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山東消防授旗訓詞三周年改制轉隸成果新聞發布會

11月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李建春,省消防救援總隊副總隊長董新明,省消防救援總隊新聞宣傳處處長邵帥介紹山東消防救援隊伍改革三周年以來的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李建春介紹:三年間,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處警30.1萬起,平均每5分鐘就要投入一場戰斗。搶救被困群眾3.08萬人,疏散被困人員4.04萬人,搶救財產價值50.66億元。
三年來,山東消防救援隊伍加快推進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應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在淄博、煙台、濟寧分別建設魯中、魯東、魯南三大區域滅火與應急救援中心,會同省應急廳布點建設泰安森林火災、淄博危化品事故災害、濟南自然災害、青島海洋災害、濟寧礦山和地質災害五大專業應急救援中心。
三年間,全省消防救援站數量從401個增加到537個,增幅33.9%,增量超過了轉隸之前10年的增量總和﹔有1200名消防員通過水域、山岳、地震、無人機操作等專業資質認証。
針對火災隱患的突出風險點,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統籌開展打通“生命通道”治理、校園消防安全整治、大型商業綜合體示范創建、“合用場所”專項整治、人員密集場所大排查大整治等多項專項治理行動。三年間,全省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共檢查單位74萬余家,督改隱患111萬余處﹔目前,全省火災形勢總體平穩。
省政府出台《山東省“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山東省消防救援保障體系建設規劃(2020-2030年)》,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三年來,省市縣各級政府先后投入36.19億元升級消防救援裝備,購置防汛排澇裝備、配備特種裝備,實現了常見災種裝備“全覆蓋”,特種災害處置有“利器”。
改制轉隸后,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按照“嚴肅的紀律、嚴密的組織”“准現役、准軍事化”的“兩嚴兩准”建隊標准,堅持政治建隊,從嚴治隊,人才興隊,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21個集體、29名個人榮獲省部級以上表彰。
發布結束后,李建春、董新明、邵帥就媒體記者關於全省消防安全形勢、《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實施情況、電動車充電不方便、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游戲類場所消防安全、119宣傳月活動安排等方面的提問進行了一一解答。
李建春表示,下一步,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將加快提升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全力推進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護航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答記者問
Q:人民網記者:
火災仍然是公眾最關注最關心的,請問今年以來全省消防安全形勢如何?能否介紹一下今年全省消防安全治理情況。
李建春:
李建春答: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今年全省消防安全形勢。
一、全省火災形勢基本保持平穩
2021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共發生火災71609起,直接財產損失4.29億元,今年以來,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全省火災形勢基本保持平穩。
農村地區共發生火災39217起,分別佔總數的54.8%,農村火災起數是城市市區火災起數的3.2倍。希望農村地區的朋友一定要更多關注消防安全,家中用火用電用氣一定要留心安全。從起火原因看,電氣原因引起火災居多。電氣火災共引發火災17685起,佔總數的24.7%﹔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火災14797起,佔總數的20.7%﹔吸煙引發火災13949起,佔總數的19.5%。電氣火災、生活用火不慎、吸煙是造成亡人火災的主要原因,共佔比52.6%。
從起火時間看,22時至次日6時發生亡人火災較多,佔亡人總數的62.9%。人在夜間休息,警惕性放鬆,發現火災晚更容易造成火災亡人。在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樣家用消防器材-獨立式火災報警器,這種報警器安裝在家中臥室的屋頂,使用電池供電,一旦發生火災探測到煙霧就發出報警聲,價格也不高,100元以內就可以買到。家中有老人的特別推薦大家購買,前段時間我在泉城路辦事處檢查的時候就遇到一戶居民,在癱瘓的老人屋裡就安裝了一個,在發生火災時及時救出了老人。
二、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今年我們以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基礎,深入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治理,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治理成效顯著。全省28299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925個新建住宅小區完成消防車通道,標識化工作,6321個老舊小區完成了消防車通道治理﹔推動各市政府出台停車政策文件、規劃,累計新增、開放停車位3萬余個。
二是“專家查隱患”行動劍指重點單位和場所。總隊提請省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消防專家開展消防安全“專家查隱患”行動。第一輪主要對全省134家5萬平以上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開展檢查,發現隱患問題5365處﹔第二輪“專家查隱患”對全省火災危險性較大的1654處高層建筑、190處地下建筑和499處倉儲物流場所開展檢查,組織對2535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分批進行集中培訓﹔第三輪“專家查隱患”,重點對醫院、養老服務機構、機場等場所進行集中檢查,目前該行動仍在進行當中。
三是不斷完善隱患舉報“吹哨人”機制。聯合省應急管理廳、省財政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辦法》明確了兩類情形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將8種能夠直接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情形,7種發生頻率高、危害后果大的違法行為列為舉報獎勵重點。按照行政處罰金額的10-20%分別予以獎勵,在全社會樹起“重獎治患”的導向。
四是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查改隱患13萬余處。提請省消安委部署以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大型商業綜合體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截至6月20日,檢查單位12.8萬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13.7萬處、罰款14009.5萬元、責令“三停”單位1092家、臨時查封3277家、拘留707人。
Q:中新社記者:
剛才您提到一個詞叫“全災種”“大應急”請問怎麼理解?
