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山東:數字強省建設活力澎湃  “網上辦”“掌上辦”群眾享智慧之便

宋翠
2023年04月21日09:36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我覺得大數據優化就是數據多、速度快,比如我要查食藥衛生許可,隻要在‘智惠導服’上輸入關鍵詞,‘智惠導服’就會為我主動匹配關鍵詞,並提供相關信息。”濟南市民李先生表示,濟南市建設了政務服務“智惠導服”平台,以前需要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咨詢的事情,現在,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辦了。

數字賦能,大有可為。近年來,山東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堅定不移將“打造數字強省、智慧山東”作為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中之重,印發《山東省“十四五”數字強省建設規劃》,將數字強省納入“九個強省突破”之一,全力推進數字強省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明顯成效。2022年底清華大學數據治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中國數字政府發展大中城市指數報告》顯示,山東列省域第三。

數字賦能政務服務:首推“無証明之省”  網上辦、掌上辦成常態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趙壽娟介紹,聚焦數字賦能,濟南全力打造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可提供32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的線上咨詢引導,建設資質11類142個事項全部實現“24小時自動受理”,企業開辦全市范圍內實現“一次登錄、半日辦結”,最快5分鐘完成審核,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精准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

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山東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開展“雙全雙百”提升工程,扎實開展國家電子証照應用,以“愛山東”為統一品牌,加快建設全省一體、上下協同的政務服務體系。

“申報系統不但會自動填寫數據、生成材料,還能智能檢查填寫的內容是否正確,點一下就可以批量蓋章,比以前方便多了。”2月23日,核工業青島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超來到青島市市民中心辦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証。登錄該市“智審慧辦”平台后,徐超僅勾選了企業名稱,點點鼠標,就完成了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許可業務的辦理。

“我們強化AI技術應用,集成文字識別、印章檢測、模板識別、照片識別、語義分析等7項智能AI服務,實現了辦事全程‘零跑動’。”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路玉軍表示,利用物聯感知設備,通過AR、大數據等技術,搭建起數字孿生、高度可視化的智慧管理平台,將政務服務中心打造為會感知、會辨識、會聆聽、會記憶、會思考的第三代數字化智慧大廳。

去年以來,山東在全國創新開展“無証明之省”建設,大力推進“免証辦”“減証辦”“一碼辦”,凡是通過電子証照、數據共享可以獲取的信息,逐步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提供相關的紙質証照証明材料,讓“群眾跑”變“數據跑”。目前,50類高頻電子証照在500個常用政務服務事項中全面應用,電子証照累計調用次數達3.73億余次,真正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在全國范圍內擦亮了“山東做法”的招牌。

山東各市也扎實開展“網上通辦”“無証通辦”創新實踐:棗庄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公交領域“一碼通行”,制發全省首張排污許可証和環評電子批復﹔東營市創新“一証一碼”模式在全省率先取消紙質健康証發放﹔泰安市泰山風景名勝區成為全國首家“無証明景區”,讓廣大群眾感受到好客山東的熱情,更感受到智慧山東的便捷。

山東組織開展“愛山東”進社區活動,群眾現場掃碼下載。    山東省大數據局供圖

如今,“無証明之省”觸角已經延伸到街道(鎮)村,讓群眾“動動手指就能辦,足不出戶就辦成”。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的“新手媽媽”劉女士表示,在手機上為孩子辦理落戶,比網購還快。4月6日,她在“愛山東”App填了1張表單后,拍照上傳3份材料,3分鐘就順利辦結了新生兒出生全部業務。

目前,山東迭代升級“愛山東”政務服務平台應用功能,發布“愛山東”移動端3.0版,注冊用戶數突破1億,日活躍度超過500萬。

在山東,辦事不用愁,“一張網辦全省事、一部手機走齊魯”。據統計,目前,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全程可網辦率達到80%以上,企業和群眾盡享智慧之便。

探索“數”治新路徑:讓城市更聰明  數字生活智慧又便民

停車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菏澤市成武縣的“享”停車實現了“想停就停、就近停車”。

“在‘享’停車公眾號裡面,我可以找尋成武縣所有停車場的信息,同時也可以查看一下停車場現在還剩余多少車位,這樣方便我停車。”菏澤市成武縣市民陳女士說,如果要去最近的停車場可以選擇導航模式,生活和出行都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為解決市民停車難,緩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成武縣建設了“享”停車智慧雲平台,將全縣的停車數據信息進行資源整合,通過融合多場景、多數據、多算法,進行數據分析,為市民提供車位查詢、停車導航、車場預約、停車繳費等服務,打造了“全縣一個停車場”。

圍繞“一屏觀全省,一網管全省”,山東堅持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載體,以大數據創新應用為抓手,推進全省“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台建設,著力構建省市一體、高效協同的經濟社會運行態勢感知體系和可視化管理體系,構筑起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

濟陽區“城市大腦”整合全縣視頻資源,加載AI算法,“天眼”代替人眼,一切盡在“眼”中。    山東省大數據局供圖

濟陽區是山東省新型智慧城市試點之一,該區打破數據壁壘,匯集了治安、交通、城管、消防等10余個重點領域的7500余路視頻監控資源,創新加載了AI算法,“天眼”代人眼,可以隨時提取視頻資源中的人、車、物等有效信息,對未佩戴安全帽、違章停車、明火報警等事件及時抓拍分析,讓城市管理更科學、更精細、更智能。

從“一網通辦”到“城市大腦”,從智慧交通到智慧社區,圍繞“優政、惠民、興業、強基”,山東建立全國首套省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地方標准,推動16市、7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省級試點建設。

