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此背景下,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向好態勢穩步增強,交出了“十三五”圓滿收官的優異答卷。
山東省擴大社會救助政策覆蓋面、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標准、關愛特殊困難群體的積極探索,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改革很難,但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挑戰與機遇同在。”常修澤說,隻要拿出更大的勇氣、乘風破浪,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直挂雲帆”,駛向勝利的彼岸。
山東認真貫徹落實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精神,加快推動化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堅持高規格部署、高標准推進、高質量發展。
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在全球外貿和跨境投資大幅收縮的背景下,山東省實現外貿外資逆勢上揚。
“山東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連續3年緊盯不放,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一個難題一個難題地破解,真正和群眾‘坐在了一條板凳’上,這是群眾路線和人民立場的體現,也是‘腳下沾滿泥土’的務實精神的生動表達。”
“近年來,山東以‘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己任,組織實施建設海洋強省戰略實踐,逐步成為我國經略海洋的領軍者。”
2020年,山東信息技術產業實現收入9524.8億元,同比增長13.1%,高於規上工業增速10.9個百分點。青島的智能家電、濟南的軟件和高端計算、煙台的計算機及網絡、濰坊的電聲器件、淄博的電子元器件等成為當地重要的產業名片……
山東作為中國第三經濟大省,在2020年表現突出,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穩定做出了很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實現了經濟3.6%的增長,財政收入正增長,經濟質量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