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22年文旅工作成绩斐然 28项工作排名全国第一

人民网济南2月8日电(宋翠)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十强产业”中居于首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获奖数量全国居首位,28项工作排名全国第一,44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经受重大考验、抢抓重大机遇、赢得重大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2月8日,山东省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介绍2022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持服务贡献大局勇担当。”王磊在会上表示,我们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行业发展,因时因势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提振文旅消费10条措施效果好、影响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起势,文化体验廊道谋划启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卓有成效。文旅工作在黄河国家战略中贡献提升,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十强产业”中居于首位。
过去一年,山东坚持以创新求突破齐发力。产业发展实现创新提质。“百亿惠千企”金融支持行动效果显现,重点工程项目增强后劲,全省新增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5A级景区,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越办越好。
艺术创作激发创新活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纵深推进,“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效果进一步显现。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山东民族歌剧《沂蒙山》荣获“文华大奖”,情景器乐曲《沂蒙那段情》、两夹弦小戏《公鸡过寿》、群舞《村里来了新书记》荣获“群星奖”,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一。京剧《燕翼堂》、杂技《弈》分别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杂技“金菊奖”。各市艺术精品大量涌现,山东被誉为全国舞台艺术新高地。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创新推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公布首批10个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16市均出台“先考古、后出让”制度配套措施,考古工作成果丰硕,革命文物工作得到加强,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中国非遗博览会、全国非遗工作会议在山东举办,“山东手造”品牌持续打响。
公共文化服务凸显创新实效。群众性小戏小剧创演异彩纷呈,乡村文化样板镇村创建走在前列,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有序推进,城乡书房建设亮点频现。
推介交流不断创新方式。“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持续擦亮,山东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始终位居全国首位,第十三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探访足球起源文化之旅”对外推广活动等展现齐鲁文化魅力,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建设运营提速提质。
“一年来,我们坚持提升治理能力强保障,文化市场监管有力有效,新业态管理覆盖更广。”王磊说,山东“规范好客山东旅游服务全链条管理”工作被国务院通报表扬,意识形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筑牢底线。“十四五”规划实施机制更加完善,政策研究参谋有力,文旅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标准化、信息化和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综合协调、督查考核、老干部等各项工作呈现新气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和全国两会精神 研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事项 3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二〇二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带好头作表率 林武讲话 周乃翔陆治原出席 3月12日晚,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总结代表团履职情况,安排有关事项。代表团团长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团长周乃翔、陆治原、杨东奇出席。…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