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山东频道>>人民日报看山东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曲阜:找准门路促致富 精准对接助就业

本报记者 肖家鑫
2023年03月27日08:5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统筹各村发展,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找准门路促致富 精准对接助就业

本报记者 肖家鑫

核心阅读

成立合作社联盟、建立就业供需数据库、设立“支书大讲堂”……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针对群众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曲阜市姚村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全镇“一盘棋”思想,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打破了各村“各自为战”的局面,形成了镇村心连心、村村传帮带的发展趋势。就业、看病、教育、休闲娱乐、文化生活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促进镇域齐心发展。

互学互鉴

村村联动带增收

春暖花开,莲枝摇曳。3月12日,在姚村镇前宋村的旱藕池旁,庙东村党支部书记颜浩正在仔细察看藕池水量和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下新藕种前的评估。

“到清明节后就能下藕种了,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颜浩正不在自己村子待着,咋操心起了别的村子的莲藕?

前宋村党支部书记于承利回忆,一年前,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前往庙东村考察旱藕项目,当天就拍板,要紧跟上庙东村产业振兴的步伐,发展莲藕产业。庙东村则为其提供全程支持,包括村情考察、方案设计、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

去年谷雨时节,前宋村7亩由废弃坑塘改造的藕池里,栽下第一批藕种。当年喜获丰收,2万多斤莲藕为村集体增收5万多元。

从庙东村内50亩莲藕基地“一枝独秀”,到带动全镇17个村子发展起400余亩莲藕基地,折射出的是姚村镇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谋划。

2020年,曲阜市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联盟,分片区、分产业建立起8个联盟基地,以党建引领为纽带实现规范运作、抱团发展,其中就包括以庙东村为主的合作社联盟莲藕产业基地。

姚村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逐村考察,加快推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互鉴,开发了荷叶茶、藕粉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在镇域范围内做大做强生态莲藕项目。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赏荷、钓龙虾、亲子游等休闲观光活动,初步形成了姚村镇生态莲藕产业示范区,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除此之外,姚村镇还支持和帮助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毕家村的火龙果、保安村的庭院草莓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设施选址建设、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采收、互联网销售等环节为百姓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产业振兴,既要因地制宜谋发展、突出特色兴产业,又要互学互鉴、共促共进。”姚村镇党委书记李瑾说,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发挥好乡镇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打破村与村之间的壁垒界限,以产业振兴推动百姓增收致富。

送岗到家

就业服务更高效

3月13日,又逢工作日,毕家村村民颜承喜穿上工作服,步行前往姚村镇工业园上班。

“我掐着表算了算,步行11分钟就能到厂门口。”务农30多年,颜承喜如今有了新的身份——山东鑫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员工。

颜承喜已过花甲之年,因患有慢性病,长期的医药费用让生活拮据起来。在一次镇村联合开展的就业需求入户调查活动中,他的个人情况和就业诉求受到关注。一周后,他便收到山东鑫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门岗保安的工作邀请,月薪1500元。

“这个年纪了,家里地不用管就有钱拿,还能在家门口上个班,一年到手3万多元,吃喝不愁,吃药也不愁了!”颜承喜高兴地说,“现在生活好了,身体也好了。”

受益于姚村镇的土地托管服务体系,毕家村村民不仅能享受土地增值红利,还能进镇经商、进厂务工,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就业问题。企业用工难,村民就业又没有门路,怎么办?

姚村镇共有用工企业52家,其中有30家集中在镇工业园,工业园与多个村子相邻,却长期存在用工难。面对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姚村镇党委、政府成立就业推进工作专班。

一方面聚焦企业用工,摸排辖区内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详细的人员台账;另一方面聚焦群众求职,选取10个就业问题较为突出的村子为试点,与村两委和人社服务专员分组结对,挨家挨户统计个人简历、技能和求职意向。

今年2月,涵盖52家企业、1500名村民的就业供需数据库初步建立,镇村两级联动,实行动态管理,实现精准对接。目前,姚村镇工业园内用工约半数为姚村当地村民,共1050人,形成了“15分钟就业圈”。

姚村镇镇长王福生说,与城市就业不同,对农村群众来说,急的是收入,难的是路子,只有打通就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把就业服务网织得无缝隙、全覆盖,送岗位到家,才有可能不落一人,不让为民解忧纾困成为一句空话。

每年正月十六,孔家村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桥头古会”,传承了百年的集会,总会吸引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前来。今年的“桥头古会”上,镇里组织了一场“春季招聘会”,参加人数350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860余人。

线上动态管理,线下上门招聘。姚村镇还筑牢“常态化”招聘阵地,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为用工企业和求职人员搭建高效、便捷的招聘、求职平台,当好就业服务“中介”,千方百计帮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三治结合

村风村貌共提升

“虽说是大讲堂,我说的也不一定是真经,咱大家聚一块共同探讨探讨乡村治理经验,共同进步。我这10年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三治结合’的探索……”

3月15日,受保安村邀请,孔家村党支部书记孔令喜走上了保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支书大讲堂”。保安村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悉数到场,还有一些慕名前来的村民。

“‘三治结合’就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孔令喜介绍着自己的乡村善治经验,一直以来,孔家村都坚持德法兼治,引导村民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同时,以“和为贵”理念调解邻里关系,形成了和睦友爱的村风民风。

2017年,孔家村启动人居环境大提升工程,村民孔祥生位于村东头的一处300平方米的荒芜庭院“拖了后腿”,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孔令喜和村两委从德、法两个方面劝说,孔祥生很快便配合村里将庭院改造为文化广场。

人居环境好,村风民风好,孔家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

最让孔令喜有成就感的是“自治”。孔家村建立了多个维度的村民自治体系,发挥党员、志愿者、街长、知识分子、热心村民的作用,人人参与自治、共治。

姚村镇共有28个行政村。在孔令喜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其他27名村党支部书记的手机号码,他们互相之间交流密切,来往频繁,互相邀请参加“支书大讲堂”,交流集体经济增收方法,参观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下一步,曲阜将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文明实践、文化惠民、志愿力量等让政策和服务自上而下地沉下去,全力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7日 12 版)

(责编:公雪、邢曼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林武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时强调 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林武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时强调 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型升级 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陆治原参加 3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林武来到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陪同调研。…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3月24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和全国两会精神 研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项 3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二〇二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带好头作表率 林武讲话 周乃翔陆治原出席 3月12日晚,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履职情况,安排有关事项。代表团团长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团长周乃翔、陆治原、杨东奇出席。…
林武周乃翔看望慰问全国两会新闻工作者和山东团工作人员
  林武周乃翔看望慰问全国两会新闻工作者和山东团工作人员 陆治原参加 全国两会期间,山东代表团团长林武,副团长周乃翔、陆治原、杨东奇,在住地看望慰问了全国两会新闻工作者和山东团工作人员,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林武、周乃翔来到山东团住地媒体演播室,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和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前方报道团队和随团工作人员一一握手交流,了解大会新闻宣传和代表团服务保障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