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尋道譯道學道傳道史——讀徐錦庚新著《望道》

一部尋道譯道學道傳道史
手捧徐錦庚新著《望道》,封面上碩大的書名似乎在告訴讀者,本書為《共產黨宣言》的譯者陳望道立說。細讀之下才知,寫的不只是陳望道,而是一群“望道們”。而且,“望道”成了動名詞,“望”是盼望、尋望、追望、守望,“道”是真理之道,“朝聞道,夕死可矣”之道,以《共產黨宣言》為標志的馬克思主義之道。
當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時,曾經輝煌的中國卻跌入歷史的低谷,內憂外患,四分五裂,政治腐敗,民生凋敝。為了尋找救國之道、強國之藥,各色人士、各種思潮紛紛登場。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統治者主導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孫中山倡導的三民主義,無不以失敗告終。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通過艱難探索,終於找到了所望之“道”——馬克思主義。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之道,並使其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和實現,將西方語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翻譯成中文出版發行勢在必行。李大釗從北大圖書館借出《共產黨宣言》英文版,托陳獨秀找人翻譯。戴季陶也從日本帶回《共產黨宣言》日文版,托邵力子找人翻譯。歷史的機遇和重任落在留日歸來的陳望道身上。陳望道從上海返回浙江義烏老家,足不出戶,挑燈夜戰,譯書忘我處,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味道很甜,留下“真理的味道是甜的”這一佳話。1920年8月,《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發行。
《共產黨宣言》是馬恩著作的經典和馬克思主義成熟的標志。它的出版發行,像燈塔,指引著人們前行的方向﹔像甘露,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像磁鐵,吸引著眾多先進分子投身推翻舊制度的斗爭。毛澤東說,“《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讀了《共產黨宣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陳雲組織西路軍學習《共產黨宣言》,使西路軍走出失敗的陰影,重新振作精神。
首部《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出版后的百年間,各種譯本不斷出版,發行量超過千萬冊。發行之多、傳播之廣、影響之大,很難有其他書籍可以比肩。在戰爭年代,為了學習、傳播、保存《共產黨宣言》,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寶貴生命。
總之,本書以《共產黨宣言》首部中譯本的前世今生為主線,描繪了“望道們”——中華民族的先進分子以及而后的中國共產黨人,尋道、譯道、學道、傳道的歷史。
《望道》作為“回望建黨百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和2021年度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必有其獨特之處。我以為,《望道》除題材重大外,徐錦庚的創作具有鮮明的特色。
文學與史學結合。《望道》作為報告文學,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屬文學類著作無疑。但我更將它視作史學著作,因為我在書中讀到了馬克思的成長史、馬克思主義誕生史、國際共運史、中共黨史、《共產黨宣言》一書在中國的傳播史。近年來,以文學形式書寫歷史的著作不少,但大多為演義或戲說,與歷史的真實性相距甚遠。而《望道》所述歷史,字字有依據,事事有出處。比如,“望道們”要尋“道”,首先要知“道”。徐錦庚用兩章的篇幅詳細闡述了馬克思從寫作博士論文時的青年黑格爾派、《萊茵報》時批判普魯士專制制度的斗士,到寫作《神聖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實現從唯心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的轉變,直至《共產黨宣言》問世,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年輕時,我曾有過十余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研究和教學經歷,對這段歷史比較熟悉,《望道》中的敘述真實可信。此外,作者重視考証、尊重事實,論從史出的史家做法亦隨處可見。
形象與抽象交融。文學創作講究形象思維,理論述作需要邏輯抽象思維,前者感性、具象、生動,后者理性、嚴謹、簡明。這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很難在同一文本中交融。徐錦庚在《望道》中,卻能將兩種思維方式隨時切換,運用自如,有時甚至使用在同一場景中。作者對景物的描述如臨其境,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如陳獨秀的豪情、李大釗的沉穩、胡適的膽小,雖著墨不多,卻令人難忘。對《共產黨宣言》的引文與解讀,以及大量史實的論証與闡述,則顯示了作者理論和邏輯的功力。如陳望道何時離開浙江“一師”,說法很多,作者通過分析、比較、鑒別、推理,得出自己的結論。第六章有一場陳參一與老師河上肇關於“道”的對話,整個場景,兩人的語氣表情,是形象、具體、生動的,對話內容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有著嚴密的邏輯。談話的結果,陳參一成了陳望道。
宏觀與微觀兼具。《望道》敘事宏大,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國際、第三國際都有涉及﹔對近現代中國百年歷史上發生的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紅軍長征等重大歷史事件都有展現。同時,又有許多微觀的敘述,如《共產黨宣言》譯者的選擇,陳獨秀找到戴季陶,戴請邵力子幫忙,邵推薦了陳望道。來龍去脈、細枝末節,交代得清清楚楚。又如,山東劉集村幾代農民傳承保護《共產黨宣言》、寧波鎮海張人亞與父親空棺秘藏《共產黨宣言》及其他珍貴檔案等故事,描述細致入微,讓人印象深刻。
閱讀《望道》,心情是愉悅的。緣於這本文學性的史書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緣於書中的內容,讀到熟悉處恰似遇到故知,讀到陌生處則獲取新知﹔更緣於與作者徐錦庚相識於25年前,有過一段文字緣。1996年秋,任職《寧波日報》記者的他,在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一篇《阿康哥回家》的長篇通訊,講述慈溪西門外村黨支部書記陸永康不當企業主、回村當書記的事跡,顯示出他寫人物的天賦和能力。我讀后有感,寫了一篇《農村需要阿康哥》的時評,刊登在《寧波日報》上。事后相遇,兩人觀點相近,相談甚歡。
徐錦庚調往人民日報后,我們失去聯系。但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報告文學,我每篇必看。他在文學創作上取得的成果和獲得的榮譽,通過他在寧波日報的老同事、老朋友不斷傳到我耳裡。我為他獲得魯迅文學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徐遲報告文學獎等成就感到由衷高興。目前,《望道》已入選2021年度“浙版傳媒好書”榜單、2021年“中國好書”月榜等。衷心祝願他在文學創作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斷有佳作問世。
來源:寧波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召開
- 全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召開 周乃翔出席並講話 楊東奇主持 2月19日上午,全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部署要求,分析農業生產形勢,部署今年重點工作任務,全力以赴奪取糧食豐產豐收。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主持會議。…
- 王晨在山東調研人大代表工作
- 王晨在山東調研人大代表工作時強調 依法履行代表職責 密切聯系人民群眾 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新華社濟南2月18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16日至17日在山東就人大代表工作進行調研,聽取在基層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意見建議,與代表互動交流。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法履行代表職責,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深深植根於人民之中,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切實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