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山村,果香花艳。10月22日一早,63岁的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下端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玉爱便一头扎进果园,组织大家分头采摘个头硕大的“状元红”冬雪桃。“这种桃成熟期晚,果实大,口感甜,收益高,如今是俺山区老百姓的致富果。”肖玉爱说。
近年来,下端士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立足村情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景观花海、种植经济水果,带动了村民致富增收。昔日的穷山村,成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自从肖玉爱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她就反复琢磨如何让村民过上富足生活。2016年,经过到外地市场考察调研,肖玉爱流转村里150余亩土地,通过嫁接栽种原来的老树,优化创新栽培了新的冬雪桃品种。肖玉爱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状元红”。
“冬雪桃成长期相对较长,农历三月开花,‘寒露’时节成熟。嫁接的树种生命力强,而且产量不减。”肖玉爱自豪地说。
由于管理到位,嫁接后的冬雪桃个大、汁多、果肉脆甜,口感和品相好,一个大约1斤左右。去年冬天,这些冬雪桃树就已经开始结果,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斤“状元红”的价格到了四五元,经济效益可观。
“我们村的冬雪桃还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济南等周边地市。”肖玉爱介绍,下一步不仅计划扩大种植面积,以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桃园,同时还将探索做大做强“状元红”品牌。
肖玉爱带领村里种桃,给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了收入。在每年桃树修剪、施肥、套袋、除草季节,村民到桃园务工,成了固定工人。截至目前,桃园共带动28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300余元。
“俺们八个人已经在这里干了3天,每人每天能收入70元左右。俺家也种了1亩桃,在这里干活,挣钱的同时也能学点桃树管理技术。”在桃园里摘桃子的贫困户肖子同说。如今,下端士村数百亩的桃树上结满了“致富果”,它们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摇钱树”。
不仅仅是下端士村,淄博市一直都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彻底摆脱贫困的根本。2016年以来,淄博市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89亿元,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加”、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扶贫项目786个,截至目前累计收益1.33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0.39万人。其中2020年,投资1.24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9个。
“我们还建立‘一库四有’产业扶贫项目立项、审批、监管机制,制订项目管理规范‘36条’,确保产业扶贫项目规范运行、稳定收益。”淄博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冯丽萍介绍。
在探索开展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方面,沂源县作为全省9个试点县之一,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确定了“1+3+11”农村相对贫困标准,建立起“随时进、即时出”相对贫困对象识别退出方式,构建了“1+N”帮扶政策体系,探索建立了解决相对贫困的运行体系;淄博市淄川区则以太河镇、岭子镇为试点镇,探索实施贫困人口A、B、C、D四类管理,通过分类施策、分类帮扶、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努力实现帮扶措施靶向落实。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收官之年。我们将下足‘绣花’功夫,推动各项扶贫政策到户到人,让全市15.7万名贫困群众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强化有解思维,深化扶贫改革,用心用情用力破解难点堵点,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强化‘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工作理念,紧盯省级考核验收指标,逐村逐户逐项目开展‘回头看’,补齐短板弱项,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走在全省前列。”冯丽萍说。(刘磊)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