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地市>>東營

保護萬裡黃河最后一站的生態之美,東營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開啟新篇章

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標杆

2021年10月28日09:06 | 來源:大眾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標杆

黃河三角洲歷經滄海變化,孕育了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中肩負著重要歷史使命。保護萬裡黃河最后一站的生態之美,東營正在以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開啟新的篇章。

用生態的辦法治理生態

“一廊一脈一堤環、一山兩湖三州島”。10月26日,位於東營市中心城區東南部的天鵝湖蓄滯洪工程現場,紅色瀝青鋪成的馬路交叉縱橫,串聯著幾處均勻分布的蓄滯洪區,道路兩側的喬灌木在深秋時節依然蔥郁,遠處隱隱傳來游人的歡聲笑語。

“天鵝湖蓄滯洪工程是解決城市內澇、美化城市環境、打造‘濕地在城中,城在濕地中’的重要舉措。”天鵝湖蓄滯洪工程建設組組長周天奎介紹,該項目也當之無愧地成為東營生態建設中的一座“裡程碑”。

黃河三角洲擁有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是獨一無二的寶貴自然財富。作為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東營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5類14型,濕地總面積4580平方公裡,濕地率41.58%,約佔全省的1/4,謀劃並推進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東營責無旁貸。

堅持用生態的辦法治理生態,東營大力實施黃河現行清水溝流路和刁口河流路保護治理、河湖生態連通、生態補水等工程,促進“河-陸-灘-海”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同時,推進實施濕地生態修復、海岸帶生態防護、互花米草治理和珍稀瀕危鳥類棲息地保護、貝類原種場保護恢復等工程項目,切實維護生態系統健康,不斷提高生物多樣性。

近年來,東營市先后與中國科學院等30余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合作,成立8家野外監測和科研教學平台,建設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聯合開展濕地修復模式、外來有害物種防治等科研攻關,形成了20余項可復制推廣的科研成果。全市累計實施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實施總投資10.8億元的16個濕地修復項目,累計修復濕地28.2萬畝。

站在全流域的角度推進生態保護,東營正全面開展黃河口國家公園創建工作。全市將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推進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將黃河口國家公園打造成世界陸海統籌型自然保護的典范,以此為引領,全面加強黃河三角洲保護治理工作。

2018年,東營被評為首批國際濕地城市,2020年又榮膺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范獎。自然保護區鳥類由建區之初的187種增至現在的371種,濕地生物穩定增長,濕地生境總體改善,濕地功能進一步增強。

陸海統籌,密織防護屏障

站在東營市墾利區傍海而筑的防潮堤14號閘附近,極目遠眺,綿延不絕的翅鹼蓬把廣袤的灘涂染成紅色,飛鳥或翩躚起舞,或愜意漫步。時隔多年,一度消失的翅鹼蓬又重新回到了這片濕地上。

前些年,海水入侵嚴重,再加上部分海岸帶開發利用不合理,作為黃河口濕地“紅地毯”美景的翅鹼蓬逐年減少。去年,東營啟動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防潮堤以東沿海20多公裡范圍內的養殖池塘被遷出推平,人工引回的“原住民”翅鹼蓬正慢慢生長。

黃河三角洲的生態保護是一個綜合性“課題”,陸海統籌一體保護極為關鍵。為此,東營將沿海沿黃生態建設作為東營未來規劃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市強化綜合性防洪減災體系建設,統籌推進堤防加固、河道整治、防汛設施、防潮體系建設等綜合治理,全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同時,結合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持續推進以森林濕地為主體的沿黃生態長廊建設。

從2021年起,東營啟動沿黃生態長廊建設,決心利用5-10年時間,沿黃河實施造林綠化、補植提升、濕地修復等一系列工程,在黃河兩岸形成岸綠、景美、宜居、宜游的生態長廊,打造以森林、濕地為主的沿黃生態長廊。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造林8571畝,其中新造林1579畝,林地補植提升6992畝,修復濕地205畝。

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並重

近日,廣饒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類IV類標准,依托污水處理提標改造工程,廣饒縣實施了中水回用項目,將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后的污水用於道路洒掃、車輛沖洗、消防用水,節約了城市水資源。

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聚力建設美麗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須與污染防治並重。東營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深入實施生態環保和“四減四增”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精准化治氣、系統化治水、綜合化治土、規范化治廢,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東營居全省第一位,2020年省對市綜合考核生態環境考核成績並列全省第一。

在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過程中,東營堅決做好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結合文章。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促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科學利用“河海交匯、新生濕地、野生鳥類”三大世界級生態旅游資源,持續提升“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游品牌影響力,提高黃河入海口的知名度、美譽度,把東營打造成全國知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同時,為了凸顯城市特色,東營將黃河、海洋、石油、孫武等元素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國家方志館黃河分館、東營鹽文化博物館、東營電文化體驗館、勝利油田科技館、廣饒孫子文化園,以及全國最大的鳥類專題博物館——黃河三角洲鳥類博物館,成為對外講述“黃河口故事”的一扇扇窗口。

“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站在全流域謀劃入海口,以入海口服務全流域。堅決扛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重大責任,努力把黃河三角洲打造成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的重要標杆,打造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標志地和示范區,以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戰略落地落實。”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說。(賈瑞君 李明 李廣寅 鐘鵬飛)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李干杰當選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周乃翔當選山東省省長
  10月27日上午,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選舉李干杰為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周乃翔為山東省省長。(趙君 沈靜)。…
山東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
  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 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落實落地 李干杰主持並講話 周乃翔付志方楊東奇出席 10月25日上午,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對全省學習貫徹作出部署安排。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今天,人民日報點贊山東爭當沿黃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山東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本報濟南10月21日電  (記者徐錦庚、侯琳良)最近,山東省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193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61億元。同時,山東省主動與沿黃8省(區)會商確定了7個領域、102個跨省合作事項。…
李干杰周乃翔會見山東奧運全運健兒
  10月19日上午,省委書記李干杰,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周乃翔在山東大廈會見了參加東京奧運會和第十四屆全運會的我省體育健兒代表。 李干杰、周乃翔代表省委、省政府,熱烈歡迎我省奧運全運健兒凱旋,向多年來付出辛勤努力的全省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分析研究前三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下步工作 認清形勢明確方向突出重點強化措施 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10月18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分析研究前三季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