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读书、特别是不愿意读名著,是许多家长深感焦虑的事情。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读,主要原因一是语言不适应。四大名著等古典小说,成书以几百年之前。那时候的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写出来的书在故事情节推进方面也就慢,跟现在生活于动漫、游戏、视频时代的青少年接受信息的习惯不吻合。
二是读不懂。古典小说一般都以古代说书人的话本为基础,说书人在说书的时候谈古论今,在故事之外穿插大量看起来与关联不大的古诗词,一些读者跳过去不读,一些读者读不懂,还有些读者一看就烦。
三是不了解古典著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心理。古今有别,许多古人习以为常的知识,现代人已经茫然不可解了。现代人的宇宙观,有银河系、太阳系等概念,《西游记》里面则是天圆地方,天在上,地在下,大地之上是三十三层天。大地之下,还有十八层地狱,像一座高层大楼。《三国演义》里讲到十三州,也不同于现在的地级市,大的州,如荆州、扬州,相当于现在的几个省。小的州,如徐州、兖州,只有一个省的几分之一。生活习惯也不一样。我们现在一日三餐,三国时代的人们一日只有两餐。梁山好汉喜欢吃牛肉,主要是传统农耕社会保护耕牛,擅自杀牛和吃牛肉有罪,梁山好汉以法外强人自居,挑战朝廷法度,所以书中频频出现好汉吃牛肉的场景。
为了解决孩子不愿意读古典名著的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精心打造了《趣味四大名著》系列。作者成云雷教授是一位精通传统文化的学者,写过许多有趣的书。他的《趣味哲学》一书,前后重印了40次,许多学校推荐学生阅读,视为应付中高考作文的宝典。他解读四大名著的作品《神经:西游成功学》、《盗理:水浒潜规则》、《君道:三国用人术》也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成老师撰写《趣味四大名著系列》前后五年,先期在今日头条“云雷教授读书号”发表,就广受欢迎,单篇阅读量经常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趣味四大名著》系列中,作者解读人物,趣说故事,探讨与原著文本相关联的中国文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作者在解读中,自觉采取“新课改”“大语文”的视角,语言、文学与哲学、历史、民俗多角度交叉融合而又切中人情人性。历史一直在变,不变的是人情人性,只有抓住人情人性,才能品出原著的味儿。一些青年学生和家长就是因为在网上看了成老师的解读文章,转而对原著产生了兴趣,由不愿读、读不懂转向自觉自愿地自由阅读。
为适应图文阅读的新趋势,本书一套四册,全部邀请著名漫画家孙乐中先生插画。孙老师的插画,古意盎然而又充满狡黠之童趣,与本书清新活泼的趣味文字相得益彰,相信会得到青少年读者的喜欢。本书前两册《趣味<西游记>》、《趣味<水浒传>》已经出版发行,后两册《趣味<三国演义>》、《趣味<红楼梦>》也将于近期面世。
文化复兴的时代,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读古典名著,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读古典名著,可以陶冶情感,提高文化品位。读古典名著,可以从书中的语言、故事、人物中积累写作素材,应对中高考作文。未来的竞争,得文化者得天下,得语文中得天下。《趣味四大名著》系列不仅是阅读四大名著的桥梁,也是走向中国文化的桥梁。
(蒋海升 作者系山东政法学院政治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