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聚焦濰坊國際風箏會:健身好時節 風箏飛滿天

第四十屆山東濰坊國際風箏會舉行,超過10萬名觀眾參與其中
健身好時節 風箏飛滿天
本報記者 李 蕊
仲春之末,春光大好。4月15日,第四十屆山東濰坊國際風箏會在濱海國際風箏放飛場開幕,天空瞬間熱鬧起來。百米“巨龍”沖入雲霄、“復興號高鐵”飛馳在蒼穹、巨型“鯨魚”遨游天際、艷麗的“牡丹花”盛放在雲端……一時間,天空成了風箏的海洋。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放風箏是傳統的民俗娛樂活動。濰坊風箏久負盛名,濰坊年年有民間或官辦的風箏賽會,許多外地的風箏商販和風箏藝人慕名而來,風箏賽會逐漸發展成為全國性體育比賽項目。
1986年第三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濰坊市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風箏邀請賽,當時濰坊國際風箏會辦公室借鑒工藝美術界的評比辦法、結合體育競賽規程,制定了詳細的風箏比賽規程。1988年起,國家體委把風箏列入正式體育競賽項目,1990年國家體委頒發了《風箏競賽規則》。
在今年舉行的第四十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上,第十九屆世界風箏錦標賽和濰坊風箏大賽等賽事陸續展開,打斗風箏賽、創新風箏賽、最大風箏賽……豐富多樣的賽事項目吸引了59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3個省份的150多支風箏代表隊參加比賽和表演。
張華剛和他的團隊獲得本次風箏會創新賽一等獎,他們的作品“濰坊復興號”串式風箏長150米,由一個復興號“火車頭”和50節“車廂”組成,制作團隊6名成員耗時半個月時間完成。在比賽現場,26名成員協作將風箏成功放飛。“作為風箏藝人,我想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推廣中國高鐵。”張華剛說。
濰坊國際風箏會歷經40年發展,現已成為一個國際性文化體育盛會,促進了風箏運動的發展與普及。本屆風箏會開幕當天,超過10萬名現場觀眾參與其中,從大學生到上班族、從黃發老者到垂髫孩童,都盡情地享受放飛風箏的樂趣。
“在這好天氣,放放風箏,晒晒太陽,舒展一下筋骨。”在濰坊人民廣場的一塊空地上,67歲的張成富攪動著手中的圓盤,輾轉騰挪間,額頭滲出微微的汗珠,“經常鍛煉,身體好了,腰板兒更直了,人也變得精神咯!”張成富說。
作為“世界風箏之都”和國際風箏聯合會總部所在地,如今在濰坊,風箏運動已經成為大眾健身的重要運動項目之一,無論是專業的放飛場,還是街邊的廣場公園,總會看到市民放風箏的身影。“濰坊市每年都舉行全民健身風箏比賽,近年來,供市民放飛風箏的場地不斷增多。”濰坊市風箏運動協會監事劉志江介紹,近期濰坊還不斷推廣對場地和風力要求較低的“盤鷹風箏”項目,推動風箏運動成為全民都可參與的群眾性健身活動。
濰坊國際風箏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偉表示,下一步,濰坊計劃把浮煙山打造成國際風箏放飛游客集散地,並定期舉行青少年免費體驗放飛活動,引導更多民眾了解風箏文化,愛上風箏運動。
(喬姝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0日 第 1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人民日報刊發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文章: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貢獻山東力量
- 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構建新安全格局中貢獻山東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章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我們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東是我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拱衛京畿、扼控黃渤海、面向東北亞,維護國家安全責任重大。…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統戰工作、開發區改革發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事項 4月14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和視察南部戰區海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林武講話 周乃翔出席 山東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4月13日在濟南召開。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法學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貢獻力量。…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