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全球化浪潮,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構筑國際化交流平台

人民網濰坊4月27日電 (顧玉雪)現階段,依托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發展的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農業新模式在多國已嶄露頭角,數字技術在推進農糧體系現代化轉型、筑牢糧食安全方面的貢獻越來越舉足輕重。4月25日至27日,由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辦的首屆智慧農業博覽會在山東濰坊舉辦,以“智造農業 數聯鄉村”為主題,聚焦全球農業領域“高精尖特新”服務和技術,助推國際智慧農業技術交流合作平台建設,為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國際合作力量。
攜手東盟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本屆智博會期間,來自多國的農業解決方案、先進農機設備和農產品百花齊放,競相亮相。其中,來自馬來西亞的企業Singularity Aerotech Asia(亞洲奇點宇航科技)展出了智慧農業平台和物聯網農業解決方案,通過收集作物周期的土壤信息、氣象數據、地理空間數據及數字農場管理平台的場景應用,保障供應鏈運作有效且順暢、透明。
中國非常注重與東盟各國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農業合作機制不斷完善。2022年11月,中國和東盟將2023年定為“中國東盟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合作年”,雙方將重點深化農業綠色發展、減貧與鄉村振興、數字農業與智慧農業等領域合作。
據了解,2022年,中國自東盟進口農產品2468.6億元,同比增加21.3%,佔同期中國農產品進出口總值15.7%。目前,中國已在菲律賓、印尼等國建立合作中心,加強農業技術轉讓合作,增進農業科技人才交流,推動中國—東盟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把握中亞農業合作“絕佳窗口期”
烏茲別克斯坦擔任此次智博會主賓國。烏茲別克斯坦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國家,與中國的農作物相似、農耕文明相近。過去數年間,兩國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遍及農業生產全過程,真正落實農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中國與中亞五國農業合作項目涵蓋小麥面粉及植物油脂加工、牛羊養殖及屠宰加工、棉花種植及紡織品等多個領域。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與中亞五國農產品貿易規模逐年增長,從1992年的1.75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10.73億美元。
中亞地區擁有廣闊的農業資源,處於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關鍵階段。隨著全球數字農業的進步,一系列前沿數字設備涌現,為農業跨國合作創造機遇,此次智博會在充分展現我國智慧農業優勢的同時,進一步打開中亞智慧農業市場藍海,推動當地供應鏈和標准制定,實現長期發展。
中歐農業合作助力農業現代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智博會除特別設置德國展區外還舉辦了中德智慧農業企業對話研討會。來自德國的企業雷肯農業機械(LEMKEN)、科樂收(CLAAS)和蕾茜納環保技術(LECHLER)參展,播種機、收割機和農用噴頭等當地現代化的農機設備在展會登台,吸引大批專業人士關注。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農業國之一,其農業現代化水平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德國農機產業尤為發達,高度機械化、智能化設備的廣泛應用,借助現代化農場管理手段,大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據了解,20世紀90年代起,德國便開始在精准農業領域探索,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和衛星遙感等技術,大型農機得以聯網,在田間大顯身手,進行精細化作業。
中國是農業大國,發展現代農業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深化中德農業合作意義重大。2015年3月,中德農業中心項目正式啟動,在中德農業中心框架下,兩國農業合作發展迅速,政策對話、企業交流、科研協作、交互培訓、示范推廣等活動與項目紛疊推進,成果豐富,已成為中國與歐洲國家農業合作的典范。
智慧農業博覽會是經農業農村部批准舉辦的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智慧農業領域專業展會。伴隨智博會國際交流平台的打造,中國正在不斷深化與世界各國地區在智慧農業領域的交流,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發展的同時也為全球數字農業交流注入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林武在濟寧接待群眾來訪時強調 扎實做好信訪工作 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 4月25日下午,省委書記林武來到濟寧市高新區“和為貴”社會治理服務中心接待來訪群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實做好信訪工作,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問題,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 林武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 林武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調研並召開座談會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建言獻策 為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葛慧君參加 4月24日上午,省委書記林武來到省政協和各民主黨派省委會機關走訪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 山東省委常委會到濟寧臨沂實地接受黨性教育
- 省委常委會到濟寧臨沂實地接受黨性教育 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4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同志走進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沂蒙紅嫂紀念館、沂蒙革命紀念館,涵養優秀傳統文化,接受革命歷史教育,錘煉黨性、補鈣加油,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中央第九指導組組長胡澤君和省領導林武、周乃翔、葛慧君、陸治原、楊東奇、夏紅民、白玉剛、王宇燕、劉強、曾贊榮、李猛、張海波一行,首先來到濟寧政德教育干部學院現場教學基地——孔子研究院,詳細了解孔子生平,了解儒家思想發展脈絡及其對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用心感悟厚重的文化底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涵養干部為政之德,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