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千年運河“超級IP”,沿線城市如何發力
千百年來,京杭大運河作為交通要道,哺育出了沿線眾多名城古鎮,形成了獨特的大運河文化。
大運河承載著開通以來的歷史記憶與文化風情,是活著的文化遺產,是先人和自然留給沿河地區的寶貴資源。行走大運河文化體驗廊道,記者深深感受到運河文脈對沿岸的浸潤滋養。
賦予遺跡遺物新生命
沿著東平湖的大清河口上溯約30公裡,在東平縣南城子村附近的大汶河上,一條玉練般的大壩橫亙南北,這便是戴村壩,戴村壩以下的大汶河段被稱為大清河。4月,迎著暮春的微風站在觀景平台上,可以看到大汶河的河水正從主石壩低處緩緩流過。戴村壩主石壩分為亂石壩、滾水壩、玲瓏壩,三段高低不同,根據水位可分級漫水,調節水位。
明永樂年間,大運河在濟寧向北至南旺一段,地勢由低向高,常出現水量不足、重載漕船難以通行的情況。汶上民間治水專家白英提議,在東平處攔河筑壩,截汶水南流趨於濟寧南旺段運河,為運河提供充足的水量。此提議實施后,解決了運河水量不足的難題,戴村壩默默守護著古代中國漕運暢通幾百年,無愧“運河之心”其名。
戴村壩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合理的利用。戴村壩是水利部確定的國家水情教育基地之一,“戴村壩周邊建有觀壩亭、聽壩平台等多個配套景觀設施﹔根據自然地形建設生態濕地公園與現代水利工程的引水工程展示館﹔依托水工文化遺跡遺物,通過遺物、模型展廳、3D影院等,向游客集中展示戴村壩的歷史、價值、功能、作用,體現古今對話、人文和諧的理念。”戴村壩博物館講解員馬海燕說。現在,戴村壩雖已不再為運河補水,但仍對上下游地區調蓄泄洪發揮著重要作用。
以整塊原木浮雕、透雕的額枋,作為柱礎的石雕獅子、大象、麒麟,碑亭等160余間建筑……幾百年的風雨不減山陝會館的精致富麗,站在會館門口,運河當年商賈雲集、桅杆如林的盛景仿佛扑面而來。
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古運河西岸的山陝會館,是山西、陝西客商集資修建的一處神廟與會館結合的古建筑群,也是整個運河沿岸保存最完好的一所會館。
“山陝會館建成初期,就有在關公生日祭日辦廟會的習俗,如今我們也延續了這個民俗活動。在每年國慶節和勞動節,都會舉辦面向游客、市民的廟會,已連續舉辦了20年。”聊城市博物館館長袁保明說。
廟會期間,在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古戲樓上,聊城市京劇院、豫劇院的演員表演戲曲,台下還有鄧氏剪紙服飾、陽谷木雕、茌平黑陶、牛筋腰帶、聊城葫蘆、東昌毛筆等非遺項目的展演、售賣,樂曲與游客們的歡聲笑語,賦予了這處古建筑新的生命。
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內,一座全景展現臨清運河段的大型沙盤成為展館中的焦點。通過與觸控屏互動,點擊聊城城區,沙盤上對應的古城就被一道藍光點亮,沿著河道的流向被清晰地標注出來,讓人一目了然。
為了讓人們一覽當年的運河盛景,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在展覽方式上推陳出新。不論是將元代漕船與數字設備結合成巨大的裝置藝術,還是打造全景視角展廳,立體展現大運河全段風貌,都給游客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們採用傳統展示與數碼科技展示相結合的方式,運用沉浸式展覽手段,以中國運河發展歷史為背景,凸顯運河山東段、聊城及臨清段的特點和價值。”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公共服務部副主任竇欣說。
激發運河文化新活力
大運河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大運河文化,也給沿岸帶來了基於大運河文化的獨特旅游資源。
4月5日晚上,剛到門口,就感受到了東平縣大宋不夜城的火爆氛圍。爆滿的停車場、排隊等候的游客、五彩絢麗的花燈——大宋不夜城進入了一天當中最繁忙的時刻。
在大宋不夜城的常設節目《宴飲雕花》舞台前,擠滿了觀看演出的游客。21歲的河北演員宋梓悅身著精致的表演服裝,隨著伴奏聲翩翩起舞,引得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拍照。宋梓悅說,“景區游客很多,也很熱情,我每晚都要表演7場,每次10分鐘。”
為再現宋朝的繁華市井,大宋不夜城採取“一步一景”“滿城展演”的方式布局,先后實施《三打祝家庄》實景馬戰、冰雪世界、東平湖夜游等項目,打造VR體驗、煙花秀、非遺打鐵花等亮點業態30余項,引入特色美食、非遺商鋪,構建了“夜游、夜食、夜宿、夜娛、夜賞、夜購”的不夜城模式。
“旅游能提升第一產業、拓展第二產業、壯大第三產業,不僅具有經濟意義,更具有社會意義。”東平縣委書記馬煥軍說。
“江北有個好地方,運河岸邊的台兒庄,輕輕搖著槳,搖進好春光……”伴隨著小橋流水,搖櫓姑娘的歌聲響起來。夜幕降臨,棗庄市台兒庄古城內,一艘艘小船載著游客徜徉其中,感受江北水鄉的獨特韻味。
入夜,大運河畔的漁燈巷,漁燈閃閃,美食飄香。坐在河道邊,吃一碗凝聚南北特色的非遺美食黃花牛肉面,是台兒庄古城頗受歡迎的打卡項目。漫步小巷中,老上海胭脂、鋁編、糖人糖畫、菜煎餅、馓子麻花等文創、非遺產品琳琅滿目﹔柳琴戲、魯南皮影戲、南獅表演等17項演藝,全天不間斷在古城內不同景點表演展示,共同構成了台兒庄古城獨特的運河文化氛圍,吸引著各地游客。
