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山東:科技助農 人勤春早

2022年02月24日09:20 | 來源:大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山東:科技助農 人勤春早

2月23日,鄒平市長山鎮田家村永豐合作社農民根據數字農業服務平台顯示的地塊情況,在農場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進行節水一體化灌溉。

  菏澤巨野縣:“高標田”裡春意濃

  2月21日,巨野縣柳林鎮去年建設的5000畝高標准農田裡,井灌設施已投入使用,剛剛澆過的麥苗春意濃濃。“這幾年,俺們從種到收全部實現機械化了,但最難的是澆地,扯四五捆電線還到不了地頭,有時為佔井,都是夜裡扛著被子睡在井邊看井。自‘高標田’建設后,機井電樁插上卡,地頭‘水龍頭’流出水。”說起“高標田”,柳林鎮代樓村村民崔榮軍一臉喜色。

  據了解,柳林鎮高標准農田項目涉及機井56眼、低壓管道28000多米、高壓線路2800米、道路鋪設3000多米,按照“因地制宜、集中連片、整體推進”模式,大力開展“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開發。“原來地塊小,種地很費事,村裡年輕人都不願意干。今年高標准農田地頭都打井了,地下也埋上管子了,今年春耕大伙兒的干勁更足了!”柳林鎮代樓村村民崔德枝說。

  “目前,柳林鎮5000畝高標准農田項目已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初步形成田成片、渠相通、路相連,惠及周邊10余個村庄,受惠群眾達萬人,讓農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實惠,高標准農田真正成為農民願意種的穩產田、高產田!”柳林鎮黨委書記王陽峰告訴記者。

  近年來,巨野縣堅持集中連片、設施配套、整體開發利用的原則,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有效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2020年巨野縣投資8000余萬元建設的8萬畝高標准農田已全面投入使用,涉及田庄鎮、麒麟鎮、龍堌鎮、柳林鎮等10個鄉鎮,項目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及灌排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抗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全縣建設高標准農田達11萬畝。

  2月22日,核桃園鎮樂土村的一塊麥田地頭上,村民王劉全對眼前正在建設的“高標田”充滿期待:“以前田間小路一遇雨雪天,庄稼都拉不出來,現在溝、路、渠、井、閘、涵、電、泵井等設施齊全,每畝糧食增產個一二百斤不成問題。”

  “核桃園鎮的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機井27眼、橋涵21座、路面土方基礎3公裡,井管建設很快完工,今年清明節前群眾就可以灌溉春苗了。”核桃園鎮黨委副書記柳絮說。

  高標准農田建設也加快了土地流轉步伐。巨野縣大義鎮王店村是一個種糧大村,由於務農村民老齡化嚴重,村內不少土地出現了沒人種、沒人管的半荒狀態,土地產值低。為了打破這一困境,2019年,村“兩委”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對全村的土地實行托管服務。“村黨支部成立合作社,對全村土地進行托管,統一管理。目前全村土地托管四千余畝,佔全村的80%以上,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又大大提升了土地的產能產值。”王店村黨支部書記王甫建告訴記者。同時,該合作社還通過實行土地集約化經營,服務周邊五個村庄近兩萬畝農田。巨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天棟介紹,目前,全縣土地流轉率已達52.4%以上。

  “外出打工久了,就不想回來種地了,10余畝地在自己手上也是浪費,還不如托管出去。”獨山鎮於樓村村民於曉明一家7口人,共有10余畝地,自己與孩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4年前,他將地全部“托付”給了當地的農業合作社打理。“還別說,當年年底一算賬,把我們一家人樂壞了,家裡田地收入再加上在外打工掙的錢,足足有10余萬,比往年全部收入多出兩倍多。”於曉明說。

  濟寧任城區:手機上看住“口糧地”

  2月21日下午,濟寧市任城區安居街道橋西村一塊2畝多的撂荒地,一小時引來三撥人“光顧”,平時少人問津的農田裡一時熱鬧起來。

  事情要從一條匿名信息說起。“耕地不明原因撂荒。”當天下午3點多,一條配有兩張現場圖片的舉報信息通過微信小程序上傳到任城區耕地保護田長制監管平台。收到手機提示信息,村干部第一時間趕到﹔正在鄰村巡查的街道自然資源所所長周平勇十多分鐘后到達現場﹔區自然資源局耕保科和自然資源執法監察大隊工作人員根據平台導航緊急趕到。經調查得知,這塊地在平台上已有“前科”。

  “都怪我當時不懂政策,盲目行動,又給大家添麻煩了。”撂荒地主人張全國一邊忙著挖溝排水,一邊不好意思地解釋。去年10月,張全國為增加收入,私自將農田挖成魚塘建設垂釣項目。結果,沒等魚苗進塘,事情就被傳到了監管平台,項目因實施后將改變耕地地類變更被立即叫停。他緊接著又將魚塘填平,對地塊進行了復耕。白忙活一個多月,不僅誤了種糧農時,還因地處採煤塌陷區積了不少水,這才被迫撂了荒。他現在一邊排水,一邊等天氣回暖,准備重新種糧種菜。

  “守住全區耕地紅線,我們時刻准備著。哪裡有絲毫異常,都會通過耕地保護田長制監管平台觸碰各級監管‘神經’,我們將立即前往處置。”任城區自然資源執法監察大隊副大隊長賈寶群告訴記者,這次舉報盡管存在誤會,但他們沒有白來,一是對此前問題的處置進程進行了回訪,二是對村民進行了進一步的政策宣講和復耕指導。