李建春答:“全災種”這個詞是相對於轉隸之前的責任任務來說的。改制轉隸后,我們的職責大幅拓展、任務大量增加,在原有防火滅火和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基礎上,水災、旱災、台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了我們救援的主責主業。
“大應急”簡單地來說,就是將救援隊伍和應急資源等進行優化整合,形成一套救援機制,提高救援效率。比如剛才說到的提請省政府構建“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就是一個整合了政府、企業、社會、專家等多方力量的調度指揮平台,構建“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應急部門統籌協調、消防隊伍主調主戰、各方力量高效協同”的“大應急”指揮機制,就是“大應急”理念的體現。
Q:中宏網記者:
《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實施以來,各地市民都高度關注,請問8月1日以來全省《規定》實施情況如何?
董新明答:一是深入學習宣貫。我們緊緊依靠黨委政委,搭建高規格宣貫平台。省總隊將《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落實的情況,列入全省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治理等重點工作范疇,實行一體化運行、整體性推進﹔各地消防救援機構全面召開宣貫會議,全省各地組織街道鄉鎮、村居、網格管理員、物業服務等基層群體的部署會、培訓會達610余次,發動48萬余名志願者參與宣貫,走街串巷到居民家中進行“敲門行動”,利用各種重大節日、集市等有利時機,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開展“送平安”宣傳活動。
二是多方參與共治。充分發揮消防人員、網格員的排查檢查、基層宣講作用,發動鄉鎮干部、網格員、社區民警、物業服務人員、消防志願者等基層群體,在高層住宅、寫字樓、辦公樓等場所廣泛發放、張貼通知公告、畫冊海報,力求廣大群眾深入了解《規定》內容,做到自覺遵守,共同維護消防安全。組織3406名消防文員成立820余支專職培訓隊,對高層建筑業主、使用人、從業管理人分期分批培訓,推動掌握消防應知應會內容﹔組織655名的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協同社區民警共同開展防火檢查。將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和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違法行為,作為重點檢查治理內容,同時做好政策宣講、解釋勸導、隱患整治等工作。
三是嚴查違法行為。自《規定》實施以來,各地積極部署開展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截至目前,已檢查高層建筑6774處。堅持政府主導,聯合住建、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強化隱患排查,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違規停放電動車,佔用“生命通道”等違法行為,增強新規執法權威。目前,共立案查處違法行為285起,罰款247.65萬余元。
大家都很關心的居民小區消防設施維護費用的問題,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解釋:2019年,省公安廳、住建廳、消防救援總隊聯合下發了一個文件《關於開展全省居民住宅建筑消防設施專項檢查的通知》,明確指出,根據《山東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當發生消防設施故障及危及房屋使用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緊急情況時,可以不經過業主“雙三分之二”表決同意,由業委會或社區居委會現場查驗確認,消防主管部門出具相關意見后,直接申請使用維修資金。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在老舊小區和電梯更新改造中支持作用的通知》(建辦房[2015]52號)也有類似的規定。
在這裡也請記者朋友們幫忙呼吁一下:在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時,將消防設施的維護保養費用納入物業收費范圍。目前,電梯的維護費用已經與物業費一並收取,消防安全我認為比電梯更重要,應當一並收取,由物業負責消防設施的日常檢查巡查和維護。
Q:大眾日報記者:
很多市民普遍反映電動車停放、充電不方便,請問消防部門跟相關部門有沒有出台一些解決措施?對於電動車停放、充電不規范,物業履職不到位等情況,咱們在檢查中又有哪些措施應對?
