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為民辦實事有溫度 打造高品質教育高地

人民網濟南11月1日電(劉祺)教育是民生工程,想讓老百姓真正得實惠,就需要辦好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近年來,濟南市教育局圍繞“有學上”“上好學”“服好務”,主動作為,推出一系列走在全國、全省前列的改革創新舉措,把“我為群眾辦實事”真正融入教育改革大局,不斷開創濟南教育事業新篇章。
據了解,2022年,濟南市將完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30所,截至10月25日,30所中小學校已全部完工,共完成投資35.4億元,新增學位50310個﹔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80所,截至10月25日,已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83所,任務完成率103.75%。
北辰小學校園。人民網 劉祺攝
嶄新的塑膠跑道、標准化教室、籃球館……這是濟南一座新建小學的“標配”。濟南市天橋區北辰小學坐落於“齊煙九點”的藥山西側、洋涓湖旁,有山景學校的美譽。
該學校成立於2022年9月,擁有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餐廳以及多功能報告廳,校舍建筑面積14100平方米。另外,學校還建有300米標准塑膠跑道的田徑操場,室外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設施。
一年級課堂。人民網 劉祺攝
“學校招生規模為24個教學班,目前隻招生了一年級4個班,在校生175名,現有教職工11人,服務於周邊三個配套小區。”北辰小學校長付霞說,學校擁有教學能手、濟南市優秀班主任、天橋區教學質量先進個人,區優秀教師等優質師資,老師敬業愛崗,深得家長信任。
學生在上籃球課。人民網 劉祺攝
“學校硬件設施特別好,老師教學質量也特別好,孩子們也特別喜歡。” 學生家長楊倩倩說,學校開設了籃球、創意美術、排球等課程,還有延時班、小飯桌,都有老師專門看著。
“老師責任心強,對學生關心到位,老師也很專業﹔中午有小飯桌,下午有延時,不耽誤家長接學生,總體來說很好。”外來務工者孫峰對學校非常滿意。
北辰小學操場。人民網 劉祺攝
“2020-2022年,天橋區共有寶華中學等25所學校、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學位35290個,從根本上解決了學位供需矛盾突出的窘狀。”濟南市天橋區教體局配套學校建設組負責人李治一表示,天橋區先后引進北師大、山大、濟南外國語學校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夙願,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贊。
王府水屯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用房配套小學項目現場。人民網 劉祺攝
在濟南市槐蔭區臘山街道辦事處王府水屯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區南側的配套小學項目建設現場,教學樓、綜合樓等外牆粉刷一新,工人們正抓緊室內裝修,現場一片繁忙的建設景象。
“該項目佔地約3.9公頃,建筑面積約2.36萬平方米,規模為42班,可提供學位1890個。”濟南市槐蔭區教體局基建辦公室工作人員周新民表示,目前,該項目正在內外裝飾和室外工程施工,預計今年年內完工,明年投入使用。
槐蔭區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提出以“教育興”促“西興”發展思路,設立現代化教育強區建設目標。2021年建成23處教育設施,提供中小學學位1491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6750個。2022年計劃建成5處教育設施,目前3處已建成、2處年內建成,可以供學位6240個學位,“入園難”“入學難”問題得到極大緩解。
一串串數字的變化,一件件實事的落地,彰顯著濟南教育惠民有力度更有溫度,實實在在地讓孩子們享受到了品質教育的“紅利”,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和滿意度,濟南教育不斷以新的作為書寫著新的答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
-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 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 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陸治原出席 10月26日下午,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對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再推進,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
- 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 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 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10月24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