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濟南

“齊魯第一高”即將封頂,揭秘刷新行業紀錄的硬核技術

2022年06月02日19:19 | 來源:濟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齊魯第一高”即將封頂,揭秘刷新行業紀錄的硬核技術

作為山東省地標建筑,在建的“齊魯第一高”綠地山東國際金融中心即將迎來重要建設節點,核心筒已施工至88層,即將於近日實現結構封頂!據項目負責人邵凱介紹,國金中心超高層在施工過程中突破了多個“最難”、創造了多個“第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秘其中的硬核技術。

難度之最

樓層越高,建設難度越大

“從350米到428米,不只是高度的累積,施工難度將會成倍增加。”邵凱表示,428米超高層項目不僅刷新了山東省的建設高度,更是一件建筑藝術品,樓體有繁復的變化,要把圖紙上精美而又有設計感的建筑外形變成實物,施工難度堪稱行業之最。

山東“第一高”樓體外框呈鋸齒狀,底部向上逐漸內收變化。內核心筒經歷了11次截面變化,從最初的類正四邊形變為類八邊形。核心筒的牆厚也隨樓層變化,最初厚度約1.6米,到頂層時已變為約0.55米厚,厚度已減少了三分之二。尤其在71層到75層,核心筒四個大角的直牆全部變成斜牆,要求對項目使用的智能造樓機進行再改造再設計,以保証施工安全,這也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71-72層外框鋼結構為伸臂+環帶桁架層,核心筒外伸臂桁架節點分段,需同時滿足現場塔吊起重性能和設計要求分段,伸臂桁架重量達到30噸左右,需要採用動臂塔吊1700進行吊裝;伸臂桁架重量大,現場安裝時無法立馬使用螺栓連接,校正難度大,需要臨時安裝固定;核心筒外伸臂桁架跟隨外框施工進度進行安裝,由於核心筒和外框沉降不一致,確保伸臂桁架的受力達到設計要求。71-72層外框也可稱為超高層“最難施工外框桁架”。

核心筒之外,樓體外框還有16根巨柱,同樣需要隨著高度變化。樓體外觀呈鋸齒狀收縮和外延,每根巨柱的變化並不一樣。通過巨柱不斷變化實現造型的美感,巨柱最大的位置長寬是2.8米乘以1.5米,經過約20次變化,到最上面就成了0.85米乘以0.65米,這也給施工帶來難度。

與此同時,要把混凝土送上三四百米的高樓,並不簡單。山東“第一高”專門設置了混凝土施工泵管,用超高壓輸送泵泵送,這個泵管僅在地面就要經過長約百米的水平加壓。由於在泵送過程中有一定的泵損,一旦控制不好,也可能“堵泵”,一旦“堵泵”后續處理也很麻煩,這也是施工難點之一。

超高層建設難度大,安全管理難度更大,為保障工人安全,施工現場一面二維碼展示牆上,工人們可以根據需要掃碼了解自己所在工序的技術、安全等信息,同時充分借助BIM技術,進行三維可視化展示,讓工人更直觀了解相應工序要求。此外,項目專門開發了雲監督平台,利用現場安裝在動臂塔吊上和其他位置的攝像機,隨時隨地實現對工地的監管。

重量之最

省內最深的超厚大底板

山東“第一高”建成后將達428米,需要承重50多萬噸,它的底板更非同一般。“承重是施工建設時首先面臨的難題,為保証超高樓穩定性,我們建設了山東省內最深的超厚大底板。”邵凱表示,這個大底板建在地下四層以下,長約60米,寬約60米,最厚的地方約12米。這相當於要一次性用混凝土填充半個標准足球場大小的4層住宅樓。

“難的是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這樣大的底板,為了避免產生冷縫,需要一次性完成2.1萬方混凝土澆筑。”邵凱說,在CBD這樣的市中心,周邊交通壓力很大,做這樣大規模的混凝土澆筑需要上百輛混凝土車來回運送混凝土,組織難度很大。“我們通過BIM模擬、模擬演練、現場指揮等方式,調配了4家攪拌站,超110輛混凝土車,創新使用了溜槽+攪拌機+汽車天泵的方式進行一次性澆筑,最終僅耗56小時完成2.1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澆筑,刷新濟南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速度紀錄。

省內首台

智能造樓機“參建”