“在台兒庄古城裡聽戲曲、看雜技、賞民俗、觀夜色,讓游客的出行、游玩變得豐富多彩,也激發了景區內的消費活力。”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會長王德剛說。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從濟寧穿城而過,濟寧城依河而建,因河而興。依托大運河,濟寧誕生了以儒家文化為基礎、商業文化為核心、多元文化相兼容的運河文化。濟寧市古運河沿岸通過打造“運河記憶”文化街區,讓游客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運河文化,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在充滿古韻的南岸街,既有當地居民在亭子裡唱戲下棋,也有年輕人舉著手機熱情地直播。在擺攤區域,剪紙、香包、繡球等非遺產品琳琅滿目,濟寧任城非遺繡球代表性傳承人劉麗麗正是擺攤的其中一人。劉麗麗擺出來的商品裡,有小巧的布兔子布老虎,有布滿精巧刺繡的繡球,全部都是手工制作,游客在攤位前擠得滿滿當當。“我經常來這裡擺攤,用香包制作技巧做出來的兔子老虎等小件尤其受小孩和年輕人歡迎。”劉麗麗說。
除了以傳統文化為主線打造商業步行街,水上還設置搖櫓、畫舫游船供游客漫游老運河,將小閘口、東大寺、南門橋、玉堂醬園、太白樓等沿河歷史文化景點串聯成線,配合燈光、煙霧等特效和沿河兩岸的專業演出,營造出如真似幻的穿越體驗。
紅色文化融入千年大運河的肌理。在棗庄市的鐵道游擊隊紀念館內,陳列著一輛民國時期的火車。長達54米的老式蒸汽機火車、鋪滿了碎石的鐵軌、陳舊的枕木,仿佛帶我們穿越到抗戰時期的魯南鐵道線。通過投影,參觀者可以領略鐵道游擊隊隊員在火車上英勇戰斗的風採。
抗日烽火燃起時,魯南鐵道大隊在棗庄成立。在艱苦的戰爭年代,魯南鐵道大隊隊員們英勇奮戰,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當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大師崔愷等參與展館設計,建造了這座山館融合、主題鮮明的紀念館。臨山望水,運河滔滔,守護英烈忠魂,鐵道大隊的戰士們舍身為國的精神也感染著每一位參觀者。
培育運河兩岸新網紅
運河孕育了古代中國的“黃金經濟帶”。如今,通過挖掘資源,這條經濟帶上的多類產品,成為新網紅。
德州是現代黑陶的中興之地。作為德州黑陶的領軍企業,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擁有黑陶產業生產園、黑陶文化傳承中心、黑陶文化休閑中心、黑陶研發中心四個園區,產品行銷全國,遠銷世界。在梁子黑陶帶動下,全市20余家黑陶企業、600多種產品,佔據全國市場份額五分之三以上。梁子黑陶也被評為100個“好客山東網紅好物”之一。小手造,大產業,源源不斷激發著文化“兩創”新活力。
“沒有想到,棗庄嶧城竟然有如此大的一片石榴園。”很多初來嶧城的游客,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棗庄市嶧城區是著名的“中國石榴之鄉”,石榴種植歷史悠久,石榴種植園區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有“冠世榴園”之稱。
為了打響棗庄嶧城石榴品牌,近年來,嶧城區打造以萬畝石榴園的宏偉景觀特色為基礎,依托青檀寺、萬福園、中華石榴文化博覽園等景點,以豐富的人文歷史積澱為主導的生態旅游示范區。同時,還出版石榴專題畫冊、發行石榴專題紀念郵票等紀念品,舉辦石榴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大會、石榴盆景盆栽園藝展評、石榴王評選、石榴文學筆會等活動,以石榴文化推動當地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大運河仍靜靜流淌,用千百年來的文化積澱,給予沿岸生機與活力。(張春宇 陳巨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主題教育工作會議精神 研究山東省開展主題教育有關工作 4月7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蔡奇同志總結講話,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研究審議山東省開展主題教育有關工作等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林武與省委政法委和省政法單位班子成員集體談心談話
- 林武與省委政法委和省政法單位班子成員集體談心談話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忠誠履行職責使命 加快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山東實踐 4月3日下午,省委書記林武與省委政法委和省政法單位班子成員集體談心談話並聽取工作匯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持續鞏固深化全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加快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山東實踐。 林武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林武周乃翔會見出席第三屆儒商大會嘉賓
- 3月28日下午,省委書記林武,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在山東大廈會見了出席第三屆儒商大會的部分嘉賓代表。 林武、周乃翔對客人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