董新明答:針對很多小區電動車停放、充電不方便的問題,我們一直高度關注,聯合應急、工信、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持續研定辦法、出台舉措。一方面深刻把握全省不同地區經濟狀況各異、發展速率不同特點,一方面多線並進齊發力,多措並舉保安全。
一是抓建設。提請省政府安委會多次下發通知,在居民住宅區推廣建設電動車庫(棚)。在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全省已新建電動車停車棚、集中充電場所3.4萬余個,新增充電樁、充電裝置68萬余個,有2千余個小區8萬余部電梯安裝了電動車阻車系統。
二是抓整治。聯合轄區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監督人員,組織街道辦、社區居委會、網格管理成員,組成349個監督檢查小組,以社會單位、城中村、住宅小區非機動車車庫(棚)、公共停車點、電動車銷售點、小區樓道、“三合一”等為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共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828次,檢查電動車集中存放點5300余處,當場整改火災隱患6.2萬余處。
三是抓管理。依托各地消防安全委員會向市場監管、工信等部門發送提示函告、隱患清單,督促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檢查行動,對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3C”認証、國家標准、電池規格等進行摸排,把牢銷售關口,避免殘次品流向社會。將電動車火災防范工作納入消防安全三年專項整治行動重要內容,結合《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宣貫,對162起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罰,罰款金額18.5萬元。同時,各地轄區消防救援站積極結合開展“六熟悉”,指導社區內的微型消防站定期對電動車停放區域和部位開展實地熟悉,掌握周邊水源和處置對策,嚴格落實“3分鐘”應急處置要求,確保滅早、滅小、滅初期。
Q:齊魯晚報記者:
剛才您提到的消防安全承諾制管理工作模式能給我們具體講講嗎?
董新明答:自2021年4月29日新修改《消防法》實施以來,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告知承諾管理等制度就已經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行,全省累計有426家單位通過申請獲得消防安全行政許可証。
新的告知承諾管理制度,將辦事程序由先檢查后發証,調整為先發証后核查,就是說場所負責人承諾本場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即可開業,而不用待消防部門檢查合格后再開業。依法予以受理的,當場出具受理憑証,並於1個工作日內辦理消防安全行政許可証。辦理時間從原來的十五天,壓縮到一天,實現了申報材料“瘦身”和辦理時限“提速”。
消防監督人員會在作出承諾之后的20日內對承諾單位場所進行現場核查,對現場核查判定不合格的,消防救援部門將依法責令停產停業並處罰款,同時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撤銷許可,且與單位、法人信用體系挂鉤,納入聯合信用懲戒,失信人員將不再適用告知承諾制。
Q:山東廣播電視台記者:
近年來,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游戲受到年輕群體的青睞,但這些密閉的新業態場所,有的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玩家極有可能從“逃脫”變成“逃生”。請問針對該類場所消防安全如何保障?
邵帥答:劇本殺、密室逃脫類游戲場所火災風險高,一旦起火,極易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作為監管部門,總隊要求各地消防救援機構持續加大對此類新業態場所的消防管控力度,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積極向當地政府匯報相關工作情況,依托各級消防安全委員會,向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門發送建議函,提示加強密室逃脫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會同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切實形成整治工作合力。二是按照《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指南(試行)》《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檢查指引(試行)》,對該類場所實施重點抽查,對檢查發現的消防違法行為,依法責令改正﹔對存在重大隱患的,依法採取查封、關停等措施。截至目前,全省已檢查密室逃脫類場所336家,發現火災隱患1083處,整改火災隱患912條,責令停業10家。對256名密室逃脫類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警示約談。三是廣泛開展宣傳警示教育,向群眾揭示此類場所火災風險,對於存在重大隱患的密室逃脫場所,將組織新聞媒體集中曝光,以輿論監督倒逼隱患整改、震懾違法行為。
此外,此類場所的經營人員及顧客也要提高安全意識。經營人員要及時開展隱患自查,場內配備必要的消防安全設施並保証完好有效,置於明顯位置﹔設計場景時要避免使用大量可燃物、易燃物﹔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火災疏散逃生應急預案及滅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顧客一定要選擇安全設施齊全的商家,同時在進入場所前應先熟悉安全逃生路線,不要在場所內吸煙或使用明火,如果一旦發生危險,要立即終止游戲,按照場所內應急廣播引導,安全疏散。
Q:山東綜合廣播記者:
11月是咱們省的消防安全宣傳月,今年宣傳月我省將有哪些活動安排?
