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在“书”与“书之外”腾挪

2021年07月05日11:20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实体书店:在“书”与“书之外”腾挪

实体书店,是一门需要情怀的生意。在书店行业每况愈下的关头,疫情的当头一棒,使书店人的坚持愈发显得悲怆。

不是书店创始人张兵林说,书店的开张与关张,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明阅岛店长刘文川说,国营书店和民营书店的症结不同,但都是难兄难弟。如是书店创始人郝照明说,创业以来,如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提供了一组数据,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闭书店1573家,新开数量是关闭数量的2.6倍。而在2019年,新开书店和关闭书店数量分别是4000家和500多家。

疫情之下,新开书店数量相当,而关闭书店数量则提升了两倍。这组数字的矛盾之处,恰恰是当下实体书店的真实写照。书店生存艰难,但又不是完全无路可走,实体书店如何在“书”与“书之外”腾挪,三家书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是书店:

“理性的理想主义者”

书香、咖啡香,间杂着一丝丝牛肉面的味道,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你不能只用书店来形容它,但对于有着二十多年开书店经历的创始人张兵林来说,不是书店最抹不去的还是它浓浓的书香。

张兵林是实体书店几十年变迁的见证者。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实体书店的黄金时代,张兵林的第一家书店学苑书店于1994年落地。

然而,仅仅十余年过后,民营实体书店就迎来了第一波倒闭潮。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近五成的实体书店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倒闭,总数达1万多家,其中倒闭数量在2009年前后尤为严重。

2009年,不是书店呱呱坠地,运用“书店+X”的模式,将咖啡与书融合,在青岛开了先例。网络的冲击,电商的崛起,阅读习惯的改变,让实体书店走得越来越艰难,“我们书店也会打八九折促销,但对于网上书店来说,打折是常态,而且优惠力度远比我们大得多。”张兵林说。

这逼迫着像张兵林一样的书店人在生意上做文章。从卖书到卖咖啡,从卖文创产品到卖面,渐渐地,“书店不再只是看书、买书的地方”,诸如此类的声音不绝于耳。事实上,不是书店50%的盈利是依靠书籍之外的收益,而且这部分所占的比重仍在不断扩大,张兵林承认这是无奈之举,不管卖什么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书店活下来”。

毕竟,唯有生存下来才有谈论其他的可能,但张兵林一直自称“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他说,“开书店不能只靠情怀,但如果没有情怀,自然也开不好书店”。从小就痴迷读书的张兵林视开一家书店为读书人的终极理想,在书店的立身之本——书上进行了最大坚持。

在懂行的书店人那里,一家书店是不是用心在做,看它的选书品位就能知晓一二。自学苑书店创立以来,张兵林一直坚持文史哲门类主导的选书策略,大海捞针一般从每年的几十万出版物中淘出精品,并将其作为书店竞争力的一大来源。

在众多书店纷纷比谁最美、比谁最大的时代,张兵林倡导回归纸本阅读的理念,把读者请回书店,让他们重拾阅读。

今年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从阅读形式上看,2020年仍然有43.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而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的比例为33.4%。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读者还是更愿意阅读纸本书,这与张兵林素来的坚持一致。

在不是书店,看书的人很多,买书的人很少。对张兵林来说,有人看书就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在这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里,如果碰巧遇见自己喜欢的书,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张兵林说,“有些家长带孩子来吃面,吃饭的这段时间,孩子还能去看会儿书,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不是书店的各家分店基本上开业一年后就能达到收支平衡。但张兵林坦言,即墨和胶州的两家店,在今年就因选址问题关了门。开店与关门,是目前这个行业的常态。

张兵林说,未来实体书店会越来越少,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实体书店行业崩盘的临界点尚未到来,“当像西西弗这样的标杆书店也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更大的书店危机才真正到来。”但只要那一天尚未到来,书店人就有一丝挣扎的可能。

明阅岛:

成为城市书房一样的存在

晚上八九点钟,青岛香港中路书城灯火阑珊,二楼西侧的一角却依然亮着暖暖的灯光。这里是明阅岛,一家开在书城里的24小时书店。日月为“明”,代表黑夜和白昼,即为24小时,“阅”则为读,“岛”意味着青岛。

为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由青岛市新华书店打造的明阅岛于2014年7月18日正式营业,成为山东首家24小时书店,最早卖教辅图书。店长刘文川是明阅岛的第一批员工,深谙传统书店的工作状态。在之前的门市里,刘文川每天要面对上百位读者,“我记不清每一位读者是什么样子,他们需要什么。”刘文川说。而在明阅岛,夜幕降临,城市归于安静,他有了静下心来观察每位读者的机会。