施工難度的成倍增加,更需要先進設備和工藝技術的保障。進入71層至75層,在建的山東“第一高”核心筒外牆已是斜牆。沖向400米高空的山東“第一高”工地頂部,是山東省首個智能頂升平台,又叫“造樓機”,同時首次採用地面整體拼裝模塊化對接工藝,將桁架模塊在地面上一次性拼裝並焊接完成。

“和300米左右超高層多使用爬架防護不同,400米的超高層施工為了保証施工安全,需要用到智能造樓機。”邵凱表示,智能造樓機由中控室控制頂升,外圈有防護系統,可以最大程度保証工人們高空施工的安全。智能造樓機高約19.5米,能覆蓋4層樓,實現同時施工。

造樓機又劃分了九宮格一樣的九個工作區,每個區有一個專用鋼扶梯上下,施工人員穿戴和固定好安全繩,在自己的工作區域施工,減少來回走動,保証安全,也提高工作效率。智能造樓機的頂升力達到2400多噸,身處8級大風仍能平穩運行。邵凱表示,智能造樓機通過液壓千斤頂實現平台頂升,平台負載所需建材物料,隨樓層增高向上爬升,單次頂升高度可達4.3米,整個流程完成僅需1.5小時。

省內首台

80噸級動臂塔吊“助力”

首次使用的不只是智能造樓機,在核心筒的頂部外側還有3台動臂塔吊。其中最大的動臂塔吊最大起重量80噸,在山東省是第一次使用。“第一高”使用的環帶桁架、伸臂桁架、鋼柱等材料的重量達到30噸,普通塔吊起重量僅約5噸,遠不夠用,而且普通的塔吊的作業高度也遠遠不夠。“首次使用的這款動臂塔吊最大載重量80噸,最小載重量也有14噸,保証了施工材料順利從地面吊到頂。”

行業領先

以BIM信息模型為核心

與此同時,基於BIM的超高層建筑干法旋挖成孔樁底后注漿施工技術、高強高性能砼超高泵送施工技術等,做到了行業領先。

項目以BIM信息模型為核心,各專業深化、優化設計全部基於BIM模型展開,讓總承包單位成為設計管理的真正核心。同時採用互聯網+質量管理系統、無人機航拍等技術。將各構件相關信息錄入二維碼,可掃碼學習對應規范要求和操作流程;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分析現場地形地貌、輔助場區規劃,生成720°全景圖及施工進度圖,方便管理人員及時了解現場形象進度及安全文明施工情況。

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凝聚了無數建設者的智慧力量與辛勞付出,如今項目即將邁入嶄新階段,為“走在前,開新局”中的濟南注入新的動力。綠地也將繼續以高標准、加速度推動項目早日交付並投入使用,為“六個現代化強省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楊年超)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李干杰“六一”國際兒童節前看望少年兒童 向全省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祝賀
  李干杰“六一”國際兒童節前看望少年兒童 向全省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祝賀 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省委書記李干杰在濟南市看望少年兒童,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少年兒童致以節日祝賀,向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和衷心感謝。 李干杰首先來到市中區海珀幼兒園,這是一所全日制公辦幼兒園,設有9個教學班。…
李干杰在《學習時報》頭版發表署名文章: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 奮力推動山東發展走在前列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 奮力推動山東發展走在前列 山東省委書記 李干杰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十分關懷、寄予厚望,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親臨山東考察,作出重要指示,為山東發展指方向、定目標、明方略、繪藍圖。特別是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山東考察,要求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共同富裕,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這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
山東省委召開情況通報會
  山東省委今天(5月26日)召開情況通報會,通報十二屆省委委員、候補委員、省紀委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安排和我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候選人預備人選產生情況。 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主持,十三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家義、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付志方和正省級老同志趙志浩、姜異康、韓寓群、陳光林,省委副書記楊東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夏紅民和副省級黨內老同志出席。…
山東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李干杰提出要求 周乃翔出席並講話 5月25日晚上,全省穩定經濟運行工作視頻會議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下步重點工作。省委書記李干杰提出要求,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出席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 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強化規劃引領科學有序推進 努力在起步區建設上見到更大成效 5月20日下午,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聽取起步區建設進展情況匯報,研究《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規劃,審議有關文件,安排部署重點任務。 省委書記、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干杰,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周乃翔出席會議並講話,劉強、於海田和領導小組成員出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