邵帥答:感謝您對消防宣傳工作的關注。今年11月是我省第11個法定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主題是“落實消防責任,防范安全風險”。我們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等10部門聯合部署開展了今年“119”消防宣傳月活動,充分發揮各部門優勢,積極聯動,統籌推進,全面營造消防宣傳濃厚氛圍。今年的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全面掀起“119 ”消防宣傳月活動熱潮。宣傳月期間, 我省將舉辦“向黨和人民報告”主題活動、齊魯最美消防員評選、“永遠跟黨走”轉隸三周年圖片展、“消防夜市”進社區以及“耀動齊魯”城市消防燈光秀等系列宣傳活動。各地根據此次宣傳月活動主題,將組織開展商業綜合體監督檢查、消防主題公交車首發儀式等多部門聯合開展的大型消防宣傳活動和綜合性應急救援演練。此外,全省各地還根據疫情防控實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策劃了一系列特色鮮明、形式創新、群眾參與廣、社會關注高的主題宣傳活動,積極邀請主流媒體全面宣傳報道,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消防、關注消防安全的濃厚氛圍。
二是扎實推進消防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按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工作的實施細則》要求,各有關部門將根據管轄范圍和工作分工,在行業系統內開展宣傳教育培訓的同時,聯合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形成集中宣傳效應。廣泛發動農村和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社區民警、消防志願者和熱心消防公益事業的人士,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學校以及近期火災事故頻發的密室逃脫、劇本殺等娛樂場所,開展敲門入戶式宣傳,宣講消防安全常識和火災案例。宣傳月期間,全省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主題公園、消防救援站將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加強對“全國消防體驗場館預約平台”的宣傳和應用,積極邀請廣大農村和社區群眾、企業員工、學校師生前來參觀,充分發揮各類科普場館的宣傳陣地作用。
三是深入開展行業消防安全警示曝光。宣傳月期間,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將廣泛收集發生在行業內部、百姓身邊的典型火災案例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利用本部門新媒體矩陣、微信群等手段同步發布消防安全提示,開展行業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同時,嚴格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核查行業系統內存在的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必要時會通過新聞媒體開展隱患曝光,在電視台、廣播電台等新聞媒體及社會單位、社區電子屏等高頻次播出。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也將加強對行業消防檢查、火災隱患整改的報道力度,切實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延伸閱讀
山東消防授旗訓詞三周年改革轉隸成果相關情況
(2021年11月3日)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標志著一支全新的人民隊伍舉旗定向、踏上征程。三年中,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忠實踐行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四句話方針,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加快轉型升級,加速提質強能,改革建設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三年來,總隊圓滿完成國慶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務,在抗擊台風“利奇馬”、濟寧“11.19”梁寶寺煤礦事故、東營“7.15”停車場爆燃事故、煙台“1.10”棲霞金礦事故、威海“4.19”“中華富強”號客貨滾裝船火災等急難險重任務處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年間,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處警30.1萬起,平均每5分鐘就要投入一場戰斗。搶救被困群眾3.08萬人,疏散被困人員4.04萬人,搶救財產價值50.66億元。
