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沿著大運河看山東”系列報道之一

一船漁火貫南北,魯風運河展新韻

顧玉雪
2023年04月22日09:05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運河百年來首次全線通水,經緯海陸、縱貫南北,恰如華夏文明奔流不息、歷久彌新。隨著國家重構京杭大運河“全流域”航道重大布局的展開,蘇醒的大河被賦予新的使命、寄予新的希望。人民網山東頻道推出“沿著大運河看山東”系列報道,講述運河山東故事,賡續運河時代精神。

“寄語飛南歸北雁,大河頭尾是家川。”山東大運河上承京津冀、下接長三角,由北向南依次流經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庄,是運河歷史上的咽喉要道。依托“因水而興”的發展良機,山東正在擴能升級,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新高地,加快譜寫內河水運發展新篇章,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千年水道,百年復興。一艘艘現代化船舶沿河而下,流淌千載的齊風魯韻,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八裡灣船閘。人民網 顧玉雪攝

八裡灣船閘。人民網 顧玉雪攝

“通江達海”,構建港航經濟新格局

春意未闌,京杭大運河東平段水清岸綠,美景如畫。

悠揚的汽笛聲中,六七艘南來的船舶緩緩駛入位於泰安市東平縣商老庄鄉的八裡灣船閘,等待水位上升后過閘。“閘室現在開始漲水,請注意水位水流變化”的語音播報響起,調度室一片繁忙,船閘內水漲船高。

在船閘上空的橋梁處向北眺望,東平湖一片煙波浩渺。

“八裡灣船閘上下游水位相差約4米,是大運河山東段復航工程最北端的梯級船閘,按照Ⅱ級通航標准建設,具備2000噸級船舶通行能力。”山東水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安全員李仁鹿介紹。

閘門開啟,馬達聲響,船舶魚貫而出,行駛15公裡,即達大運河通航段的最北端起點港——東平港。

運河通,東平興。自古以來,京杭大運河貨運南北,以獨特的漕運文化和商業文明,孕育出繁華城鎮,滋養著沿岸百姓。據《東平縣志》記載:“在昔運河暢通,漕運興旺之時,帆檣林立,商船匯集,歲運漕米四佰萬石。”

近代以來,由於北面黃河數次改道,河道淤積,運河受制停運。2021年,京杭大運河泰安段工程建成,一舉結束了百年來“有湖有港不通航”的歷史,千年運河再煥新機。

在東平港老湖作業區,來自魯西南、魯西北及河北境內的礦山建材、非金屬礦石、鋼鐵、木材、糧食等多種大宗貨物經鐵路、公路運達后,由此開啟“北貨南下”的航程,通長江、達東海。

“水路運輸與鐵路、公路的成本差距在1:7:4左右。通過公鐵水聯運,可以優化運輸結構,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東平港商務部經理解洪海介紹,老湖作業區一期投資3.6億元,建設8個1000噸級通用泊位、錨地及相應配套設施,岸線全長634米,錨地全長156米,設計年通過能力477萬噸。

近年來,依托京杭大運河,山東積極創新求變,建造港口、疏通河道、開辟航線,加快推進運河沿岸內陸港口通江達海、聯通南北。

梁山港,是一個“無中生有”的運河港口。大運河與連接東西部煤炭資源運輸通道的瓦日鐵路在此形成黃金交叉點,也醞釀出江北最大的內河港口。較瓦日鐵路經由海港轉海運再轉內河航運,這一航道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

2020年5月,山東在濟寧錨定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梁山港發揮出沿運河入長江,輻射江浙滬的航運價值,建成8個2000噸級泊位、3個2000噸級集裝箱泊位,開通8條集裝箱運輸航線,發展成為京杭大運河上“西煤東輸、北煤南運,南貨北調、集裝箱運輸”的大型航運物資集散地。

這只是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港口建設的縮影。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山東將建設以京杭運河、小清河、新萬福為骨干的“一縱兩橫”內河航道布局,形成以濟寧港為主要港口,棗庄港、泰安港、菏澤港為地區性重要港口的內河港口布局。

古老的內河航道,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驅動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龍拱港。人民網 顧玉雪攝

龍拱港。人民網 顧玉雪攝

智慧港口,打造港產融合新高地

大河湯湯,其水泱泱。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從濟寧穿城而過,滋養著這座著名的“運河之都”。

在城區龍拱河與運河交匯處,幾艘貨輪停靠在龍拱港港口,巨大的紅色岸橋在藍天下巍然屹立。一輛無人智能水平運輸平板車駛入塔吊下,貨輪上的集裝箱在轟鳴聲中被吊機吊起,再放入平板車上,轉運到堆場。

整個作業流程,在中央控制室內通過4塊電腦屏監控,使用操縱杆、鼠標即可完成操作。據龍拱港工作人員介紹,“一人可以操控4台自動化軌道吊,兩分鐘可以完成一套裝船收箱作業,作業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80%。”