  去年4月,任城區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田長制體系,構建“黨政同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田長制”管理體系,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分層設置農田網格,建立以村(社區)為單位的網格化管理機制,由區長、鎮長(街道辦主任)和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一級、二級和三級田長。一二三級田長分別以一季度、兩周、一周為周期對負責區域進行巡查,及時發現並上報違法用地、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等行為,通過“田長吹哨、部門報到”,實現土地違法違規行為“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

  為規范“田長制”監管、提高工作效率,任城區以互聯網和3S技術為基礎,開發耕地保護田長制監管平台,通過線索上報、信息核實、違法研判、違法處置、績效評價和綜合監管等功能,實現耕地保護全生命周期監管。各級田長能夠利用手機上的“田長制”APP實時上傳違法行為,查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情況。任城區自然資源執法監察大隊則能隨時查看舉報地塊信息,對違法佔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行為做到及早處置。平台還能通過實時跟蹤記錄巡查軌跡,對開展巡查任務的田長進行有效監管。平台同時設有群眾舉報微信小程序,群眾通過掃描公布在村裡的二維碼就可舉報違法行為,實現“人人都是田長,指尖保護耕地”。

  作為省級自然資源“數字賦能”試點項目,任城區耕地保護田長制監管平台上線半年共收到提報線索194條,已處置完成159宗。目前,當地正進行平台二期功能開發,新功能將引入監控攝像頭、巡查無人機,自動抓拍、比圖、識別,對疑似破壞耕地違法行為及時預警並上報各級田長,通過“人防+技防”實現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全天候無死角監控。

  臨沂費縣:200畝麥田換種記

  初春的沂蒙山,麥苗已躥出20多厘米高。費縣東蒙鎮巨庄村村民王立志三天兩頭下地觀察麥苗長勢,“我種了十幾年臨麥4號,對這個品種的脾氣比較熟悉,今年剛換了濟麥23,得多上心。”

  巨庄村有2700多人,人均土地一畝出頭,但其中算得上良田的平坦耕地隻有1400畝,大多是小麥與玉米輪作。王立志今年50歲出頭,在村裡是種庄稼的老把式,除了耕種自家的地,還從同村人手中流轉了6畝多地,陸續購置了播種機等4台農機。“種了大半輩子地,但省裡的專家卻說咱種的地不大行,非讓我換種子。”王立志回憶起換種之初的情景,直言當時頗有些不服氣。

  2020年,省農科院開始對口幫扶費縣,派出了一大批專家來到田間地頭,為沂蒙老區人民提供專業的農業技術支持,該院作物所研究員王旭清被派駐到巨庄村。

  王旭清第一次來到王立志的麥地裡,簡單一交流,就看出了端倪。“老品種用了多年,自播自種,品種已經有些退化了,辛苦半年,小麥畝產也隻有1000斤出頭,我當時就推薦老王改種濟麥23,畝產能到1600斤。”王旭清回憶說,但當時老王直擺手,表示改種新品種心裡沒底,還是老品種種著踏實。

  庄稼人之間的事,總要在田地裡見真章。去年麥收結束后,正是翻整土地種玉米的時候,王旭清在村裡協調了十幾畝地,種下了13個玉米新品種,作為推廣良種的示范田。

  巨庄村的玉米地過去幾年常受鏽葉病困擾,嚴重影響產量。去年,又到了鏽葉病高發的時節,有些村民家的玉米遭了病,但十幾畝示范田裡的玉米,卻長勢喜人。

  “當時我就覺得,這些專家還真是有兩把刷子。”王立志說。去年冬小麥播種前,王立志找到了巨庄村黨支部書記王立金,表示想試試專家帶來的新麥種。8畝庄稼地,種上了濟麥23。被事實說服的村民不隻王立志,這一茬小麥,改換麥種的足足有200多畝。

  除了讓巨庄村的良田保持高產,王旭清還在推進一個更大的計劃。去年9月,在省農科院的安排下,王旭清開始擔任巨庄村的“第一村主任”,力爭對該村的農業生產進行系統性提升,破題之舉就是讓巨庄村的小麥進行訂單式生產。

  “不同的小麥品種做出的面粉特點各異,強筋粉適合做面包,中筋粉適合做饅頭面條。以前村民賣糧食時不作區分,面粉廠收購時就很頭疼,因為這會導致同一個時間段做出來的饅頭面條口感不穩定。”王旭清告訴記者,當地有一家左三姐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常年收購周邊村庄的小麥,王旭清的同事龔魁杰就在該公司駐點幫扶。在兩人的撮合下,這家公司計劃與巨庄村達成訂單生產協議,根據公司的生產需求,在巨庄村改種適銷對路的麥種。這樣一來,公司可以保証產品質量,村民賣糧的價格也能提升。(趙念東 王浩奇 紀偉)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召開
  全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召開 周乃翔出席並講話 楊東奇主持 2月19日上午,全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分析農業生產形勢,部署今年重點工作任務,全力以赴奪取糧食豐產豐收。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主持會議。…
王晨在山東調研人大代表工作
  王晨在山東調研人大代表工作時強調 依法履行代表職責 密切聯系人民群眾  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新華社濟南2月1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16日至17日在山東就人大代表工作進行調研,聽取在基層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意見建議,與代表互動交流。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法履行代表職責,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深深植根於人民之中,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切實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研究農業生產、文化“兩創”等事項
  2月18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台階上水平 2月18日下午,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會議精神,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進行交流討論。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學習並講話,周乃翔、葛慧君、楊東奇和中心組成員等參加。…
李干杰在德州督導大氣污染防治並調研時強調 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
  2月12日,山東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德州市,深入企業、園區、水利樞紐、基層單位等,督導大氣污染防治並調研安全生產、安保維穩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