一、始終如一練精兵、謀打贏,應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聚焦“全災種”“大應急”職能拓展,加快推進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一是力量布防更加精准。統籌省市縣3級執勤力量布防體系建設,在省級層面,加快建設“5+3”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在淄博、煙台、濟寧分別建設了魯中、魯東、魯南三大區域滅火與應急救援中心,會同省應急廳布點建設泰安森林火災、淄博危化品事故災害、濟南自然災害、青島海洋災害、濟寧礦山和地質災害五大專業應急救援中心﹔市級層面,通過對多年來警情進行大數據分析,在報警多、任務重的區域,設置人員充足、裝備精良的特勤消防站,在周邊建設普通消防站形成火災扑救力量網﹔縣級層面,在原有消防站的基礎上,增加小型消防站的數量,加大救援力量在縣鄉的覆蓋面,就近響應,快速處置。三年間,全省消防救援站數量從401個增加到537個,增幅33.9%,增量超過了轉隸之前10年的增量總和。二是專業隊伍更加健全。目前,山東省有四支國家級救援隊,分別是:國家地震救援濟南大隊、國家水域救援青島大隊、國家山岳救援泰安大隊、中國救援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搜救犬支隊不但承擔救援任務,還承擔了全國23個省的搜救犬孵化和訓導員培訓任務,三年間共為國家培養了220名搜救犬訓導員、150頭優良搜救犬。除此以外,組建了91支森林消防專業隊,16支化工滅火救援重型編隊,全省84個化工園區全部按特勤站標准建立消防救援站。三是信息化推動救援更加高效。提請省政府印發《關於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力量聯調聯戰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整合了政府、企業、社會、專家等力量資源。大量新技術應用於實戰,三維數字化預案管理平台,可以根據火情及調派力量自動生成作戰部署參考方案,指揮員在趕往火場途中就能實時觀看,輔助指揮決策﹔在棲霞市笏山金礦事故救援中利用雙向語音對講和自組網系統實現井下音視頻回傳﹔在增援安徽、吉林抗洪救災中利用“無人機RTK技術”,可以精准測量出被淹水域表面積,評估水體總量、日蒸發量和地下水總量,並快速形成受災地域全景二維圖和三維模型為前方指揮部快速掌握受災區域全貌,科學布置力量,提升了作戰效能。四是訓戰基礎更加夯實。轉隸后的消防隊伍訓練突出“實戰化”,相較於過去消防員在消防站裡進行固定科目訓練,依托省、市建立的實戰化訓練基地,把大家集中起來開展實戰化、場景化訓練,讓消防員在模擬救援場景中錘煉技能、積累經驗,訓練水平大大提升。1200名消防員通過水域、山岳、地震、無人機操作等專業資質認証。連續開展全省性多崗位練兵比武14次,在2019年開展的全國尖兵比武中獲得了團體第四名。
二、堅定不移防風險、保平安,全省火災形勢總體平穩。堅持綜合施策、精准治理,守牢消防安全基本盤、基本面。一是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把推動責任落實作為消防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省政府接連三年在全省開展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年”“重點攻堅年”“全面發展年”活動,細化明確省市縣鄉4級政府、44個行業部門消防工作職責。建立黨政領導“風險提醒、事故約談”機制,在省這一層次,省消防安全委員會先后四次對部分大型倉儲物流企業、商業綜合體、重大火災隱患逾期未改單位、中央駐魯和大型省屬企業開展約談。總隊相繼聯合教育、民政、住建、公安、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督導檢查,共檢查單位22萬家次,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精准治理突出風險隱患。組織實施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行動,針對火災隱患的突出風險點,統籌開展打通“生命通道”治理、校園消防安全整治、大型商業綜合體示范創建、“合用場所”專項整治、人員密集場所大排查大整治等多項專項治理行動,全省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共檢查單位74萬余家,督改隱患111萬余處,及時排險除患,防止形成區域性問題、系統性風險。三是探索推進社會治理創新。不斷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建設工程消防審驗職責順利移交,“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全面鋪開。創新了消防安全承諾制管理、信用監管、互聯網+監管等多種工作模式,還被部消防救援局全國推廣。持續加大“放管服”力度,出台優化消防審批前置、縮小消防審批范圍、推行“網上辦”“掌上辦”等措施,優化消防執法營商環境。採取設立鄉鎮消防工作站、增加事業編、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增加基層消防監管機構167個,專職人員6528人,夯實城鄉防控底板。四是全面加強消防宣傳教育。打造“線下+線上”多元宣傳陣地。目前,全省282萬人下載了“全民消防學習雲平台”APP學習消防安全知識。聯合13部門開展消防宣傳教育“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活動,年底組織對各地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臨沂市消防科普教育被命名首批國家級應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聯合省科協開展科普教育基地等級評定,目前,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已經覆蓋到了我省所有縣區。
三、一以貫之固根基、蓄動能,基層基礎建設持續夯實。始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全面提升綜合保障效能。一是裝備建設優化升級。三年來,省政府採取省、市配套方式,先后投入36.19億元升級消防救援裝備,購置防汛排澇裝備、配備特種裝備。目前山東省的高精尖消防裝備領跑全國,實現了常見災種裝備“全覆蓋”,特種災害處置有“利器”。二是戰勤保障全面增強。積極對接鐵路、航空部門,建立了聯動運輸投送機制,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戰勤保障單位17個,保障車輛308輛,儲備器材12.5萬件套,簽訂聯動保障協議151份,可調用聯動裝備14.4萬件套、物資558.5噸,構建了特別重大災害應對處置后勤保障體系。三是發展規劃著眼長遠。省政府出台《山東省“十四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構建重大安全風險防范體系、推動消防救援隊伍轉型升級、加快消防救援現代化指揮體系建設等7項重點任務﹔出台《山東省消防救援保障體系建設規劃(2020-2030年)》,制定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加強社會力量建設、健全作戰指揮體系等10項措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支撐。
