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山東:穩住農業基本盤,扎實推動鄉村振興

2022年04月18日09:21 |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山東:穩住農業基本盤,扎實推動鄉村振興

聚焦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山東第二批政策清單推出6條務實舉措

穩住農業基本盤,扎實推動鄉村振興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日前,山東省印發的《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二批)》(以下簡稱《第二批政策清單》),聚焦支持農業農村發展推出6條務實舉措,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提速。

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評審認定10個省級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每個給予500萬元財政資金補助”“評審認定10個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每個給予500萬元財政資金補助”,《第二批政策清單》為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綠色發展帶來政策激勵。

“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第二批政策清單》以政策激勵為手段,完善農產品加工業扶持政策體系,支持建設經濟效益好、競爭力強、知名度高、產業鏈條長、帶動能力突出的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

“通過激勵,引導打造縣域富民產業,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把更多就業機會和產業鏈增值收益留給農民,讓農民的錢包越來越鼓。”省農業農村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副團長劉同理說。

為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我省結合農業發展實際,從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生產,優質農產品供給,農業資源保護,農業產地環境保護等方面,科學衡量各地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效,認定10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引導其深入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更高層次、更深領域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而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第二批政策清單》聚焦耕地,提出要依據耕地保護激勵評價標准,對上一年度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20個縣(市、區),按排名先后給予差別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資金獎勵。

“耕地保護意義十分重大,但基層執行起來卻激勵不足,此舉就是要讓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縣(市、區)受益,不僅政治上受表揚、經濟上得實惠,還能在發展上有保障。”省自然資源廳耕地保護監督處副處長袁永說。

近期,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通報了2021年度省級耕地保護激勵縣(市、區)評選結果,綜合評價排名第一的禹城獲獎500畝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禹城市市長蘇蘭武介紹,省級獎勵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由縣(市、區)政府統籌使用,這為下一步引進層次更高、收益更好的項目提供了寶貴空間。

“獎勵資金源於耕地保護,也要用於耕地保護。省級獎勵資金主要用於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管護及修繕,耕地質量提升改造,永久基本農田日常管護、標志標識更新更換,耕地保護和永久基本農田‘田長制’日常管理,省政府規定的其他涉農項目建設等。”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第二批政策清單》聚焦加大區域糧食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給出支持政策。“近年來,山東不斷提升糧食應急加工、配送、供應能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性事件。”省糧食和儲備局糧食儲備處處長呂明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創新性動用省級糧食風險基金節余,圍繞省會、膠東、魯南經濟圈和黃河流域,在濟南、青島、臨沂、濱州建設4個省級區域性糧食安全應急保障基地。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扎實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的重要舉措。《第二批政策清單》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對於使用政策性金融機構專項貸款整縣制完成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的縣(市、區),按照貸款額分檔,省級財政於次年給予最高500萬元一次性獎補。

“去年,全省完成400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目標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7.6%,完成數量居全國第一。”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第二批政策清單》還關注綠化建設,提出省級財政對國家級、省級公益林補助標准提高至每畝18元,新增造林每畝補助不超過800元,退化林修復、農田林網和見縫插綠每畝補助不超過400元。

專家點評

省農業農村專家顧問團農經分團副團長劉同理:《第二批政策清單》支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緊緊圍繞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要求,涵蓋了鄉村產業、糧食生產、鄉村建設等方面,支持力度大,導向性強,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助力。堅持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把政策支持的重點放到農產品加工業強、生態綠色工作好的先行縣,其目的就是鼓勵各地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擴大先行縣示范引領作用﹔堅持安全導向,聚焦保障糧食安全這個永恆的課題,用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獎勵資金等要素為激勵手段,調動基層保護耕地的積極性﹔堅持生態導向,用財政補償和生態補助的方式支持公益林建設和林業工程,用獎補措施促進村庄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山東將對現代農業強縣每縣獎補1億元

記者近日從省財政廳獲悉,今年以來,省財政廳聚焦資金投入保障、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創新出台財政激勵支持政策措施,推動全省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達到7%以上,支持評選現代農業強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縣、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各10個,最高獎補1億元。

創新強化資金投入保障方面,深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劃分現代水網建設、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五大領域,進一步完善“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精准有效支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完善土地出讓收入支持鄉村振興實施辦法,推動全省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達到7%以上,集中用於高標准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

創新推動農業高質高效方面,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將全省高標准農田建設畝均財政補助標准由1500元提高至1950元,對10億斤以上產糧大縣承擔的建設任務,省財政按每畝150元給予獎勵性補助。對完成2021年度糧食播種面積任務的市給予獎補﹔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支持評選現代農業強縣及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先行縣各10個,對現代農業強縣每縣獎補1億元,對其他3類縣每縣獎補500萬元,引領構建農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創新支持鄉村宜居宜業方面,支持現代水網建設,安排資金157.9億元,支持實施水資源配置、防洪提升、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重點水利項目,鼓勵市縣將新增政府專項債券優先用於現代水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全省加快完成固定資產項目投資﹔支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將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分類推進鄉村振興先進縣、省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長效機制試點等有機結合,加強政策、資金、項目的統籌布局。(毛鑫鑫 陳曉婉)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李干杰視頻會見潘基文
  4月14日下午,省委書記李干杰在山東大廈以視頻形式會見了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基金會理事長潘基文。 李干杰說,我與潘基文先生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會面交流,今天非常高興通過視頻再次會面。…
李干杰在煙台調研時強調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持續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李干杰在煙台調研時強調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持續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4月11日至12日,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煙台市,深入醫院、隔離點、學校、企業、園區、項目現場等,就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深入落實省委“5+1”工作要求,持續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中共濟南市委十二屆一次全會選出新一屆市委常委會 劉強任書記 於海田楊峰任副書記
  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 (2022年4月12日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於2022年4月12日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市委委員52人,候補委員11人。…
波及兒童醫院、花海、大潤發,濟南5例感染者流調公布
  昨晚(4月11日),濟南市有關部門公布了最新的5例新冠感染者流調信息。5例感染者分別由槐蔭區、長清區報告,其中槐蔭區報告1例,長清區報告4例系一家四口。…
李干杰在濰坊調研時強調 持續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4月10日,省委書記李干杰深入濰坊市昌樂縣、昌邑市,調研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強調要適應當前形勢,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續保持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李干杰先后來到英軒重工有限公司、華晨(昌邑)紡織集團、山東浩信集團有限公司,認真聽取企業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匯報,深入車間、展銷中心察看產品生產線,仔細詢問訂單生產、產品銷售、企業效益、科技研發等情況,叮囑企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擴圍加密核酸檢測,守牢疫情防控底線﹔要不斷加強創新,走智能化、高端化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