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故裡濟南,中華醫學診斷方法在這裡發明

開欄的話
隻有了解一座城市的昨天,才能更加明晰這座城市的未來。濟南,千年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曾洒落文明的聖火,也曾鐫刻文脈的傳承。為更好地講好濟南故事,擦亮“文化濟南”品牌,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濟南廣播電視台天下泉城新聞客戶端聯合推出“文化濟南”專欄“讀城”,從歷史與人文的角度,探尋名城濟南的人文密碼,記敘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與大家像讀書一樣一起閱讀濟南城。
濟南鵲山,“齊煙九點”之一,因趙孟頫傳世名畫《鵲華秋色圖》聞名於世。但可能少有人知道,這座極具文化氣息的名山系因神醫扁鵲而得名。在今天的鵲山西麓,還存有扁鵲墓,墓前石碑上書“萬古不朽 春秋盧醫扁鵲墓”字樣。
在中國,扁鵲的故事傳說堪稱家喻戶曉,他是第一位被正史立傳的醫家,所發明的“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遺澤千年,至今仍是中醫最基礎的診斷方式。追溯這位中醫之祖的故事,需要從今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的一處遺址說起。
醫祖的誕生
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有一處窪地,名叫“盧城窪”,這裡是盧國故城的遺址,也就是春秋時期盧邑的城都,據史料記載,“神醫”扁鵲便是誕生於此。
西漢揚雄《法言·重黎》中記載:“扁鵲,盧人也。”《漢書·高帝紀》韋昭注雲:“扁鵲,太山盧人也,名越人。”
濟南社科院副院長張華鬆認為,文中的“盧”在泰山之陰,也就是今天的濟南長清境內﹔清朝學者梁玉繩在其作品《史記志疑》中認為“扁鵲生盧,故曰盧醫”,同樣的信息在清道光二十年的《濟南府志》中也有記載:“秦越人墓在縣境,舊志盧地有越人塚,即扁鵲也。”張華鬆還曾撰寫《扁鵲裡籍盧邑說新証》一文,考証認為扁鵲裡籍的“勃海”,既不是渤海灣,也不是渤海郡,而是盧邑西側的古湄湖。
張華鬆曾介紹,近世以來,有關這一方面研究的成果層出不窮。1985年、1987年,在濟南長清靈岩寺還曾先后召開了山東省扁鵲裡籍論証會和全國扁鵲秦越人裡籍學術研討會,來自省內外醫史界、史學界和考古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扁鵲裡籍在齊國盧邑,也就是今濟南長清。
在如今黃河北岸的鵲山西麓,還存有扁鵲墓,墓前石碑上書“春秋盧醫扁鵲墓”,並有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整字樣。
鵲山是濟南“齊煙九點”之一,它在唐朝大詩人李白《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詩中曾屢次出現,更是元代書畫家趙孟頫所繪的《鵲華秋色圖》的主角。據了解,“鵲山”之名,便是來自扁鵲。據傳說,扁鵲曾在山上煉制丹藥,死后就葬在了此山腳下,因此山以人顯,於是取名“鵲山”。
回溯中醫的的蓬勃發展之路,扁鵲始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望、聞、問、切”,這一基本診治療法,仍然被現在的中醫採用,這一經久不衰的實操經驗,正是由扁鵲發明。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記載:“扁鵲言醫,為方者宗。”“方”在古代是指“方技”,即“醫學”,“為方者宗”,這表明司馬遷將扁鵲視作醫家之祖、醫學之宗,扁鵲也是第一位被正史立傳的醫家。
“打工人”的逆襲
復盤扁鵲的生平,成為醫宗實在是有著偶然成分。世人常知扁鵲,卻不識長桑君——扁鵲醫學道路的領路人。
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年輕時做客館主管,有位客人名叫長桑君,扁鵲認為他是一個奇人,時常恭敬地對待他。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並非常人,來來去去十多年,一天長桑君叫扁鵲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鵲說:“我有秘藏的醫方,我年老了,想傳留給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鵲應允,他這才從懷中拿出一種藥給扁鵲,並說:“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這種藥,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曉許多事情。”又接著拿出全部秘方都給了扁鵲。
后來,長桑君不知去向。扁鵲按照他說的服藥三十天,就能看見牆另一邊的人。后來,為了不讓別人覺察出這種異於常人的本領,因此扁鵲診視別人的疾病時,雖然能看清五臟內所有的病症,但表面上仍然為病人切脈。
長桑君的傾囊相授,讓年輕的扁鵲就此改變了人生方向,從安於一隅,轉向游走各國行醫,為百姓治病。
據記載,扁鵲是一位能兼治各科疾病的多面手,他到邯鄲時,聽說當地人尊重婦女,就主治婦科疾病﹔到洛時,聽說周人敬愛老人,就專治耳聾眼花四肢痺痛﹔到了咸陽,聽說秦人喜愛孩子,就主治兒科疾病……他隨著各地的習俗來變化自己的醫治范圍。
