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地市>>日照

12億全網閱讀從何而來?正能量自有大流量

2022年11月02日15:21 |
小字號

秋意漸濃,日照大地,五彩斑斕,又是收獲的時節。

由春到夏,至秋冬,不斷有正能量被挖掘,通過各個渠道,傳遞到各個角落,不時激蕩著這個近300萬人城市裡每個人的心跳,讓千萬人再次轉發,讓千萬人動容,讓千萬人破防。

2022年以來,日照共推出微博、抖音等平台熱搜22個,全網總閱讀量超過12億。沒有惡意炒作、刻意炫富的話題內容,只是傳遞最本真朴素的情感。

這流量從何而來?

內容為王 主流價值引發共情共鳴

作為革命老區,日照不缺少正能量,接地氣、情感真摯的好故事,一次又一次掀起了網友內心的波瀾,更引發了萬千個“心有戚戚焉”的共鳴。

張女士結婚前,爸爸給了她一個小紙包,裡面包著一副爺爺去世前寫的婚聯:“兩姓聯好琴瑟之樂 花開並蒂永結同心”。

張女士說,爺爺5年前被發現患病,1個月后就不幸離世。她猜測,應該是爺爺感覺到自己生病了,就偷偷寫了這副對聯。

字裡行間皆是愛,很多網友讀著讀著,紅了眼眶。更有網友有感而發,分享自己與爺爺奶奶的故事。而“女孩婚前收到離世5年爺爺的手寫婚聯”話題,全網閱讀量過了億。

7月26日,95歲的烈士遺孀陳秀英老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畫像。畫像裡,是一對年輕夫妻。丈夫身著軍裝,妻子梳著短發,笑吟吟地靠在一起。

這是陳秀英和丈夫董秀安遲了76年的“結婚照”。1946年,董秀安和陳秀英結婚才4天就上了前線,臨行前叮囑妻子“等我回來”。從此,陳秀英開始了日復一日的等待,即便后來知道丈夫犧牲的消息,她依然倔強地守著這個約定,足足等了76年。

76年后,畫家賈貴仟為兩位老人“還原”了一張合影。當陳秀英再次看到丈夫的模樣,往事涌上心頭,她噙著淚水,一遍遍撫摸畫像。

陳秀英的故事引發眾多網友評論:若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這是最美的愛情故事。而“她為了一句約定等了丈夫76年”話題,也讓全網閱讀量過了億。

還有更多優質的故事廣為流傳,如《山東九仙山萬畝槐花綻放如皚皚白雪》《山東五蓮多彩梯田如大地調色盤》《山東一縣免費為高考生提供三餐》《兒子當兵4年首次回家媽媽反應太戳淚》等相關話題,網上閱讀量均超過千萬,實現了“大流量”傳播。

內容為王,好內容是傳播的“生命力”,它自帶強大的磁場,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著廣大受眾。

這些好故事,正是聚焦受眾記憶點、共情點、沉浸點,捕捉篩選具有價值的線索和選題,創出的作品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鮮活生動,吸引著骨子裡追求真善美的人們。

培育品牌  正能量傳播常態長效

好故事需要發現者的眼睛,正能量也需要更多人的助力。日照精心培育“天天正能量”品牌,吸引了中央省市級媒體、區縣融媒體、知名商業平台以及社會力量的熱情參與。

4月25日,一條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火了。在賣菜結束后,莒縣老大爺為了不影響環境,認真地清理地上的泥土和垃圾。

視頻中,老人笑呵呵地說:“這些我捎走,又不沉!”

大爺這一小小的舉動,讓人油然感受到一份朴素的真性情,也為整座城市添了溫暖。

拍攝者是個普通市民,據他介紹,故事發生在莒縣浮來山街道庄疃農貿市場,出於好奇,還有感動,他隨手拍攝下來,發布在自己的視頻號上,引發大量關注。

“如今的我們,恰逢‘人人都是發言人,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天天正能量’其實需要這種‘人人’的力量,每個人都去發現、傳播,我們每個人也會從中受益。”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孔德剛說。

聚焦“凡人善舉”“發展貢獻”“城市之美”,“天天正能量”正激發全社會的積極性,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們,發現美,記錄美,傳播美。