去年以來,16市全面建成“城市大腦”,建成1200余個智慧社區,圍繞教育、醫療、就業、社保、醫保、文化、體育、養老、救助等老百姓關心關注的重點領域,推動打造一批數字化惠民應用場景,加快構建“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

在山東濰坊,“城市大腦”集成融合了300多個系統數據 ,實現了“一圖掌握全局、一屏指揮運行、一鍵輔助決策、一體協同聯動”,涉及城市治理、政務服務、民生服務、綜合指揮等領域數十個應用場景。智慧滕州時空大數據將全域范圍內的實景高清三維地圖和各類信息資源整合在一起,“數字孿生城市”,一張數字地圖“看清”一座城,實現了地下管線、地上景觀三維展示和綜合管線查詢統計,得益於此,滕州城市地下管網開挖不再“開膛破肚”。

山東多地在具體工作推進中更是提供了生動的實踐樣本。截至目前,省市縣共聯動打造了2000余個應用場景,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數字化發展帶來的便捷和實惠。

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細胞”,智慧社區為基層注入了時代元素,不斷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

“您有一條新消息:請抽空來村委會簽字確認2022年度玉米保險理賠。”3月3日中午,濟南市歷城區鮑山街道曲家庄村村民孫玉河回到家中,打開村兩委給每家每戶配備的“鄉村治理戶戶通”終端,聽到清晰的語音播報后,當即決定下午去村委會一趟。

依托AI、區塊鏈、互聯網等技術,濟南打造了“鄉村治理戶戶通”平台,探索實現鄉村治理到戶到人,同時,幫助老年人、特殊群體跨越“數字鴻溝”,享受AI時代的紅利。隨著“鄉村治理戶戶通”終端的入戶,2780名曲家庄人切切實實體驗到了數字鄉村建設帶來的溫暖和方便。

據了解,今年,山東將開展智慧社區建設突破行動,推動智慧便民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年底前累計建成不少於2000個基礎型及以上的智慧社區,加速構建智慧便民的數字社會。

泛在領先的數字基建:雲網端強勁發力 數字經濟閃亮齊魯

在山東省首條智慧高速公路(京台高速泰安至棗庄段)上,一輛汽車因故停在了應急車道,京台智慧高速調度中心的預警聲立即響起:“有車輛違規停車。”接到預警信息后,平台迅速通知路管部門。不到10分鐘,工作人員趕往現場。

“這條路上安裝了182處高清視頻監控、15套全向毫米波雷達、287套定向毫米波雷達等設備,能夠即時收集路況信息。”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交通工程部經理李濤介紹,像這些智慧化應用場景,在京台高速上共有30余種。

作為全國首個“改擴建+智慧高速”交通強國試點項目,京台智慧高速運用了北斗定位、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精准研判、高效管控,為全國智慧高速公路建設貢獻了“山東經驗”和“山東方案”。

京台智慧高速集成應用了主動發光標志、雨夜標線等設施與裝備,保障路域范圍內行車安全。    山東高速集團供圖

近年來,山東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數字強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加快推進“雲、網、端”信息基礎設施和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開展“5G+行業應用”推廣、“智能網聯充電樁進社區”等系列行動,推動公共充電樁聯網,建設“齊魯e充”等專用平台。

截至目前,全省12個城市入選國家“千兆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二位﹔累計建成5G基站16.2萬個,5G智能電網實現16市全覆蓋,成為全國唯一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雙樞紐”省份(濟南、青島)﹔通用算力位居全國第一梯隊,低時延邊緣數據中心數量居全國第一﹔物聯網終端用戶超過1.64億戶,接入流量在全國居首。

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基礎設施和核心支撐。按照國家最高等級A級建設的魯西南大數據中心,在建成投入使用不到2年時間裡,為菏澤市開發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應急等100余個系統,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初步估計可節省財政資金約30%。位於棗庄市的魯南大數據中心,算力規模位居全省前列。它以雲溪科創數字經濟產業園和互聯網小鎮等為載體,強力帶動當地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2022年,棗庄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188.6億元,同比增長137%。

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帶動全產業鏈智慧發展。  山東省港口集團供圖

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是亞洲首個、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碼頭,綜合應用地理信息、5G、數字孿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首創了智能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碼頭橋吊最高單機作業效率達到67.76自然箱/小時。而今,港口智慧化已經從現場生產延伸至全流程、全產業鏈,帶動全產業鏈智慧發展,為山東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山東各類數據中心已建成14000余條直達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的高速直連線路,構建起更加暢通快捷的“信息動脈”,推動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插上“數字翅膀”。據統計,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突破3.9萬億元,佔GDP比重超過45%,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數字賦能,活力迸發。在數字化的大潮裡,山東聚焦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基礎設施,打出數字創新應用組合拳,使當地的治理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了數字化變革,開啟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孫起生表示,圍繞公共視頻應用、數據開放應用、社會數據融合應用等多個領域,山東將持續深化大數據創新應用,加大典型應用場景復制推廣力度,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奏響數字強省建設的時代強音。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召開 解放思想 真抓實干 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做強做大 林武講話 周乃翔主持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4月20日上午,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緊密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黨中央關於“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方針政策,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推動山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林武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林武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以新氣象新作為為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近日,省委書記林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教育、民政、人社、衛健、應急、信訪等省直部門今年以來工作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步重點工作。 林武指出,今年以來,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人民日報刊發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文章: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貢獻山東力量
  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貢獻山東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東是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拱衛京畿、扼控黃渤海、面向東北亞,維護國家安全責任重大。…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統戰工作、開發區改革發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事項 4月14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和視察南部戰區海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林武講話 周乃翔出席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4月13日在濟南召開。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法學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貢獻力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