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省市合作共建 在济南打造“中国算谷·世界数峰”

2020年10月20日15:23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10月20日电(宋翠 实习生 王飞宇)“中国算谷立足国内、面向全球,战略目标定位是:打造‘中国算谷·世界数峰’。”在济南市委市政府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介绍省市一体化推进“中国算谷”建设有关情况时表示。

三大定位瞄准打造世界一流产业生态

“中国算谷中的‘算’,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算力、算法和算数,其中的算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应用。”汲佩德说,中国算谷是部省市合作共建的重大产业生态项目,将依托济南拥有的数字产业竞争优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大势,聚焦算力、算法、算数创新引领与产业升级,“五项重点”打造“算谷”独特的产业生态和一流的产业地标。

据悉,前期,部省市共同确定了《中国算谷工作推进方案》,对济南市打造中国算谷的基础优势、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

“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中国算谷打造成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数据汇聚共享新典范、未来智慧产业新航标,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提升的产业发展生态新蓝海,支撑和引领全省乃至全国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汲佩德介绍说,在战略目标引领下,规划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分别是:

到2022年,中国算谷辐射能级、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基本建成以服务器、超算、量子信息为算力核心,以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为算法支撑,以数据应用为导向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规模超过5300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47%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到2025年,中国算谷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国际领先的先进计算产业基地,数字产业规模超过7000亿元,打造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算力产业集聚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50%以上。

到2030年,中国算谷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数字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60%以上,位居全球前列。

打造中国算谷核心 引领全国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坚持开放引领,项目带动,争创一流,加快产业高端集聚,提升算法创新应用能力,培育数字产业生态,加快推进载体建设、产业发展和品牌提升。”汲佩德说,发展重点是:

打造中国算谷核心载体。一是新建算谷科技园,集聚科技创新和高端研发资源。二是新建算谷产业园,围绕产品和设备两个链条,着力引进一批核心配套品牌企业,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步伐。

打造算力产业新高地。一是打造服务器产业新优势。依托浪潮集团,打造AI元脑产品和元脑生态,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服务器产业核心引领和集聚区。二是打造一流超算赋能生态。依托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推动形成E级(百亿亿次级)计算机、超算互联网、超算生态系统“点、面、体”大超算格局。三是打造量子信息产业高地。依托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专业标准技术委员会,探索量子计算在经济各领域应用,形成量子信息产业国际性品牌高地。

打造未来智慧产业新航标。一是打造一流软件产业生态。二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三是提升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水平。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融合性新兴业态三个方向,建设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打造数据汇聚共享新典范。一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动数据汇聚共享。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化服务。加快提升“智慧泉城”发展能级,提高企业、行业和政务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泛在多元的数字化公共产品和服务。

“1+2+3+N”空间布局撑起中国算谷发展地标

“中国算谷以济南高新区为发展核心区,发挥浪潮集团龙头带动作用,统筹济南市现有和新建载体资源,形成‘1+2+3+N’的‘一区两核三支撑多园区’的发展空间布局。“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兼投资促进部部长孙萌回答记者提问说,“1”就是中国算谷核心区:济南高新区。“2”就是中国算谷的两个核心载体:算谷科技园和算谷产业园。“3”就是中国算谷的3个主要算力支撑机构:浪潮集团、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N”就是中国算谷多个产业园区,目前在济南已形成规模的产业园就有11个,分别是齐鲁软件园、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浪潮科技园、浪潮产业园、浪潮信创园、超算产业园、量子谷、历下软件园、数字经济产业园、齐鲁创新谷、长清软件园等。

中国算谷科技园位于济南高新区浪潮路西侧。科技园立足打造科创产业未来云城,形成中国算谷创新驱动源动力、技术前沿新高地、产业生态新模式。目前,科技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已完成编制,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中国算谷产业园位于济南高新区东区。产业园按照“统一规划、个性定制”的原则,以服务器和信创产品为核心,围绕产品和设备两个链条,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加快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步伐,着力引进一批核心配套品牌企业。目前,产业园整体规划设计方案正在深化优化中,一期工程预计11月开工建设。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