2022年12月,龍拱港引入四台智能RGV無人水平運輸平板車加入港口生產作業,是全國第一家實現無人智能水平運輸,常態化運行的內河集裝箱港口。

作為濟寧能源重點打造的“智慧化集裝箱示范港”,龍拱港率先將海港先進理念和智慧化方案全面引入河港,從一個傳統的件雜散貨碼頭,蝶變為新時代內河智慧化港口的新標杆。

據了解,龍拱港總共規劃了18個2000噸級泊位,10個泊位投入運營后,可以實現年吞吐量集裝箱80萬標箱,年吞吐貨物超2000萬噸,開啟江北內河綠色化、智能化集裝箱運輸新模式,有力推進大宗貨物“公轉水”“散改集”。

在山東運河沿線,港產城融合發展特色鮮明。

近年來,山東支持濟寧發展內河航運,同時推動魯南經濟圈轉型跨越,培育魯南物流能源廊帶。濟寧內河通航裡程佔山東省的70%,發展港航物流有著先天的優勢。

“我們整合港航資源,推動港口與腹地產業板塊高效協同、雙向聯動,吸引加工制造、物流商貿、供應鏈金融等產業集聚,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濟寧能源黨委副書記、董事閔維說。

事實上,從泰安港東平港到濟寧能源主導建設的梁山港、龍拱港、太平港、躍進港等多個港口,已成為沿線城市新舊動能轉化的重要載體。依托港口打造產業聚集區,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如今,山東運河兩岸已形成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德州天衢新區、濟寧經開區鐵水聯運物流產業園、棗庄鋰電產業園區等數十個產業園。充分發揮港口的樞紐、節點作用,提升了城市的區域綜合競爭力。

4月18 日,隨著開工“號角”的吹響,躍進臨港國際智慧制造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這意味著港航產業鏈條的進一步拉長加粗,臨港產業集群實現新突破、新發展,港產城融合發展又添異彩。

串珠成鏈,產業聚攏運河邊。

“以港促產,港產融合,以產興城,產城互動”的新經濟發展格局,已在魯風運河徐徐展開。

龍拱港智能化操作。人民網 顧玉雪攝

龍拱港智能化操作。人民網 顧玉雪攝

生態修復,擦亮綠色運河新名片

2022年4月,位於山東德州的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制閘開啟,來自岳城水庫的水滾滾向前,京杭大運河實現了近一個世紀以來的首次全線通水。

同傳統的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相比,內河航運具有運能大、佔地少、能耗小、污染輕等比較優勢,極為方便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在綠色發展尤其是“雙碳”背景下,內河航運的新優勢盡顯。

擦亮大運河這張“金名片”,離不開生態修復。

今年4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劃》指出,加大兩岸自然生態系統的修復治理力度,推進水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綜合整治,維護人文自然風貌。建立完善四級“生態警長”制,實行“一河(湖)一策”,強化岸線管控,健全河湖監測立體防控體系。

在位於京杭大運河中心點的台兒庄古城,城樓被一彎河水挽住,樓上的燈火被河水散成一束束光帶。這樣的交相輝映已經延續千年。

在運河開通之初的明朝萬歷年間,從微山湖口的韓庄至台兒庄,建起了八座節制閘。無數的官船、商船在此等待開閘,造就了“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裡、夜不罷市”的繁榮。

當前,運河沿線城市都對污染物排放執行嚴格標准,確保排污口入河水質達標。近年來,台兒庄投入資金2億元,建成了沿運及入運支流人工濕地生態淨化項目,建設橡膠壩、節制閘、溢流壩,採取生態滯留氧化、植物吸附、生態護坡等濕地效應,改善水體環境。

據棗庄市台兒庄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台兒庄區濕地、河道水面目前達到31.3平方公裡,每日接納廢水近10萬立方米,實現了所有出境水全部經過濕地淨化達到三類水質標准后進入韓庄運河,河流由原來的“排污渠”變成了“生態屏障”。

作為南水北調重要樞紐、京杭大運河重要節點,近年來,東平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產業興縣、綠色發展”戰略,扎實推進東平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在運河東平段,當地人最自豪的就是“一湖清水向北流”。一群群野鴨、鳥禽游弋其間,藍天碧水、映帶如畫,展現著生態之美。隨著大運河沿線環境治理的推進,沿河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重新成為水生生物的樂園。

今年以來,山東統籌實施一批生態環境修復重大項目,籌集5.17億元資金推動運河航道升級改造、14.33億元支持運河沿線5市水污染治理。一條沿大運河綠色生態帶日益煥發光彩,為沿線運河城市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解放思想 真抓實干 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做強做大 林武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4月20日上午,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緊密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方針政策,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推動山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林武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林武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以新氣象新作為為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近日,省委書記林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教育、民政、人社、衛健、應急、信訪等省直部門今年以來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重點工作。 林武指出,今年以來,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人民日報刊發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文章: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貢獻山東力量
  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貢獻山東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東是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拱衛京畿、扼控黃渤海、面向東北亞,維護國家安全責任重大。…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統戰工作、開發區改革發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事項 4月14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和視察南部戰區海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林武講話 周乃翔出席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4月13日在濟南召開。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法學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貢獻力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