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面疾痛苦 難報養育“恩”

陳共恩,男,1962年9月生,國家稅務總局日照市稅務局第一稽查局四級高級主辦(已退休)。父親患病25年,母親患病40多年,他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把一個“孝”字貫穿了大半生,用孝和愛,譜成了動人的家風。他先后獲評感動日照“十大孝星”、日照市第八屆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
近日,山東省文明辦發布了131期“山東好人”名單,陳共恩獲評“山東好人”孝老愛親榮譽稱號。
面對“變故”,堅強應對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道德之本,在孝敬父母方面,陳共恩就是一個楷模。1993年3月的一天,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午飯的時候,父親突然感覺眩暈無力,緊接著暈倒在地,送到醫院已是昏迷狀態,經檢查,父親被確診為腦血栓,且情況十分危險。
面對這一晴天霹靂的消息,身體孱弱且被糖尿病、高血壓纏身多年的老母親更是痛哭流涕,陳共恩怎麼也不相信平時健壯的父親會患有這種疾病。
隨后,他迅速調整好自己,為了讓老人舒心,陳共恩總是表現出一副樂觀的樣子,一邊安慰老母親,一邊竭盡全力地為病床上的父親換衣、洗漱、端屎端尿。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治療和兒子貼心的照顧,老人終於脫離了危險,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幾十年如一日,不辭辛勞
父親由於病情嚴重,出院后也幾乎喪失了自理能力,為方便照顧父母,他同妻子商量堅決將父母接來一起居住,將家中最大的向陽房收拾出來給他們居住。
為了照顧好父母,他利用空余時間專門學習了營養學、針灸學和按摩學,每天下班后變著花樣為父母做吃的,像照顧孩子一樣悉心伺候父母。
每當朋友邀他小聚一下時,他總是婉言拒絕,每天准時回到老人身邊,陪老人拉家常、談瑣事,讓老人擺脫孤單和寂寞。
由於父親常年在床,為了不讓父親生褥瘡,陳共恩晚上經常需要起夜多次為老人翻身,兩三天為父親洗一次澡,老人臥床20余年,始終保持著干淨整潔。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父親漸漸地能自己動手吃飯、穿衣了,連醫生都覺得是奇跡,震驚不已,父親總是說“兒子就是我的保護神、及時雨,有兒子在我就安心”。
直到2018年,他的父親在過完81歲生日后,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堅守稽查崗位,勇挑工作重任
在父親離開后不久,不幸又一次降臨到這個家庭,82歲高齡的母親因高血壓、糖尿病住進了市醫院,病情嚴重又引發了心絞痛和肺炎。陳共恩的母親重達130余斤,近60歲的他背著母親每天不停地上樓下樓做檢查,即便滿頭大汗、雙腿發顫也不喊累。這段時間正逢單位進行重點稅源企業檢查,陳共恩主管的科室負責18戶企業的檢查工作,為了不延誤工作,陳共恩在母親治療的5個月期間,一直堅持白天上班,晚上陪床,稽查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母親的病情也終於得到了控制,而自己卻消瘦了20斤……
多年來,陳共恩在出色完成單位工作的同時,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恆心和毅力,悉心侍候著父親母親,為老人們排憂解難,在病痛中撐起一片藍天,使老人在晚年的日子裡充分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他就是這樣,矢志不渝地用自己的孝心演繹著人間綿綿悠長的孝德情懷。
來源:日照市文明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林武周乃翔看望慰問全國兩會新聞工作者和山東團工作人員
- 林武周乃翔看望慰問全國兩會新聞工作者和山東團工作人員 陸治原參加 全國兩會期間,山東代表團團長林武,副團長周乃翔、陸治原、楊東奇,在住地看望慰問了全國兩會新聞工作者和山東團工作人員,對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林武、周乃翔來到山東團住地媒體演播室,與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和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台前方報道團隊和隨團工作人員一一握手交流,了解大會新聞宣傳和代表團服務保障情況。…
- 山東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
- 山東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 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等 3月8日,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山東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草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草案。山東代表團團長林武,副團長周乃翔、陸治原、楊東奇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