今年春天,“當群山遇上野生杜鵑花海有多驚艷”等相關話題,網上閱讀量超過1180萬,幕后主創是日照五蓮縣融媒體中心的韓麗莉。

“當時看到這樣一組照片,就想著能在網上發布,這是提升城市美譽度的絕佳機會。”韓麗莉沒想到,圖片“火”了。

“天天正能量”緊盯線索發現、稿件採寫、傳播推廣三個關鍵環節,給予表彰和獎勵。韓麗莉就因積極參與其中,曾先后6次登上“天天正能量”的領獎台。

據了解,自2021年5月開展以來,活動收到推薦的正能量典型(稿件)975個,同比增長40%,評選出正能量典型(稿件)77組,涵蓋了建國前老黨員、鄉村教師、志願者、外賣小哥等諸多群體和個人。

這樣的“天天正能量”,正形成一股股強勢力量,在城市間回旋,亦感動著天南海北的人們。

線上線下 帶動身邊人向善向美

線上、線下,互相成就,傳播力自然增強。

正能量內容線上線下互動機制,營造了全社會關注身邊好人、傳播好人事跡、爭做日照好人的濃厚氛圍。

2月25日,“榜樣力量”日照天天正能量2021年度頒獎典禮舉行,評選出了十組網絡正能量獎、十組網絡正能量提名獎、網絡正能量公益獎。

東港區第四小學的馬賽,從小身患先天性脊椎疾病,有一條腿無法正常彎曲,走路時得依靠他人的支撐。

課間操、上體育課……在學校內,劉岩鬆用稚嫩的手臂,扶起馬賽的求學路。

這一扶,就是三年。

在五蓮,有位堅強的“輪椅少年”,名叫劉凱旋。由於身患疾病,他從小不能站立,除了睡覺,其余時間都與輪椅為伴。

面對生活的艱難困苦,劉凱旋沒有抱怨,而是更加努力學習。2021年夏,他以542分的好成績,被青島科技大學錄取,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

……

這些都是身邊人身邊事,是有形的正能量,是生動的教科書。

正是通過推進頒獎儀式走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讓正能量典型從網上走到了線下,用一個個可敬可信可學的身邊好人,在全城播撒道德的種子。

“講一個好故事,勝過說一通大道理。”參加過一次頒獎活動后,市民李文亮不禁感嘆,“僅僅是作為觀眾,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正能量人物,對我來說都是一份感動、一種激勵,正是這些平凡善舉,匯聚起了城市向上的力量。”

表彰典型,也是一場教育傳播。內外聯動、上下互動,共振效應便由此凸顯,正能量傳播也由“單向輸出”向“多元互動”轉變。

這場關於“正能量”的接力,在整個城市構建起了向善、向美的氛圍。“暖心警事兒”“小城大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子品牌應運而生,“經山歷海看日照”“笑臉裡的幸福故事”“實誠日照人”等一系列網絡正能量傳播活動也在廣泛開展。正能量活動正由“點上開花”演變成“串珠成鏈”。

是時,放眼望去,這座海濱小城,正澎湃著真善美的真摯情感,活力精彩,耀眼動人。

而逐漸形成的大流量,也激蕩著正能量,走近更多受眾面前。

在這份雙向奔赴中,凝聚起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城市間廣為傳播。

近者悅,遠者來。由此,更多人認識了這座城市、了解了這座城市、愛上了這座城市。

來源:日照市委宣傳部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 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 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陸治原出席 10月26日下午,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對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再推進,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
  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 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 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10月24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返回工作駐地
  山東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圓滿完成大會各項任務,於10月23日晚上返回各自工作駐地。代表們表示,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大,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
山東省代表團舉行總結會議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今天(10月22日)晚上,黨的二十大山東省代表團在住地舉行會議,總結大會期間各項工作,就發揮好代表作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安排部署。 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周乃翔、葛慧君、劉家義、陸治原、楊東奇出席。…

山東省代表團舉行分組會議

  出席黨的二十大山東省代表團今天繼續舉行分組會議,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討論黨章修正案、十九屆中央紀委工作報告。 山東省代表團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周強,李干杰、周乃翔、葛慧君、劉家義、陸治原、楊東奇參加討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