四、持之以恆抓教育、嚴管理,隊伍作風形象全面過硬。改制轉隸后,按照“嚴格的紀律、嚴密的組織”“准現役、准軍事化”的“兩嚴兩准”建隊標准,加強班子隊伍建設。一是堅持政治建隊。突出黨建引領,精心打造“齊魯消防黨旗紅”黨建工作品牌,開展基層黨組織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各級基層黨組織在隊伍處置急難險重任務中起到了強有力的戰斗堡壘作用。高標准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引領隊伍時刻以“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四句話總要求為指引,始終聽黨話、跟黨走。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將消防救援隊伍納入表彰獎勵、典型培樹體系,開展“齊魯最美消防員”“齊魯消防模范集體”評選,隊伍職業榮譽感、使命感不斷增強。三年來,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21個集體、29名個人榮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其中,泰山消防救援站、蘭陵消防救援大隊、聊城莘縣武陽路消防救援站3個集體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總隊滅火救援指揮部、總隊政治部、煙台市消防救援支隊3個集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攻堅克難獎”先進集體。二是堅持從嚴治隊。積極探索新體制下隊伍正規化建設,從統一庫室設置、標識懸挂、文化陣地等基礎抓起,從規范執勤訓練、監督執法、后勤管理、審計監督等機制嚴 起。2020年,消防救援局在濟南召開全國正規化建設推進暨試點成果交流展示現場會,推廣了總隊戰斗型機關、智慧型隊站等經驗做法。三是堅持人才興隊。大力實施班子領航、人才引進、藍焰英才、骨干鍛造、學歷提升“五大工程”,與省委黨校、省應急廳以及山東大學等6所駐濟高校簽署人才培養戰略協議,層層舉行支隊、大隊、消防救援站主官比武競賽,推動隊伍擔當盡責、提質強能。
2021年全省消防安全形勢
一、全省火災形勢基本保持平穩
2021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共發生火災71609起,直接財產損失4.29億元,今年以來,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全省火災形勢基本保持平穩。
農村地區共發生火災39217起,分別佔總數的54.8%,農村火災起數是城市市區火災起數的3.2倍。從起火原因看,電氣原因引起火災居多。電氣火災共引發火災17685起,佔總數的24.7%﹔生活用火不慎引發火災14797起,佔總數的20.7%﹔吸煙引發火災13949起,佔總數的19.5%。電氣火災、生活用火不慎、吸煙是造成亡人火災的主要原因,共佔比52.6%。從起火時間看,22時至次日6時發生亡人火災較多,佔亡人總數的62.9%。
二、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今年總隊以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基礎,深入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治理,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集中治理成效顯著。全省28299家消防安全重點單位、925個新建住宅小區完成消防車通道,標識化工作,6321個老舊小區完成了消防車通道治理﹔推動各市政府出台停車政策文件、規劃,累計新增、開放停車位3萬余個。
(二)“專家查隱患”行動劍指重點單位和場所。總隊提請省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消防專家開展消防安全“專家查隱患”行動。第一輪主要對全省134家5萬平以上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開展檢查,發現隱患問題5365處﹔第二輪“專家查隱患”對全省火災危險性較大的1654處高層建筑、190處地下建筑和499處倉儲物流場所開展檢查,組織對2535名消防安全責任人和管理人分批進行集中培訓﹔第三輪“專家查隱患”,重點對醫院、養老服務機構、機場等場所進行集中檢查,目前該行動仍在進行當中。
(三)不斷完善隱患舉報“吹哨人”機制。聯合省應急管理廳、省財政廳等9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辦法》明確了兩類情形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將8種能夠直接判定為重大火災隱患情形,7種發生頻率高、危害后果大的違法行為列為舉報獎勵重點。按照行政處罰金額的10-20%分別予以獎勵,在全社會樹起“重獎治患”的導向。
(四)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查改隱患13萬余處。提請省消安委部署以商場市場、賓館飯店、大型商業綜合體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截至6月20日,檢查單位12.8萬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13.7萬處、罰款14009.5萬元、責令“三停”單位1092家、臨時查封3277家、拘留707人。
全省《高層民用建筑管理規定》相關實施情況
