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打出釜底抽薪“組合拳” 力促教育“雙減”落到實處

圍繞教育“雙減”落實,臨沂市運用系統思維,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評價等方面採取根本性舉措,釜底抽薪“降虛火”,標本兼治“卸擔子”,努力尋求學生負擔大幅減輕、教育教學高質運行的雙重目標平衡。
優化作業布置管理 作業縮量促減負
嚴格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機制“去冗”,科學設計“歸本”,確保作業數量適當、內容精當。一是“三控一體”減量時。實行教師自控、學校調控、家校聯控,督促“一校一案”制定學校作業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機制,落實學生作業統籌和公示制度,班主任、年級組、教務處分級監控作業總量,家委會不定期監測作業情況,堅決做到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二是“三環銜接”提效率。指導學校、教師樹立“學習過程整體規劃”理念,把作業研究與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課后練習一體設計,對作業功能進行重新定位,促進教、學、練三個環節無縫銜接,切實避免機械重復、無效訓練式作業。三是“三類作業”促特長。圍繞作業的目標、內容、難度、類型、數量等關鍵要素,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科學設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在部分學校嘗試點餐式的“作業超市”、用社團活動代替書面作業的“無作業日”等舉措,變“要我做”為“我要做”,激發學生對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深化課程課堂改革 教學提質促減負
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向45分鐘要質量”,保証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減少對校外“加餐”的需求和依賴。一方面,聚焦“讓學生學什麼”深化課程改革。依托全國“基礎教育課程綜合改革示范實驗區”建設,探索完善“項目+領銜縣區+領銜校”運行機制,通過14個項目實驗區和680個項目實驗單位,引領帶動市域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突出沂蒙精神發祥地特色,把紅色元素納入課程教學,編寫並免費發放《沂蒙精神教育讀本》97萬冊,配套開發紅色教育校本課程近2000門。抓住被確定為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入圍教育部勞動教育實驗區的機遇,多元開發特色課程,先后培育國家級校園足球試點縣1個,國家級特色學校 177 所,在200余所學校設立校內勞動場所,發展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場所300余個,促進學生興趣化個性化發展。今年以來,先后承辦全國紅色教育現場會、全國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現場會,獲評全國優秀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另一方面,聚焦“讓學生怎麼學”深化課堂改革。通過評選名師、教學能手,開展巡回示范教學、線上項目式評課、精品課程直播等形式,鼓勵教學方法創新,目前全市已設立名師工作室34個,形成了義堂中學“三段兩步”流程、臨沂四小“啟陽”課堂、七裡中學“雙會”課堂等一大批先進教學法。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設施覆蓋率達100%,投入4.3億元建成臨沂智慧教育雲平台,整合線上教學資源2840余萬份,基於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創新持續涌現,課堂教學不斷優化。
抓好教師隊伍建設 強師夯基促減負
准確把握“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的內在邏輯關系,實行“補量+提質”雙驅動,確保教師在校內“用心教、全力教、科學教”。一是招得足、留得住。把補充教師隊伍納入市政府2021年度20項重點民生實事之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8000余人,招聘數量繼續居全省首位。著力改善教師待遇,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尤其落實鄉村教師補貼、職稱評審傾斜政策,加快推進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解決教師后顧之憂,使其安心從教。二是鑄師魂、強師德。研究出台臨沂市中小學師德負面清單和師德考核辦法,啟動師德師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採取專項督查、實地暗訪、學生家長舉報、媒體監督、通報曝光等形式,嚴肅查處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違規取酬、體罰學生等師德失范突出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三是培師能、提實績。創新構建培訓教師、培養名師、培育名家的“三梯次”卓越教師培育體系,啟動新一輪“三名工程”培養行動,新培養沂蒙名師100名、名班主任100名、名校長40名,並持續評選沂蒙最美教師和教書育人楷模,形成教師梯隊的“長鏈式”發展模式。建立中小學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選派優秀師資到農村學校任教,將優質學校辦到學生家門口。“老師教的好,不怕作業少”成為家長共識。
開展課外延伸育人 興趣培養促減負
深入把握“雙減”政策為學生創造全面發展空間的要義,豐富課外育人的載體形式,把“雙減”騰挪出來的時間填充上有益內容。一是把好課后服務關。將課后服務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按照“政府主導、學校主體、家長和學生自願”的原則,確保課后服務一般每天不少於2小時,對結束后仍有需求的學生,針對性提供延時服務。根據學生興趣特長和發展需求,打造以自主閱讀、文體科普、社團活動為主的素質教育第二課堂。目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佔比達70%以上,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二是把好紅色教育關。在持續開展“紅色教育進校園”活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本地紅色資源密集的優勢,將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孟良崮紀念館、沂蒙紅嫂紀念館、中共山東分局舊址等50多處紅色教育基地作為中小學生研學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研學活動和情景體驗,讓愛黨愛國愛軍意識融入血脈、薪火相傳。三是把好社會實踐關。在城市,加快建設科技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佔地3000畝的臨沂市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被確定為全國 14個實踐活動營地之一,同時發揮社區作用,因地制宜提供各類球類、琴棋書畫、跑步健身等活動的場所;在農村,培育了朱家林、尹家峪、壓油溝等一批田園綜合體,推行鄉村“復興少年宮”試點,建設“希望小屋”“筑夢書屋”“愛心小屋”等,讓“雙減”后的學生“有地方去、能動起來”。
