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兆纪,临沂市技师学院机械装配与维修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发展技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团代表 夏兆纪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万元,城乡差距较大。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建设现代化的农村,和培养现代化的农民。这都离不开让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得到提高,让农民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提升农民的职业能力,从而通过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
然而,受限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相当数量的农村孩子上不了大学,考不上高中。这些青年人有的通过技工院校,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的却因为缺乏一技之长,往往只能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技工教育是面向一线劳动者的技术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发挥最直接的作用。
目前,全国职业技能人才缺口达到了2000万。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双轨制:一条是由教育部管理的,由中专、职高和高职院校组成的,通过中考、高考招生,对于学生的理论课基础有要求;一条是由人社部管理的,由技术学校、技师学院组成的,自主招生,普遍要求实践课程要超过一半以上课时,侧重于关注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于农村学子来说,学了就能用的技工教育更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进行改革,要进行并轨管理,引发了很多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的忧虑,担心会因此会弱化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出现很多理论基础差的孩子无学可上的情况。
随着“中国制造”走遍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已不再是简单的“复制与扩张”,而是进入了“转型与升级”的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产业的升级对于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带来了2个问题:一是急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二是需要大量的行政型人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初中毕业生1368万,高中招生797万,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7万,毛入学率99%;高中毕业生783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87万,其中技工院校毕业生仅90万人,本专科招生791万,成人教育273万,自学考试通过48.7万,毛入学率87.6%。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实现大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其中技能型人才比例明显偏低,这既与我国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发展需要是不相称的,也制约了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由此导致的现实问题是,就业市场上白领月薪三千求职者趋之若鹜,而蓝领的技术工作岗位年薪十万依然一人难求,人才供需严重不平衡。高级技工培养的主力是技工院校,而大多数技工院校
在职业教育中,无论是财政支持、还是就业分配都处于弱势地位。存在技工院校毕业生企业需求旺,但转正难、升职难,以及技师学院生均经费按中职标准拨付等现象。
因此,提议:
一、要充分发挥技工教育“技能扶贫”的作用。
技工院校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现已帮助了数以万计的农村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读书和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基本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然而,我国仍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许多农村子弟虽然已脱贫,仍不富裕;农村的发展除了政策,还需要技术的支持。建议通过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如可采用面向农村中青年的专项技术培训等技术下乡的形式,提升农村人口的生产力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二、技工教育要突出技能训练和技术推广。
要实现乡村振兴,培养的技术工人不一定需要懂英语会音乐,会设计能发明;但一定要技术过硬,会看能做干的好。这就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在教育过程就是长时间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
三、加大劳动监察力度。
加大对企业用工来源的的检查,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企业用工人员应是经过各级给类职业教育培养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加大对各行业在工资清欠、保险待遇支付等方面的劳动监察力度;扶持农村小微企业,同时对于在企业工作时间满一年以上的,要求企业必须为其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引导企业落实职工教育的社会责任,在企业普遍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招人留人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对技工院校发展的支持力度。
1、按照不低于高职标准给予技工院校拨付培养经费。通过提高经费拨付水平,来保障技工教育中技能训练在培养学时的比例不少于50%。确保技能训练不是耍嘴皮子,空比划,而是真学真干真会。
2、严格技工教育学生毕业环节的考核机制。技工教育要变宽进宽出为宽进严出。在普通教育中,学生通过中考、高考、考研,进行了严格的选拔和淘汰,学生的学历社会认可度较高。技工院校的学历虽等同中专、大专和本科,但是没有升学考核,反应不出不同级别在能力上的差别,影响了学历的含金量。
3、将技能大赛与技工教育结合起来。目前技能大赛越来越成为少数精英的竞技场,胜利者收获荣誉,失败者一无所有。一些院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少数精英的培养,优势越来越大,而其他院校逐渐连门槛都摸不到了。建议技能大赛除了奖励获胜者外,还要对参与竞赛的院校都拨付设备和耗材经费,比赛的目标不仅要选拔出技术能手,更要推广新技术、新技能。
4、将技工院校学历证书列入国民系列教育学历证书,建立全国同一学历认证体系。只有同样的学历证书,才能在社会上得到同样的认可,改变技校学生升学难、转正难、升职难的现状。
5、保障技能人才的合法待遇。给予高技能领军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的政策,对于技能人才多的企业给予政策性优惠,激励所有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提升技能,鼓励企业培养新的技术骨干,提升全社会对于技工院校的认可。
6、将技工院校的建设发展、招生及就业率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以便促进技工院校为地方企业提供更多、更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技能人才。
7、出台地方技术工人工时工资推荐标准。目前,大多数企业给与技术工人的工资都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定,然后工人主要靠加班或计件来取得相当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的工资。实际上,技术工人的工时工资是远低于社会一般白领,也基本不能反映本人的技能水平。建议出台技术工人工时工资推荐标准,3级工的工时工资要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2级工上浮20%,1级工上浮50%。通过价格透明,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然调整,让社会把优秀的工匠视为精英,让企业把技工人才视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