一、深入學習宣貫。緊緊依靠黨委政委,搭建高規格宣貫平台。總隊將《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落實的情況,列入全省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治理等重點工作范疇,實行一體化運行、整體性推進﹔各地消防救援機構全面召開宣貫會議,全省各地組織街道鄉鎮、村居、網格管理員、物業服務等基層群體的部署會、培訓會達610余次,發動48萬余名志願者參與宣貫,走街串巷到居民家中進行“敲門行動”,利用各種重大節日、集市等有利時機,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開展“送平安”宣傳活動。
二、多方參與共治。充分發揮消防人員、網格員的排查檢查、基層宣講作用,發動鄉鎮干部、網格員、社區民警、物業服務人員、消防志願者等基層群體,在高層住宅、寫字樓、辦公樓等場所廣泛發放、張貼通知公告、畫冊海報,力求廣大群眾深入了解《規定》內容,做到自覺遵守,共同維護消防安全。組織3406名消防文員成立820余支專職培訓隊,對高層建筑業主、使用人、從業管理人分期分批培訓,推動掌握消防應知應會內容﹔組織655名的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協同社區民警共同開展防火檢查。將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和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違法行為,作為重點檢查治理內容,同時做好政策宣講、解釋勸導、隱患整治等工作。
三、嚴查違法行為。自《規定》實施以來,各地積極部署開展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截至目前,已檢查高層建筑6774處。堅持政府主導,聯合住建、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強化隱患排查,依法依規嚴肅查處違規停放電動車,佔用“生命通道”等違法行為,增強新規執法權威。目前,共立案查處違法行為285起,罰款247.65萬余元。
電動車停放充電相關治理情況
針對很多小區電動車停放、充電不方便的問題,總隊聯合應急、工信、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持續研定辦法、出台舉措。一方面深刻把握全省不同地區經濟狀況各異、發展速率不同特點,一方面多線並進齊發力,多措並舉保安全。
一、抓建設。提請省政府安委會多次下發通知,在居民住宅區推廣建設電動車庫(棚)。在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以來,全省已新建電動車停車棚、集中充電場所3.4萬余個,新增充電樁、充電裝置68萬余個,有2千余個小區8萬余部電梯安裝了電動車阻車系統。
二、抓整治。聯合轄區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監督人員,組織街道辦、社區居委會、網格管理成員,組成349個監督檢查小組,以社會單位、城中村、住宅小區非機動車車庫(棚)、公共停車點、電動車銷售點、小區樓道、“三合一”等為重點,檢查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共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828次,檢查電動車集中存放點5300余處,當場整改火災隱患6.2萬余處。
三、抓管理。依托各地消防安全委員會向市場監管、工信等部門發送提示函告、隱患清單,督促行業主管部門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檢查行動,對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3C”認証、國家標准、電池規格等進行摸排,把牢銷售關口,避免殘次品流向社會。將電動車火災防范工作納入消防安全三年專項整治行動重要內容,結合《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宣貫,對162起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處罰,罰款金額18.5萬元。同時,各地轄區消防救援站積極結合開展“六熟悉”,指導社區內的微型消防站定期對電動車停放區域和部位開展實地熟悉,掌握周邊水源和處置對策,嚴格落實“3分鐘”應急處置要求,確保滅早、滅小、滅初期。
消防安全承諾制管理相關情況
自2021年4月29日新修改《消防法》實施以來,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告知承諾管理等制度已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行,全省累計有426家單位通過申請獲得消防安全行政許可証。
新的告知承諾管理制度,將辦事程序由先檢查后發証,調整為先發証后核查,即場所負責人承諾本場所符合消防安全標准即可開業,而不用待消防部門檢查合格后再開業。依法予以受理的,當場出具受理憑証,並於1個工作日內辦理消防安全行政許可証。辦理時間從原來的十五天,壓縮到一天,實現了申報材料“瘦身”和辦理時限“提速”。
消防監督人員會在作出承諾之后的20日內對承諾單位場所進行現場核查,對現場核查判定不合格的,消防救援部門將依法責令停產停業並處罰款,同時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撤銷許可,且與單位、法人信用體系挂鉤,納入聯合信用懲戒,失信人員將不再適用告知承諾制。
劇本殺、密室逃脫類場所安全保障相關情況
總隊要求各地消防救援機構持續加大對此類新業態場所的消防管控力度。一是積極向當地政府匯報相關工作情況,依托各級消防安全委員會,向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門發送建議函,提示加強密室逃脫類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會同文旅、住建、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切實形成整治工作合力。二是按照《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指南(試行)》《密室逃脫類場所火災風險檢查指引(試行)》,對該類場所實施重點抽查,對檢查發現的消防違法行為,依法責令改正﹔對存在重大隱患的,依法採取查封、關停等措施。截至目前,全省已檢查密室逃脫類場所336家,發現火災隱患1083處,整改火災隱患912條,責令停業10家。對256名密室逃脫類單位主要負責人開展警示約談。三是廣泛開展宣傳警示教育,向群眾揭示此類場所火災風險,對於存在重大隱患的密室逃脫場所,將組織新聞媒體集中曝光以輿論監督倒逼隱患整改、震懾違法行為。
