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黄河滩区的文学故事——第二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采访记

2020年12月10日13:29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东营12月10日电 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暨山东作家黄河滩区创作基地签约仪式在利津县举行。来自全国及省内的30余名记者、作家,走进乡村,走进大棚,走进园区,走进工厂,以文学为媒,以散文为介,倾听、记录、书写新时代利津的新发展新精彩。

  本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以“聚焦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奔小康”为主题,采风活动的第一站是位于北宋镇三岔村的利津县脱贫攻坚展馆。“利津县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在全省做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完成黄委复核,率先开工建设,率先项目竣工,率先启动产业项目。‘四个率先’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展馆内,讲解员张振强的介绍内容详实,声音洪亮,充满自信。

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

  “自信,因为我正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一员。” 2018年7月,成为选调生的张振强来到利津县北宋镇,成为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并担任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任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两年多的扶贫经历,让张振强对扶贫工作了如指掌, “脱贫攻坚,可谓是让昔日贫穷的黄河滩摇身一变,成为如今风光靓丽的金河滩。”张振强自豪地说。

  “利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果实已挂满枝头。许多脱贫攻坚的利津故事正被广泛传播,我注意到有一句话——‘脱贫攻坚看利津’。正是有了这样的召唤,今天我们以文学的名义,以散文的名义相聚在利津。相信所有来到这里的作家都会珍惜这份邀请,用自己的笔和文字在时代的画卷中写下利津的故事,留住利津的声音。”山东省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在谈到此次散文大会的主题时表示。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采风团还走进智联农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黄河滩羊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等。“这些采风点,既有全县产业扶贫的重点项目,也有全县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的亮点项目,恰能籍文学之笔,聚焦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滩区迁建、民生建设等工作中涌现的‘利津故事’。”利津县文联主席刘旭晨介绍说。

  ——这也正是活动策划者之一、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海峰的“初心”。“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是省散文学会与东营市、利津县策划打造的品牌活动,是全国首个黄河文化主题散文节会。活动聚焦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打造,深挖地方文化潜力,服务发展大局。同时,也致力于打造山东散文品牌,推动全省的散文创作。”王海峰说。

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

  山东作家黄河滩区创作基地的落地是本届散文大会的一大亮点。“山东作家黄河滩区创作基地是黄河口文学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着黄河口文学品牌的初步形成。”活动策划者之一、东营市作协主席陈谨之表示,东营作为黄河入海城市,多年来举办了黄河口诗会、黄河口报告文学论坛、黄河口散文大会等系列活动,“贯穿其中的正是黄河精神”。

  文学交流培训是散文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继第一届组织开展“当代散文高峰创作论坛”后,本届散文大会组织了“文学力量主题论坛”,邀请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春雷和许晨分别作了《新时代需要新经典》《海洋散文的魅力与创作》专题讲座,来自东营市的60余名作家参加讲座。

  陈谨之介绍说,得益于多类型多系列文学活动的举办,近几年东营市的作家群体成长迅速,“仅今年,就有5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至此,东营市的中国作协会员已达17人。今年还有18人加入了山东省作协。”

  “散文大会作为宣传东营、宣传利津的一张名片,已被广泛认可。”在利津县政协委员、作家鲁北看来,大会在给这方热土留下丰富的文学记忆的同时,“也可以给当地作者提供鲜活的文学范本。”

  丰富的交流学习还活跃在采风团成员之间。在七龙河田园综合体,有机栽培种植的大、小西红柿,红色、黄色、绿色,挂满枝头,硕果累累;黄河口滩羊产业园里,羊儿们住上了“小别墅”,全链条的肉羊产业初见雏形;汀罗镇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内,香菇“盛开”,陈庄临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瓜果成片……黄河岸边,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

  “智能化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都让人耳目一新。”禹城市作协副主席孙秀立第一次来到利津,初冬时节,黄河岸边随风摇摆的芦苇荡和金光闪闪的银杏叶都让她心动不已,智联农创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新农业模式,更让她印象深刻,“禹城也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鲁北古城,行走在利津,让我看到古城新变的同时,也思考着如何结合我们的文化特色和经济特色,作出好文章。”孙秀立说。

  “采风活动不仅让文学活动和经济活动互动起来,更让我们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产生碰撞,激发灵感。”青州市作协主席张雯在活动中说。“这个初冬,收获满满。”采风团成员、博兴县作协主席舒中说出了大家共同的感受。(图/文 聂梅 宋登科)

(责编:公雪、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