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沾化:知民情聚民心达民意 给群众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滨州市沾化区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聚焦“知民情、聚民心、达民意”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批批惠民举措掷地有声,一系列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生活水平追求的民生事项在沾化得到落实,让为民惠民便民利民的初心,为老百姓所触摸、所感受、所感动。
20年前,沾化区修建了毛家洼水库,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喝上了黄河水。但是,“喝上水”和“喝好水”又是两码事。农村供水断断续续供应,烧开水泡壶茶一股“鱼腥”味,供水管道年久失修经常跑水漏水……摆在老百姓饭桌上的不便事有一“箩筐”。
为此,自2020年起,沾化区实施了累计投资3.29亿元的城乡供水提升改造工程,解决饮用水异味问题,完成了39公里城区老旧铸铁管道更换,改造完成377个村供水设施,铺设农村管网3300余公里,更换智能水表12万块,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并提前两年建制完成农村供水改造,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城乡居民全部用上深度处理水的县区。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大标准。为此,沾化区投入9700余万元,实现了对2005年之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投资20.13亿元的福悦家园、薛巴鑫苑、富国街新村等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完成回迁入住,惠及群众2470户;通过实地调研和热线事项签批等方式,66个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小区全部达到办证条件,化解率达100%,为全市不动产问题化解提供了“沾化经验”。
“每到供暖季,12345热线电话不断,暖气不热不达标,跑水漏水误生活,老百姓不满情绪很大。”这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但是沾化区2022年供暖季却平静度过。焕然一新的供热管网,新建的供热首站,让沾化成为“温暖之城”。
平静背后,却有着常人看不到的“波涛汹涌”。2021年供暖季结束,沾化区政府就收到华能电厂来函称,因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两个机组,沾化主城区徒骇河以西1.2万余户居民面临着无暖可供的困境。为此,沾化区委、区政府多次与企业协商,成立专班,在161天之内完成了项目迁建工作,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为老百姓按时供暖。2022年,沾化区投资4.3亿元,升级改造城区供热管线30公里、配套设施20处,将一些久拖不决的供热问题一并解决,让老百姓温暖过冬。
在为民惠民工作中,沾化区还注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体生活的需求。2022年,沾化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等上规模、成品牌的文化活动15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90余场次,参与群众超13万人次,完成免费送戏下乡746场次、送电影下乡5256场次。围绕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沾化区完成54个城市小区“10分钟健身圈”和176个行政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
民生事项千头万绪,如何把准群众最关心关注的事情,并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是开展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沾化区落实“挂图作战、标旗推进”机制,坚持“周问询、月通报、季考核”,主要负责人到基层、到企业、到村庄,问民所需所盼,分管负责人抓落实。对审批事项、法律依据、投诉电话等进行逐一明确,并按照“能减则减、能省则省”要求进一步精简办事流程,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导办、帮办、代办优质服务。构建起“乡镇(街道)党(工)委—村党支部—联户干部—联系群众”四级联动体系,按照“全面覆盖、一户不落”和“一村一档、一户一卡”工作要求,发放干群连心亲情卡,结合“干部入户走访大调研”活动,把居住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等民生领域相关政策及时推送给企业职工和群众,随时掌握群众的诉求和问题,及时快速做好反馈工作。
“要想群众为我们‘点赞’,关键在于筑牢民生的‘根本’。我们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抓手,以落实民生实事为‘最高优先级’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真正实现应民之呼、聚民之智、解民之忧,让全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沾化区委书记袁志勇说。(李秀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和全国两会精神 研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项 3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二〇二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带好头作表率 林武讲话 周乃翔陆治原出席 3月12日晚,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履职情况,安排有关事项。代表团团长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团长周乃翔、陆治原、杨东奇出席。…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