此外,此類場所的經營人員及顧客也要提高安全意識。經營人員要及時開展隱患自查,場內配備必要的消防安全設施並保証完好有效,置於明顯位置﹔設計場景時要避免使用大量可燃物、易燃物﹔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火災疏散逃生應急預案及滅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顧客一定要選擇安全設施齊全的商家,同時在進入場所前應先熟悉安全逃生路線,不要在場所內吸煙或使用明火,如果一旦發生危險,要立即終止游戲,按照場所內應急廣播引導,安全疏散。
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相關安排情況
今年11月是山東省第11個法定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主題是“落實消防責任,防范安全風險”。總隊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廳等10部門聯合部署開展了今年“119”消防宣傳月活動,充分發揮各部門優勢,積極聯動,統籌推進,全面營造消防宣傳濃厚氛圍。今年的活動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全面掀起“119”消防宣傳月活動熱潮。宣傳月期間,我省將舉辦“向黨和人民報告”主題活動、齊魯最美消防員評選、“永遠跟黨走”轉隸三周年圖片展、“消防夜市”進社區以及“耀動齊魯”城市消防燈光秀等系列宣傳活動。各地根據此次宣傳月活動主題,將組織開展商業綜合體監督檢查、消防主題公交車首發儀式等多部門聯合開展的大型消防宣傳活動和綜合性應急救援演練。此外,全省各地還根據疫情防控實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策劃了一系列特色鮮明、形式創新、群眾參與廣、社會關注高的主題宣傳活動,積極邀請主流媒體全面宣傳報道,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消防、關注消防安全的濃厚氛圍。
二是扎實推進消防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按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工作的實施細則》要求,各有關部門將根據管轄范圍和工作分工,在行業系統內開展宣傳教育培訓的同時,聯合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形成集中宣傳效應。廣泛發動農村和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社區民警、消防志願者和熱心消防公益事業的人士,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學校以及近期火災事故頻發的密室逃脫、劇本殺等娛樂場所,開展敲門入戶式宣傳,宣講消防安全常識和火災案例。宣傳月期間,全省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主題公園、消防救援站將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加強對“全國消防體驗場館預約平台”的宣傳和應用,積極邀請廣大農村和社區群眾、企業員工、學校師生前來參觀,充分發揮各類科普場館的宣傳陣地作用。
三是深入開展行業消防安全警示曝光。宣傳月期間,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將廣泛收集發生在行業內部、百姓身邊的典型火災案例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利用本部門新媒體矩陣、微信群等手段同步發布消防安全提示,開展行業消防安全警示教育。同時,嚴格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核查行業系統內存在的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必要時會通過新聞媒體開展隱患曝光,在電視台、廣播電台等新聞媒體及社會單位、社區電子屏等高頻次播出。各級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也將加強對行業消防檢查、火災隱患整改的報道力度,切實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李干杰到基層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 李干杰到基層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把學習貫徹熱情轉化為推動工作強大動力 立足崗位奮發有為做好各項工作 12月6日下午,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濟南市市中區大觀園街道睦和苑社區,參加他所在的省委常委會辦公室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向社區工作者和黨員群眾代表面對面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睦和苑社區有居民1902戶、5944人,其中黨員184名。…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傳達學習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付志方出席 12月5日下午,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汪洋同志講話,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等事項 12月3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