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舆情观察

工程师拍照窃密被判三年 风电行业知产舆情引关注

潘宜鹏

2020年08月28日14:43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工程师拍照窃密被判三年 风电行业知产舆情引关注

  一、远景能源前工程师侵犯商业秘密被判刑引舆论关注

  2020年6月29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一宗侵犯商业秘密案,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被告人刘忠炎(远景能源前工程师)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29日当天,监测到与之有关的信息共计154篇次。

  8月 18日,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认为上诉人主观恶意明显,行为性质恶劣,犯罪后果严重,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截至8月24日12时,该话题共计引发媒体报道及转载790篇次。

  二、一审判决后舆情升温,新闻及自媒体平台为主信源

  1.一审判决热度高于二审,整体舆情进入回落期

  刘忠炎侵犯商业秘密事件舆情走势(单位:篇)

  由上图可知,该事件舆情传播高峰出现在两次判决之后,6月29日,案件一审公开宣判,相关话题热度迅速攀升,并于6月30日达舆情峰值,当日相关信息共计194篇。此后舆情热度逐渐降温,至7月15日后第一波舆情趋于平息。

  8月18日,案件二审判决后,话题舆情热度再次升温,当日相关舆情信息共计85篇,达到本次舆情小高峰。此后舆情热度开始回落。

  整体来看,目前该事件在经历第一次舆情高峰及第二次舆情小高峰之后,进入舆情传播的回落期。

  2.新闻、微信、APP渠道信息量合计占比近九成

  刘忠炎侵犯商业秘密事件信息来源分布

  从传播媒体角度分析,与“远景能源前工程师刘忠炎侵犯商业秘密事件”有关的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微信、APP客户端三个渠道,其中新闻媒体渠道信息量占比37.21%,微信渠道信息量占比为32.03%,APP客户端渠道信息量占比19.11%,三大渠道信息量合计占比近九成。

  三、媒体报道转载为主,案件事实认定引发专家不同观点

  案件一审宣判后,媒体对该话题关注热度迅速提升。相关报道及转载主要有对判决内容的转载、对事件的复盘、行业专家的不同意见等几个方面。

  1.报道以转载为主,部分媒体强调案件系“个人行为”

  媒体就该话题的报道转载主要以对一审判决内容的转载及事件整体的复盘。如《法治日报》刊文《辗转千里乔装打扮窃取商业秘密》,详细介绍了被告人如何潜入现场窃取商业秘密并躲避抓捕,同时因此给明阳公司造成了多少损失,以及司法机关是如何确认事实、适用法律就该案定罪量刑等。

  此外也有部分媒体在标题中强调了涉事被告人的“个人行为”,如《前员工涉窃取商业机密获刑纯属个人行为》 《因个人行为获刑,远景能源前员工涉商业秘密案宣判》等,相关媒体有中国网、大众财经网、中金在线等。

  2.部分专家就“拍照能否窃取风机商业秘密”等持不同意见

  一审判决之后,有媒体及行业专家就“拍照能否窃取风机商业秘密”“重大损失认定是否公正”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能源》杂志刊文《明阳风机商业秘密疑被侵犯案引发业内质疑》,引用专家观点表示,在风机安装现场和机舱内拍照并不能窃取风机的技术诀窍,如果想窃取商业机密,需要拿到设计图纸或者计算机软件控制代码,亦或对风电机组内部关键设备进行详细拆解。对个人来说,想获取这些核心技术极其困难,仅仅通过拍摄机舱和塔筒是不可能做到的。

  此外,对于刘忠炎拍照造成的重大损失认定结果,文章引用其辩护律师观点表示,刘忠炎非法入侵涉案风电机组,明阳公司出于稳妥考虑进行检测本无可厚非,但这些费用应当是合理、必要的。

  3.网民评论以调侃为主,责任归属及拍照窃密话题讨论度集中

  该话题在微博论坛等自媒体平台的讨论量较少,除了对判决及相关新闻的转载外,大部分是以调侃的语气评论,并提及此前中电电机前董事长王建裕独自翻墙进入了华永电机厂区偷拍的行为。

  有部分网民认为既然司法裁判已经确认这起“侵犯商业秘密案”属于刘忠炎的个人行为,那么就不应该归责于公司。

  也有网民表达了对拍照是否可以窃取商业秘密的不同意见。

  四、风电行业专利争讼日趋升温,舆情长尾效应须重点关注

  1.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类舆情呈现升温态势

  风电行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纠纷以及商业秘密侵权等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热点舆情来源之一。2011年开始,伴随着国内风电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知识产权和专利问题开始凸显。华锐风电被诉专利侵权事件就曾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

  2011年9月,美国超导针对华锐风电发动了多起知识产权类诉讼和仲裁,向华锐风电索赔12亿美元。此外,美国超导公司及其旗下的美恩超导等还将华锐风电及其3名员工告上法庭,诉其侵犯商业秘密。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4月报道称,相关法律纠纷已给华锐风电的海外项目蒙上阴影,其潜在最大海外合约之一——与爱尔兰开发商“主流可再生电力”(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合作的21亿美元项目,因此遭到搁置。2018年,这场耗时七年的诉讼纠纷以华锐风电赔付美国超导57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83亿元)达成和解。

  该话题引发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相关评论文章层出。媒体认为,华锐风电与美国超导之间这场识产权案件,暴露出中国风电行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背后的专利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中国建设报》刊文称,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拿来主义”,极易引发知识产权纷争,国内的风电产业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还是解决自主知识产权问题。

  此外,2020年4月18日,中电电机创始人王建裕翻越铁栅栏进入竞争对手华永电机生产车间偷拍商业机密被抓获一事,引起舆论哗然,舆论一方面调侃上市公司董事长“亲自上阵偷拍竞争对手”,一面也感叹部分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及专利领域相关法规的漠视。虽然5月7日晚间,中电电机确认,对于“未经许可进入华永电机厂区并进行拍摄一事”,宜兴市公安局决定不立案,但该事件的网络影响已形成,对行业形成一定冲击。

  2.行业专利之争愈演愈烈,警惕舆情长尾效应

  2020年8月,风电巨头通用电气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对西门子歌美飒专利侵权的诉讼,称后者的风力涡轮机侵犯了其技术专利。2017年,通用电气还曾向加州法院提起对维斯塔斯的专利诉讼。由此可见,风电领域专利之争已成为风电龙头逐渐白热化的市场之争的延伸,法律风险、经济风险与舆论风险多重交织。同时在“董事长”“工程师”偷拍竞争对手之类的话题中,由于事件主体的特殊身份,易受“标签效应”影响引发舆论调侃,舆情长尾风险较高。如在本次“远景能源前工程师刘忠炎侵犯商业秘密事件”相关评论中,中电电机王建裕翻墙偷拍事件就被网民多次提及。

  目前国际上一些知名风电企业正在不断加大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将专利技术纳入产品标准中形成专利壁垒,成为其实现商业竞争目的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国内风电行业在此领域的表现有待加强。国内风电行业要从专利之争中突围,除了在技术层面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行业基础专利布局之外,在意识层面也要加强行业的专利风险认识,提升行业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素养,同时建立健全专利预警机制,尽量避免专利侵权事件发生。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