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2021年十件大事出爐

人民網濱州1月7日電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2021年十件大事出爐
近日,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評選出2021年十件大事,分別是
一、賡續血脈,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
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和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實施方案,配套出台7個專項工作方案,在全院實施“五大類”民心實事項目,推出23條工作措施,梳理醫院層面民生工作清單40條,22項重點工作﹔組織開展微黨課、歌詠、知識競賽、重溫入黨誓詞等“慶祝建黨百年”主題活動20多項。遴選“三縮短”工程、醫保服務患者“零距離”等7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典型案例,其中“三縮短”工程、“健康公交專線”分別入選省衛健委、濱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典型案例。榮獲學校黨史學習教育知識競賽決賽團體一等獎,院黨委榮獲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多人獲得上級黨組織表彰。
二、擘畫未來,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切實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錨定遠景目標,結合醫院(學院)實際,前瞻性、系統性擘畫了醫院(學院)未來五年的目標願景、發展路徑和重點任務,系統謀劃實施“八大工程”,為醫院(學院)長遠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匯聚起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磅礡力量。
三、把穩主業,“六大中心”建設提質增效
醫院依托現有區域,以六大中心建設為契機,科學規劃,構建大急診急救平台,流程更加優化。以急診預檢分診為起點,1分鐘辦理入院﹔50米范圍完成檢查﹔100米范圍內完成急診影像﹔200米范圍到達手術室,危急重症救治能力顯著提升。依托27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打造區域診療高質量服務平台,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優化急診平台建設,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案例獲評第六屆中國醫院評審評價與高質量發展大會“醫院管理持續改進優秀項目獎”。
四、為民服務,持續開展“舒心就醫”工程
開展門診服務“三縮短”工程,通過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智能服務系統、強化多形式預約、完善人員考核制度、增加值班人員等方式,減少患者等待時間,進一步提高就診效率。成立濱州市直第1家市級醫院醫保服務站,共審核慢性病待遇4366人次,報銷慢性病患者50685人次,群眾獲取和享受國家醫保政策更加便利高效。主動創新“醫+行”工作機制,充分運用開放創新理念、“互聯網”思維和“醫療+交通”的模式推動多領域務實合作,持續落實醫療惠民、交通惠民工作舉措,全力破解就醫“停車難”,打通就醫“最后一公裡”,患者滿意度、就醫體驗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五、再創佳績,以優異成績通過新一輪醫院等級評審
12月16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於公布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等14家醫院評審結果的通知》(魯衛醫字〔2021〕17號)。綜合現場評審結果(基本條款A款通過率26.84%,核心條款A款通過率28.57%)、醫療信息統計評價結果、社會評價結果和醫院不定期重點檢查情況,經省醫院評審領導小組研究確定,我院順利通過醫院等級復審,被繼續確認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資質,有效期延續至2025年7月。
六、“網約護士”,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10月11日,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正式上線,打通了服務群眾 “最后一公裡”,真正實現了“線上預約、線下服務”,區域內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三甲醫院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廣大群眾隻需關注醫院公眾號,簡單幾步即可完成線上預約及線上咨詢服務,同時可實現服務雙方身份認証、病歷資料採集存儲、知情告知簽署、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保護、服務價格公示、滿意度評價、工作量統計以及服務人員定位追蹤、一鍵報警、服務行為全程留痕追溯等功能。上線以來,線上指導服務達200例,線下上門服務50例,服務對象最小的出生5天,最大的達90歲高齡,服務的專業性和時效性得到廣大患者及其家屬的充分認可。
七、院院融合,深化醫教協同“濱醫附院路徑”
自院院合署以來,醫院(學院)立足新職能定位,堅決扛起改革發展政治責任,以學院型醫院建設為目標,堅決落實二級學院人才培養根本職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強化學院辦學功能,深化醫教協同發展,努力實現醫院與學院的同步發展、一體發展。一年來,全面推進“2.5+2.5”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臨床醫學專業、眼視光專業被推薦參評國家一流專業,兒科學專業獲批山東省一流專業,新申報的智能醫學工程和眼視光醫學專業通過山東省評審。呼吸病學教師團隊獲批“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生工作扎實開展,有122人獲國家級省級獎勵,獲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基礎實驗設計總決賽銀獎2項,獲省臨床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醫學水平測試通過率達76%(超過全國平均率16個百分點),21屆畢業生考研率達52%,創歷史新高。
八、勇攀高峰,學科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醫院堅持“科技強院、重點帶動”戰略,推進各級各類學科的分層級管理,匹配3000萬元經費用於學科建設發展。康復科、中醫科獲批省中醫藥臨床重點專科,省臨床重點專科達到27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眼科、神經內科獲批山東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成功獲批國家二級癲癇中心。順利通過山東省高水平學科建設現場評估,扎實推進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高質量完成臨床醫學博士授權點申報工作,臨床醫學學科進入全球ESI排名前4.755‰。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立項省部級課題8項,發表SCI論文51篇。成立醫學研究中心,有序推進組織生物樣本庫建設。
九、育才強基,獲批成為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7月1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發布了第六批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認定名單公告,醫院被認定為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目前全院博士后在站人員11人。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是指具備一定條件,未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工作站的企業、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的事業單位,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授權、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代為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開展技術創新實踐活動的省級博士后工作平台。
十、統籌規劃,院區硬件環境實現提檔升級
4月-11月,實施院區雨污分流暨外管網提升改造工程,全面設計規劃院區道路、停車場和水電氣暖、網絡通訊管線布局,架空管線入地,修整改造道路、停車場等約4.5萬平方米,解決院區長年雨季積水和污水溢散污染難題。推進實施院區環境“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和改造綠化面積12000平方米,院區合理配置休閑桌椅40余處,打造多處特色景點和2處噴泉﹔強化院容院貌整治,拆除各類陳舊破損標識標牌及懸挂物,粉刷修補破損陳舊牆面。實施院區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全面提升院區綜合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2021年,加快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預留發展用地清遷工作順利推進,完成建設項目專家評審和立項准備工作。順利完成醫學院宿舍區改造提升工程。(張峰 蔣芳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重點項目現場觀摩舉行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舉行 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付志方楊東奇出席 1月5日至6日,省委、省政府舉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檢驗成效、交流經驗,凝心聚力、提振信心,帶動全省上下形成抓項目謀劃、促項目落地的濃厚氛圍,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活動並在總結交流會上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研究黨史學習教育等事項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研究黨史學習教育等事項 12月31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學習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 保持定力強化協同 更加精准謀劃推動改革
-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 保持定力強化協同 更加精准謀劃推動改革 12月30日下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一次、第二十二次、第二十三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副主任周乃翔和委員會委員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