不難看出,司馬遷的記述頗有些神話色彩。但在2019年,第六屆中醫科學大會期間,首屆濟南扁鵲論壇上,寧夏社科院歷史所研究院薛正昌曾表示,司馬遷將扁鵲寫入《史記》,並不是隨意或者憑空而來的,有其歷史依據和取舍標准。司馬遷為扁鵲立傳,在體現他平民視角的同時,也為扁鵲這個人物的高超醫術所感染,才將其收入中國第一部體制完備、規模宏大的歷史著作《史記》之中。他認為,在扁鵲的身上,不管是神話還是民間傳說,人物原型是變不了的。
“望聞問切”的發明
關於扁鵲,還有一個最為著名的寓言故事,即扁鵲見蔡桓公。故事中說,扁鵲只是站在離蔡桓公幾步遠的地方看了看,就說:“您身體有病需要醫治。” 然而蔡桓公說:“我沒有病。”過了十天,扁鵲再次進見蔡桓公,說:“您的病在肌肉裡,不及時醫治將會更加嚴重。”然而,蔡桓公卻對扁鵲的忠告一再忽視,最終病情加重、不治而亡。
這則寓言背后,傳達了中醫“防微杜漸”的科學預防思想,而故事中扁鵲所用的方法便是“望診”,也就是通過觀察病人的言語、聲音、容貌等,判斷病人的病情。寓言故事,意在給人警醒,故事中的“望診”卻是中醫的基本診療方法之一。
中醫認為,氣血運行,感應傳導,能傳遞病邪。反映病變的通路是經絡,經絡具有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功能,像網絡一樣將人體緊密地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局部的變化通過經絡可以影響全身,內臟的病變可以反映到體表,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也就是說,體內的疾病,必然在體表(外)有跡可循,中醫通過對外部的診察,也可以推測內臟的變化,這就是中醫診斷疾病的基礎和依據。
在中醫蓬勃發展的今天,類似的場景再平常不過。“望、聞、問、切”構成的四診法依然在當下發揮著巨大作用,是中醫辨証施治的重要依據。目前,“望聞問切”四診法最早由扁鵲總結得出已經成為普遍共識,最早源於扁鵲所著的《難經》第六十一難。
相關史料記載,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當時扁鵲稱“望聞問切”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証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后。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因此被尊為醫祖。同時,扁鵲的切脈診斷法也很突出,具有較高水平,司馬遷更是在《史記》中提出,"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稱贊扁鵲是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
作為華夏“醫祖”,扁鵲從濟南出發,為我國中醫藥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而泉城濟南,正加快擦亮“扁鵲故裡、康養濟南”的金招牌。世界中藥(材)互聯網交易中心、世界中藥(材)質量檢定中心、世界數字化中醫藥(扁鵲)研究院、扁鵲智慧中藥房等一批中醫藥創新發展項目在濟南集中落地,2023年,濟南還將建成扁鵲小鎮等25家中醫藥特色小鎮,2025年,濟南將實現人人享有更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坐落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的扁鵲塑像
如今的中醫已經不是2000余年前的中醫,但以扁鵲為代表的中醫藥文化,也將在新的時代煥發新的光彩。(姜富海)
來源:天下泉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李干杰在淄博濱州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全面落實各項措施 推動疫情形勢盡快趨穩向好
- 3月15日,省委書記李干杰先后來到淄博市、濱州市,深入農村、社區、隔離點、超市等,實地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這次疫情防控是對廣大黨員干部作風能力的一次大考,要以更強擔當、更實作風,全面落實各項措施,以雷霆手段迅速控制局面,堅決打贏這場大仗硬仗苦仗,推動疫情形勢盡快趨穩向好。…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 研究做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關事項
- 3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研究做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等有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李干杰在濰坊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採取更多新招實招硬招迅速控制疫情傳播
- 3月14日,省委書記李干杰深入濰坊市濰城區,實地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強調,本輪疫情傳播呈現一些新特點新規律,必須採取更多更有針對性的新招實招硬招,迅速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