推動教育評價改革 導向轉型促減負
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堅持破立結合,創新構建教育評價體系,促使“雙減”落地。一是改革履責評價。把教育滿意度評價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從政府投入、辦學規模、管理體制、優質均衡等方面設置指標體系,並引入第三方評估,嚴禁以升學率對學校排名,嚴禁炒作中高考狀元,“破”短視行為和功利化傾向,“立”科學履責的導向。二是改革學校評價。健全完善“千分制”學校綜合評估方案,修訂普通中小學教學質量評估辦法,圍繞德育實效、智育水平、體育鍛煉、美育熏陶、勞動教育,優化教學、作業、考試評價等環節設置,“破”重分數輕素質的行為,“立”素質教育的導向。三是改革教師評價。構建“四維五面”教師評價體系,從“德能勤績”四個維度,統籌學生評師、家長評教、教師自評、同事互評、領導點評五個層面,創新教師評價體系,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評先樹優、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的重要依據,“破”重教書輕育人行為,“立”全面育人的導向。四是改革學生評價。創新“五育融合”過程性評價辦法,義務教育實施“學生成長記錄檔案”評價,高中段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報告”評價,積極推進中考制度改革,學科測試體現考察綜合性、技能性,藝術、體育實行“過程參與+特長測試”方式的學業水平測試辦法,“破”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不科學做法,“立”全面發展的導向。
加強家長思想引導 轉變理念促減負
多措並舉引導家長理解、支持教育“雙減”,自覺摒棄靠學時疊加“填鴨”、課外輔導“刷卡”式落后教育理念,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一是推進教育均衡解除家長焦慮。著眼減少家長“擇區”焦慮,開展教育強鎮筑基工程,力促城鄉教育均衡。著眼減少家長“擇校”焦慮,探索“名校托管”模式,力促校際教育均衡。著眼減少家長“擇班”焦慮,實行陽光分班,督導各學校嚴禁設置“重點班”“尖子班”,統籌均衡分配師資,並電腦隨機分班,堵住講人情走后門的口子,讓學生家長感受到公平公正,不用擔心“輸在起跑線上”。二是家校協同共扶孩子成長。構建“家校共同體”,通過設立課后服務家長志願者、家長開放日、學校顧問等形式,引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全過程。建立黑白名單公示制度,在主要媒體平台定時更新校外培訓機構白、黑名單,引導家長更加理性地選擇課外輔導。開展網上學校試點,定時向家長推送網絡課程,聘任家校共育專家在線答疑解惑,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三是引導做普通勞動者。通過致家長一封信、家長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作業觀,不額外給學生增加作業負擔,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發生。以“大國工匠”為指引,倡導家長合理規劃孩子就業預期,尊重勞動、崇尚技能,教育孩子從小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練就一技之長,甘於從普通勞動者做起。(臨沂市委改革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李干杰在青島調研督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 李干杰在青島調研督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 督察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抓實抓細抓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 11月30日上午,省委書記李干杰到青島市調研,現場督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堅持依法辦事、求真務實、統籌兼顧、綜合施策,抓實抓細抓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 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七次聯席會議在濟南舉行
- 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七次聯席會議在濟舉行 李干杰唐良智講話 周乃翔主持 11月28日下午,山東·重慶東西部協作第十七次聯席會議在濟南舉行。山東省委書記李干杰,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並講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
- 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會議舉行
- 中共山東省委十一屆十四次全體會議舉行 省委常委會主持會議 李干杰講話 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聽取和討論了李干杰受省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決定》,審議通過了《中共山東省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的決議》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公報(2021年11月27日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四次全體會議,於2021年11月26日至27日在濟南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省委委員82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