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 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让“遛狗拴绳儿”成为习惯

2020年06月23日09:13  
 

提升城市品质没有终点,济南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2020年,济南将以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开展魅力泉城建设十大专项行动。 根据行动方案,济南将进一步深入落实《济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集中整治不文明养犬等问题。

济南市文明办、济南市公安局联合济南广播电视台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推出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市民养犬产生的“爱”与“恨”,剖析不文明养犬背后成因,探索文明养犬社区自治之道,让文明养犬社会化创建成为济南新的“城市名片”,助力打造“魅力泉城”。

栓绳

过去,在处理养犬类投诉与纠纷时,由于物业与社区居委会没有执法权,在小区内只能进行劝阻和提醒,不能进行强制约束。而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让公安民警在处理此类矛盾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

近年来,济南尝试探索文明养犬社会化创建,在社区中成立“文明养犬自治委员会”,倡导文明养犬,以文明养犬带动不文明养犬,推动群众自治,收获了不俗效果。

愿望化作行动

张青是济南市历城区恒大城小区的业主,在搬入小区的五年时间中,张青看到,由于养狗、遛狗引发的矛盾逐渐增多并且升级。而遛狗不栓绳,狗便不清理则成为业主们声讨的焦点,造成了不少业主对社区养犬人的不良评价,个别邻里关系变得剑拔弩张。

恒大城小区业主张青

后来,张青结识了同样养狗的王娜娜,王娜娜年过六旬,但在小区里只要见到不文明养犬行为就苦口婆心地上前劝告。“你别说,迫于她整天的‘唠叨’,小区遛狗不栓绳的状况还真是改善了不少,这对我触动很大,也想为小区养犬环境的改善尽一份力。”张青说。

这种愿望在2019年的9月转化为了行动。对于济南市养犬治理来说,2019年9月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2019年9月5日,为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养犬管理水平,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涉犬突出问题,济南市召开文明养犬工作推进会议,会上发布了济南市文明养犬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

随后的2019年9月12日,济南市正式印发《济南市文明养犬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成立“文明养犬自治委员会”,倡导文明养犬,推动群众自治。9月底前,每个区选择2-5个社区开展试点;年底前,以文明养犬带动不文明养犬,实现自治的社区要达到30%;2020年达到80%以上。这股东风之下,济南市许多社区成立了社区养犬自治组织。张青与多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社区养犬自治微信群,取名“恒大遛狗群”。

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线下志愿活动、曝光小区里的不文明养犬行为,小区的养犬环境越来越好。“现在,派出所、物业接到投诉也会先转给我们志愿者协调处理,这样慢慢形成一种群众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气氛,正风树起来了,社区自治就逐渐步入正轨。”张青说。

张青认为,在济南,社区林立,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文明养犬自治不必千篇一律,只要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找对路子,找到突破口,社区自治没有那么难。“养犬自治的成果得益于物业积极主动的配合和居委会的有效组织,而派出所民警为社区志愿者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张青说。

“3+n+1”

养犬社区自治没那么难

如今济南的养犬社区自治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模式。

作为最早成立养犬自治的社区,恒大滨河左岸社区目前形成了“3+N+1”的工作模式,这一模式也正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

在这一模式中,“3”代表三个部门,分别为办事处城管部门、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N”代表以养犬自治组织为代表的协会、志愿者等群众,“1”代表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值得关注的是,社区自治组织是这一模式的核心。

恒大滨河左岸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新玮告诉记者,居委会始终坚持共商共管共治的的思路,突出公众参与、发挥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作用。

王新玮介绍,居委会对社区内的养犬居民信息进行了登记建档,每月更新。社区与养犬管理办公室、派出所、物业信息共享。与此同时,居委会指导协调社区物业公司充分利用管人管事管物便利条件,积极为社区养犬管理提供帮助和支持,让社区物业公司积极投入到社区养犬管理中来。物业公司专门制定了相关制度,为社区购买了温馨提示牌、宣传橱窗、宠物便便箱等养宠设施。

张青认为,社区工作几乎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琐碎小事,耗费时间和心力,挑战着社区工作者的热情与耐心。

“通过大半年的社区养犬自治,我体会到,派出所、居委会、物业、养犬人包括志愿者,大家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文明,但是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能力所及和所不及,就像一个齿轮的牙口有所长有所短,但是如果我们紧密咬合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系统作战的力量,在减少成本、降低摩擦的基础上高效地运转。”张青说。

全民向不文明养犬行为说“不”

文明养犬社会化治理将成济南新名片

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赵志涛告诉记者,济南市养犬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14年以前,偏向于严查严管,从严处罚,在2014年到2019年进入柔性执法阶段,2019年9月始,开始推行文明养犬社会化管理。

不同的执法尺度与执法方式,折射出养犬环境的优劣,而每一次变更,目的都是推动形成更文明的养犬氛围。 “其实都是一些小事儿,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儿,我们不反对养狗,但是无论养不养狗,都要互相尊重,有事儿好商量。”赵志涛说。

微信图片_20200621180309

济南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赵志涛

赵志涛介绍,在过去,接到群众投诉以后,民警上门“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情。“民警找不到人,解决不了问题,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们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赵志涛说。

在赵志涛看来,群众之间沟通的方式方法多,相比于警方介入,社区的自治组织充当“调解人”的角色更容易化解矛盾。“动用全社会力量来参与,比单靠公安部门效果要好,最终要形成的是全民向不文明养犬行为说‘不’。”赵志涛说。

文明养犬社会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记者了解到,2020年5月12日,济南市公安局印发了《深入推进养犬社会化治理三年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2020年为基础年,将制定文明养犬社区治理示范标准、考核标准,打造36个示范样板社区。2021年为成效年,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养犬社区自治普遍推开,社会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热心市民参与度明显提升,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进一步完善。

2022年为提升年,届时,济南基本建成全国一流的犬类留检所,养犬管理的闭环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养犬社会化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文明养犬社会化治理工作成为新的“济南名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文明养犬不仅惠及自己,更是尊重他人。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理念实践于养犬治理,文明养犬社会化创建这个目标便不再遥远。

日前,济南市召开的“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加快打造魅力泉城”行动动员大会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也曾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为指引,牢牢把握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正确方向。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城市建设管理的方向性问题,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魅力泉城建设全过程,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实事好事,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和更加良好的公共服务。文明养犬社会化创建正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建设魅力泉城的必要举措。(姜富海)

来源:天下泉城

(责编:邢曼华、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