每一个走进深夜书店的人身后都有故事。2014年,刘文川就碰到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读者。“那是一个拾荒的老人,五十多岁的样子,每天晚上都会来书店读书,读到凌晨一两点。每次读完书都认真地把书放回书架,还会在留言板上给我们留言。”刘文川回忆,但遗憾的是,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他。

点点滴滴,无声地诉说着24小时书店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为那些需要在夜间寻求一个栖息地的人提供这样一个场所。

情怀可贵,现实却略显冰冷。同所有的24小时书店一样,明阅岛也面临着运营成本倍增的问题。作为一家国营书店,明阅岛的房租相对较低,但高昂的人工成本等,依然是不小的负担。在夜生活不甚发达的北方城市,成本的增加并未带来相应的客流量。最初一两年,明阅岛一直处于亏损。

正如刘文川所说,“生存是书店永远的话题”。如何更好地生存,明阅岛最初走的是小而精的路子,几乎是传统书店的浓缩版。但问题随之而来,在图书的价格、品类上并无明显优势的明阅岛,凭什么能吸引更多读者?

在刘文川看来,实体书店的多业态发展是必由之路。“图书本身进货成本很高,而且统一标价,我们没有定价权,利润空间是被锁死的,只有压缩的空间,但没有扩张的可能。”依托单一的卖书方式去生存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单纯依靠图书为生的话,书店早晚会死。”于是,举办文化活动、设计产品……通过输出产品、服务,明阅岛开拓了多元的盈利模式。

几经调整后,明阅岛开始主打港台图书的差异化选品,在图书陈设、装修风格上也进行了升级。如今的明阅岛,有花,有诗,有书,有饮,俨然一个别致的文化空间。

探寻实体书店的出路无非是探寻书店的不可替代性,在买书已有更好替代方式的今天,实体书店存在的意义或许来源于其自身承载的文化意义。刘文川认为,实体书店应成为城市书房一样的存在,在这里看书也好,买书也好,喝咖啡也好,交流也好,只要书店能满足顾客的一部分需求,便有它存在的价值。

如是书店:

城市的文化地标

“我在如是书店(国信店)投了几千万元,昨天看报表,差不多亏了2600万元。”在如是书店创始人郝照明置顶的一条抖音视频中,他这样说道。

采访中,郝照明给出了具体的数字。2019年,收入与综合成本分别为2328.66万元和3071.08万元;2020年,收入与综合成本分别为1509万元和1948.25万元;创业以来,如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是书店的困局,是无数实体书店共同的痛点。

“起初,如是书店定位‘高冷’,试图单纯依靠人文气息的营造来运营。”郝照明说。在书店的盈利模式上,三家书店经历了相似的转变过程,迫于现实的经营压力,如是书店逐渐发展成集图书、咖啡、讲座、演出、展览等新形态于一体的城市文化融合综合体。

在依海而建的如是书店(石老人店),书店被设计成360°的玻璃房,放眼窗外便是海景,依托风景的书店自身也化为风景。在陈列上,一反传统的门类法,打破题材、语言等分类桎梏,按照不同主题进行排列,相思病、解忧、失恋等等,书架按情绪被分割成一块块领地,各自冲突又互不干扰。

越走近如是书店,越能打破对书店的定义。书店,剧场,培训机构,演出场所……正如郝照明所言,用“第三空间”来形容如是书店更为恰切。“大家往往把有书陈列的地方称作书店,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人们需要的是书以及书背后的东西,我们做的就是把书所反映的内容生活方式聚集在一个空间里,把书店做成温暖的多元的开放的空间。

当依靠传统的卖书方式不足以生存时,或许就意味着,书店到了不得不作出改变的时候,“独立书店不能孤芳自赏,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郝照明说。现阶段,书店的号召力仍然存在,将这部分号召力转化成读者的购买力,并提供他们可能需要的产品,是如是书店的路径。

“如是书店倡导一个市民一个账号,多种文化产品一站式交付的综合体的理念”,郝照明介绍。开业近6年,青岛如是书店累计举办文化活动3500余场,袁隆平、北岛、索达吉堪布、陈晓卿、林少华等150余名“大咖”应邀做客开讲。“上街里艺术街区”每年吸引国内顶级流量乐队和山东原创乐队演出180余场。纷繁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如是书店脱离了书店的原初意义,成为具有象征性的城市符号。

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诞生于青岛的如是书店,正在成长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郝照明认为,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书店只有契合城市的文化基因,才能立足于当地的文化土壤茁壮生长,规避“水土不服”。“未来,如是书店走出青岛,也会根据目标城市设计定制化方案。”郝照明说。

实体书店会消亡吗?对于传统书店来说,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存在的实体书店,却从激荡的书店变革中觅到了一线生机。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实体书店?原因恐怕就在于,作为一种传承文化、渴求未知、思想交流的空间,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其存在的必然需要。(李梦馨 朱子钰)

(责编:聂俊穹、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