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不难理解,写“藏头诗”也不是件新鲜事,然而要把“藏头诗”写出新意、写出特点、写出时代感和正能量,却并非一件易事。而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大干部徐化源却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目前他已写各类藏头诗1000余篇,受到各界好评。
徐化源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先后在地方从事过宣传、文化等工作。他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其中各类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有150多个,曾获“山东新闻奖”、“大众日报新闻奖”,并连续5年被《法制日报》评为“优秀特邀撰稿人”。他有自己的诗集,并先后在《中国文化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诗作。
徐化源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他在写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写诗过程中,一直思考,怎样能突破瓶颈,把传统的古体诗写出特点、写出针对性和应用性?最终他选择了藏头诗。人的名字、地方的名字、企业的名字都可以写成藏头诗,而且能写出意境、写出特点、写出时代感和正能量。
他的藏头诗可以是一幅春天美景。如他写“董卿”:
董园三月花竞妍,
卿云映水小桥弯。
如期归燕衔泥忙,
意会喜鹊枝头喧。
他写“李红”:
李桃芬芳溪水潺,
红墙碧瓦小亭轩。
贤朋凭栏抒胸意,
雅客品茗论诗篇。
他的藏头诗可以刻画出人物的职业、特点、爱好。如他写“白岩松”(央视):
岩高无畏勇登攀,
松柏之志荧屏显。
睿评新闻周刊事,
智说焦点与访谈。
他写“徐俐”(央视):
徐风拂面荧屏前,
俐练明快气昂然。
常为新闻忙夜昼,
乐把闲时付梨园。
(徐俐京剧唱的非常好)
他写“王佩瑜”(京剧表演艺术家):
珮荣载誉绩非凡,
瑜质丹心志承传。
儒腔悠韵惊四座,
雅妆素颜醉梨园。
他写“朱之文”:
之生穷乡僻壤间,
文歌咏唱痴迷恋。
苦尽甘来星光梦,
成名不忘根在田。
他写“冯骥才”:
骥行千里不觉远,
才出文章有惊言。
鸿志笃行出硕果,
儒道融通为大贤。
他的藏头诗是对单位、企业特点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如他写“山东高速”:
山重水复不畏艰,
东西南北任驰展。
高歌猛进兴鸿业,
速连天涯咫尺间。
他写“一品景芝”:
一夜春风绿满梢,
品罢香醇意兴豪。
景新业盛何以喻,
芝麻开花节节高。
他写“西泠印社”:
西湖荡舟览胜娇,
泠桥东畔孤山饶。
印林画丛何以茂?
社集群英皆艺高。
另外他写的藏头诗充满着时代感和正能量。如他写央视综艺频道“回声嘹亮”:
回肠荡气经典曲,
声情并茂来传唱。
嘹如号角再吹响,
亮燃初心思担当。
他写“诗词大会”:
诗言心志抒情感,
词辅曲歌自成篇。
大国文学齐咏颂,
会当盛世有群贤。
“五一”期间他写“劳动光荣”:
劳心搏力无悔言,
动地撼天奇迹添。
光辉壮丽复兴梦,
荣古耀今世巍然。
他写“奋斗幸福”:
奋发进取人未闲,
斗志昂扬勤争先。
幸逢盛世当努力,
福报佳绩慰华年。
新冠疫情期间,他写“防控疫情”:
防范全民齐动员,
控治医勇战一线。
疫魔面前有大爱,
情以丹心暖寒天。
他写“钟南山”:
南征北战人不闲,
山河安危挂心间。
镇灾除患胆气在,
魔来道挡感苍天。
徐化源认为文化要讲究传承,同时也要创新,并为时代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此他还把诗写成书法、画成画、刻在紫砂壶上等。目前他已写各类藏头诗1000余篇。尽管徐化源写的藏头诗不一定能全部达到律诗的严谨,但他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无疑给我们以良好的启迪。(山东频道)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