獲國務院督查激勵背后的民生故事,並推出“泉城安居夢”系列報道。

“面子”和“裡子”:老舊小區改造裡凸顯軟實力

6月底的泉城濟南,正值酷暑,烈日當頭。走進燕子山小區東區4號院,卻讓人感到一股清涼:錯落有致的綠樹、井然有序的車位、干淨整潔的垃圾分類站,都給人以舒適愜意的感覺。

這是一座有著30多年歷史滄桑的小區,初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時代變遷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在當時還算時髦的小區庭院布局已經很不適用。

“以前每到下班時間,車輛亂七八糟停滿了小區通道,既影響了出行便利,也存在消防安全隱患。”19號樓樓長王清營回憶道。

燕山街道地處濟南市歷下區中部,因位於燕子山腳下而得名,有居民住宅樓69棟,居民住戶2400戶,常住人口8500人。由於不少小區建設年代久遠,道路窄、停車難、建筑立面陳舊、歷史違建較多等問題突出,既給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又嚴重影響著城市形象。

2020年初,燕山街道片區獲批為全省23個試點片區中5個得到省級財政支持的試點片區之一。是大改大建、做出漂亮的“面子工程”,還是傾聽民心所向、著力於提升“軟實力”?

看似瑣碎繁雜的民生小事,實則是一個地方高質量發展的大事,不僅需要雷霆手段,更要下足“繡花功夫”,才能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為最大限度的尊重民意,按照改造前“問需於民”、改造中“問計於民”、改造后“問效於民”的原則,濟南市精心設計了涵蓋基礎設施、專項改造、居民出資改造的“16+11+N”民意調查問卷模版,在全面了解需求的基礎上制定改造方案,並100%通過微信群、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進行表決,改造后的竣工驗收也邀請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確保“改到百姓心坎兒上”。

謀定,方能后動。按照專業建筑設計機構進行的園林設計,4號院重新規劃了院落內空地,增加了30多個整齊有序的停車位。兩條人行小道劃分出來了,原來荒廢的邊邊角角種上了草木,放置了健身器材,建立了高標准充電車棚,還為加裝室外電梯留出了空間。

漫步庭院,一處處以“燕”字為藍本設計的景觀小品讓這座濟南城內的老小區煥發出濃郁的人文氣息。

“老舊小區改造是濟南提升城市軟實力、創建文明典范城的一個重要抓手。”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亓偉說。

近年來,濟南抓住“改造內容”這一關鍵,緊盯群眾所需,讓老舊小區改造裡子更實,在此基礎上,通過水電氣暖一網通改、民生設施統籌施改、公共空間全面提升、適老改造積極推進等舉措讓老舊小區“面子”更靚、品質更優。

2021年,濟南全市改造老舊小區469個、623.54萬平方米,惠及6.76萬戶,完成了計劃任務的119%。改造后的小區基本實現了環境煥然一新,水電氣暖同步“煥新”,休閑健身、養老撫幼功能補全。

“大喇叭”與“和事佬”:基層社會治理聚焦新模式

“有事莫心急,下樓來商量。”在燕子山小區4號院最深處,有一棵美麗的銀杏樹。綠蔭環抱下,一座新建小屋門口牆壁上的彩色標語分外醒目。

走進這座“銀杏小屋”,正中一張嶄新的長桌,對面牆壁上是潔白的投影儀幕布,兩邊的書櫃放滿了各色書籍。幾位居民正在桌邊你一言我一語,商議著小區庭院補種綠植的事情。

“這是我們院裡的議事大廳。居民之間有什麼糾紛,我們就一起下樓來喝喝茶,聊聊天,問題可能就解決了。”4號院19號樓樓長王清營不無自豪地說,“這不,我們還商量著一會要吃夏至面呢。”

“銀杏小屋”原本是一片雜亂的空地,經過改造規劃,居民們有了自己集議事、會客、閱讀、休閑為一體的公共空間。

整潔、美麗、有序的小區環境,是大家共同的向往。悄然發生改變不只是環境,鄰裡關系融洽、攜手同建美麗家園漸成常態。

“在這個小區,居民有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打12345,而是找網格員。”燕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常亮介紹,燕山街道借鑒網格化治理的成果和經驗,提出“把支部建在網格上”,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引領下的網格化管理新模式,將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繼續延伸,以此連接民心、傳達民意。

這是濟南市把老舊小區提升改造與加強基層治理有機結合的縮影。

在燕子山小區,隨處可見的“紅馬甲”是社區網格員,他們扮演著小區裡“大喇叭”與“和事佬”的角色。

“15號樓的一位獨居老人,前一陣家裡漏水把樓下新裝修的房子泡了,樓下住戶向老人索賠2萬元,我們經過協調,把賠償費減到了500元。”燕子山小區網格員李文說。

城市品質提升也離不開長效機制的維護。5分鐘內到達現場,4分鐘之內查明問題原因,小問題30分鐘內解決,大問題2小時內解決……燕山街道創建“543210”快速響應機制,確保居民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得到處理。

能不能補種一些綠植?能不能多修建幾處健身空間?……由網格黨支部牽頭,黨員和樓長分批征求意見,再由黨員、居民代表、物業共同協商議事,“銀杏小屋”裡的話匣子成為推動濟南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建設的中堅力量。

那麼,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怎麼出,由誰出?濟南探索出了政府與居民、專營企業、社會力量合理共擔的共同籌措機制。

“一方面積極申請國家和省級財政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另一方面,鼓勵水電氣暖、通信網絡專營單位積極投資老舊小區配套設施改造,吸引物業企業、停車企業、融資平台等投資改造。”亓偉表示,在濟南,居民通過屋面維修、加裝電梯、室內設施改造及裝修等方式,出資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佔比達到100%。

同時,“居民參與”這一關鍵抓手還體現在了“政府制單、百姓點單、施工隊伍接單”工作模式,圍繞居民需求,通過實施片區化改造,全面調整社區業態。

搭建治理“共同體”,居民自治譜新篇——這也是濟南高質高效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為城市更新擘畫出的一個“同心圓”。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全省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堅定不移推動國有企業改革 加快實現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6月30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在濟南召開全省國有企業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總結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安排部署重點任務,推動全省國資國企工作“走在前、開新局”。 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
2022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工作會議召開
  2022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工作會議召開 加快推動旅游業復蘇 促進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6月27日下午,2022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工作會議在濟寧市尼山聖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關於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定信心,明確方向,聚焦重點,加壓奮進,加快推動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省黨代會報告任務分工、基層黨建工作等事項 6月23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第二十五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全會上的致辭,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跨國公司座談會舉行
  跨國公司座談會舉行 持續深化與跨國公司合作 以更大力度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李干杰主持並講話 周乃翔作推介 陸治原出席 在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期間,山東省和商務部6月20日上午在青島八大關賓館小禮堂舉行跨國公司座談會,進一步加強與跨國公司溝通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暢談互利合作,推動共贏發展。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座談會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作山東營商環境推介,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出席。…
全國政協調研組來魯調研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6月13日至1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新成帶領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來魯,圍繞“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開展專題調研。 在魯期間,劉新成與省委書記李干杰就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交換意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