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級文保單位達1968處,數量居全國第一

1月20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57處、山東省第一批水下文物保護區1處。至此,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已達1968處,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第六批“省保”公布
淄博菏澤泰安入選多
2019年10月以來,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了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水下文物保護區的申報評選工作。在評審過程中,廣泛邀請考古、建筑、歷史、黨史等研究領域的12位省內外專家,召開3次專家評審會,在歷次“省保”評選中邀請專家最多、召開評審會議最多,並首次由專家帶領工作組對存疑申報單位進行了實地復核。
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包含古遺址39處、古墓葬21處、古建筑85處、石窟寺及石刻6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06處。入選數量排在全省前三位的市分別是淄博、菏澤、泰安。截至目前,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總數已達1968處,數量居全國第一位。總數排在全省前三位的市分別是濟寧、濟南、濰坊。
入選名單的除了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傳統類型文物之外,還包括了雙山小學舊址等教育遺產,黃埠水廠舊址等工業遺產,王台當鋪遺址等商業遺產,八蠟廟等農業遺產,賽龍引水渠等水利遺產,筆架山、青羊崮山寨與石牆群遺址等軍事遺產,洪山火車站舊址等交通遺產,田中清真寺等宗教遺產,覆蓋面廣,時間跨度長。
此輪評選積極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鄺塚遺址等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得到加強,淄博、菏澤、泰安、德州四個沿黃市,列入公布名單數量共計115處,接近總數的一半。對接鄉村文化振興戰略,25處傳統民居、25處家祠、祠堂列入公布名單,集中體現了農耕文明傳統建筑的營造技藝。劉集遺址、鄒平東安遺址、北營遺址等文物單位,則是在配合小清河防汛綜合治理工程等省重點建設工程中被新發現或者價值被重新認識的。“將這些文物單位提質升級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范疇,是構建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的扎實一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王守功表示。
據了解,下一步,山東將以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水下文物保護區為契機,抓好基礎工作、確保文物安全,抓好文物保護、加大資金扶持,抓好展示利用、讓文物活起來。
革命文物佔比超過30%
將實施集中連片保護
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80處革命文物(含見証類文物)、新中國文物列入公布名單,革命文物佔比超過30%。“這既是山東紅色底蘊深厚、革命文物豐富的具體體現,也是省文化和旅游廳貫徹落實全省文物工作會議和全省革命文物工作會議的一個務實舉措,必將進一步提升我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水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革命文物處副處長齊雲婷介紹。
據了解,山東省15.58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和15.96萬平方公裡的藍色海域下紅色資源星羅棋布。這些珍貴的紅色遺址、革命文物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山東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是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深厚滋養,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力量源泉。
根據已公布的山東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全省擁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897處,擁有可移動珍貴革命文物3233件/套。截至目前,國家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山東有93個縣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一﹔山東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評定為一二三級博物館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我們將以此次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契機,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力度,繼續公布第二批全省革命文物名錄。印發實施《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工作規劃》,全面推進革命片區建設,實施一批集中連片保護項目和整體陳列展示項目。”齊雲婷說。
首次公布水下文物保護區
“威海灣一號”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布的水下文物保護區為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基本確認為北洋海軍旗艦“定遠”沉艦殘骸遺址,這是山東歷史上首次公布水下文物保護區,山東也繼廣東之后成為全國第二個公布水下文物保護區的省份。
山東北濱渤海、東鄰黃海,海岸線佔全國六分之一,內陸水系發達,湖泊濕地眾多,大運河、黃河貫穿全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航海、漕運歷史,給山東留下了豐富的水下文物。不過,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沿海地區在水產養殖、濱海旅游、房地產、港口新擴建、海底礦產資源開發等各個領域全面展開,內水區域同樣面臨新型城鎮化擴張等一系列問題,水下文物保護面臨不小的挑戰。
水下文物保護區的概念其實並不新鮮,早在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即提出設立,2016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再次強調要“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但是由於水下考古事業起步較晚、水下情況復雜多變、操作難度和危險系數較高、缺乏具體標准規范引導和借鑒等原因,水下文物保護區的劃定一直處於探索階段。“劃定水下文物保護區,建立健全保護制度和管控措施,有利於加強水下文物的保護,對於傳承弘揚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強省具有重要意義。”王守功說。
為做好水下文物保護區評選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廳系統梳理了近年來我省水下考古項目,經過威海市推薦確認、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審核、專家論証會評議,認為“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考古研究成果豐碩,基本確認為北洋海軍旗艦“定遠”沉艦殘骸遺址,具備了公布水下文物區的基礎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第五條的有關規定,我們將‘威海灣一號沉艦遺址’公布為山東省首批水下文物保護區,成為全國第二個公布水下文物保護區的省份,為水下文化遺產整體保護提供了新思路,作出了有益探索。”王守功表示。(張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 省委常委會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 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李干杰主持並作總結講話 於躍敏到會指導 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1月19日,省委常委會利用一天時間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這次民主生活會以中央政治局專題民主生活會為標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聚焦“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和發展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堅定歷史自信,踐行時代使命,厚植為民情懷,勇於擔當作為,團結帶領人民群眾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主題,聯系實際,查擺問題,深入進行黨性分析,嚴肅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等事項 1月18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和王滬寧同志講話,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上的演講,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 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持續深化政法戰線自我革命 鞏固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 1月18日,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次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總結會議精神,聽取全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情況匯報,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組長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林峰海、張甲天、陳勇和領導小組成員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