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三涧溪的小康路越走越宽广

张代生

2020年08月20日14:3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车到三涧溪,宽阔的马路,高大的牌坊、整洁的建筑……

“这哪像村庄,就像城市一样。”记者随口说道。

“我们这里现在就是城市。”旁边人应声答道。顺声音看去,那人自信的对我点点头。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视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两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谆谆教诲,以全面振兴为目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说,“听党的话就有干头、就有奔头、很快就能尝到甜头。”

那么,尝到甜头的三涧溪是个什么样呢?

三涧溪全景。(济南章丘区宣传部提供) 

老百姓高兴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到我们村里来看看吧,我们三涧溪现在是道路宽敞,鸟语花香,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三涧溪村82岁的赵永发声音洪亮。

赵永发告诉记者,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姑娘,全家18口人,四世同堂,三个儿子都年进10万以上,日子过得很幸福。

“我们老百姓高兴的不是眼皮上的,是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 赵永发说。

三涧溪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地处城郊,临山近水,具有独特的古村落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两年,三涧溪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在村党委的带领下,三涧溪建设高标准路网、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施绿化,开发建设仿古美食街,修复古村落,保护修缮20余处明清建筑,整修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地道,打造乡居民宿,依托济南东部医疗中心发展“乡村旅游+康养产业”,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

富裕起来的三涧溪,让你不断感受新发展新变化!

“基层党支部如果都能把总书记的讲话读懂、悟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乡村振兴就能做好。”高淑贞说。

三涧溪颠覆了年轻人对农业的看法

7月25号,三涧溪农创园分红,领到10600元的刘亚楠很高兴,这是她入股后第一次拿到分红,另外她还承包了一个大棚,利润达四万元。

刘亚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8年6月嫁到三涧溪,成为了三涧溪的儿媳妇。2019年生完宝宝后想要工作,正好三涧溪农创园成立绿涧合作社,刘亚楠感觉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于是便选择在三涧溪创业。

“在三涧溪工作心里很踏实。”刘亚楠说,“三涧溪颠覆了我对农业的看法,现代新农业科技化水平很高,不是过去那样了。”

三涧溪农创园成员刘亚楠在直播卖甜瓜。(济南章丘区宣传部提供)

如今的三涧溪,不仅本地年轻人愿意返乡,外地人也愿意来,姑娘们也愿意嫁。10年前打个出租拉着也没人去的三涧溪,如今正以其村强民富、创业土壤肥沃的超强魅力,吸引着众多年轻人。

在三涧溪,年轻人可以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青春理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也促进了三涧溪多领域的发展。

在部队从事后勤工作的李檬,2015年退伍。按照政策李檬符合安置条件,但是看着蒸蒸日上的三涧溪,李檬选择在家乡自主择业。他发现,三涧溪建设很好,但是物业管理没跟上,于是他成立了一家物业公司,专门服务村居和周边企业。公司用人全部从本村招,专招那些年龄大的,在家看孩子的,没法出去工作的。即服务了自己的家园,又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

几年来,物业公司越干越红火,先是引进目前为止章丘区单个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2019年又牵头中国移动与三涧溪村委合作打造5G智慧社区。

如今,三涧溪返乡青年100多人,其中党员就有41人。

年轻就有朝气,年轻充满活力,三涧溪充满生气!

“这得益于三涧溪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变化。原来穷乱的乡村,变为富裕发达的城郊村,与住在城区基本没啥区别!村里一二三产业都配套齐全,有充足的工作岗位任村民选择就业,也有很多平台能实现返乡创业的机会,村民幸福感很高!”三涧溪农创园负责人王元虎感慨地说。

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了 “三产”良性互动,其中,建成的29个日光温室大棚,498亩苗木基地,就带动300多名农民实现就近就业。

高淑贞说,农村书记让老百姓认可,必须为老百姓干实事,服务老百姓,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2019年,三涧溪村集体收入30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

走上小康路的三涧溪 村风村貌大变样

勤劳就能致富,奋斗就是幸福。

“我们现在已经过上小康生活了。我们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出门150米就是学校,念书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医疗有保障。” 赵永发乐呵呵地说。

生活富裕了,文化也没落下。现在,三涧溪的村容村貌都有了一个大变样。

绿树掩映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济南章丘区宣传部提供)

三涧溪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凡是村里的红白公事,一律由红白理事会操办,并对其中的一些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现在的社会风气,确实让人高兴!”赵永发说,“我是三涧溪红白理事会的成员,过去娶个媳妇得几万块到几十万块钱。现在,清水一杯,喜糖一桌,几千块钱就可以了。白事,不能披麻戴孝,不能封门。过去一个白事得上千块钱,现在,除了他本人家里,几百块钱就能办完。大家都养成了勤俭、节约、文明的好习惯。”

“我还是村五老会的成员。现在村里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村民,没有闹事的。无论大小事情,五老会成员一到场,事情迎刃而解。尊老爱幼在三涧溪已经形成了风气!”赵永发越说越兴奋。

如今,三涧溪村美人和,蒸蒸日上,小康路越走越宽广!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