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濰坊科技學院

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濰坊科技學院再發力書寫服務地方新篇章

2022年05月02日09:43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濰坊科技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由壽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全日制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試點院校、定向培養士官試點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高校。校園佔地2400畝,在校生3.5萬余人,教職工2200余人,副高級及以上教師達525人,碩士及以上1345人,雙師型教師611人,80人受聘為東北師范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博導碩導。現設14個二級學院、58個本專科招生專業,其中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個,山東省優勢特色專業5個,山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一流課程16個。建有3個省級科研創新平台,5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

學校圍繞建設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質量著稱的應用型特色名校辦學定位,按照“規矩兜底,科研先行,激勵護體,內涵發展”基本思路,圍繞“減專、增本、申碩”目標,以“青春濰科,為新毅行”為文化引領,以黨建、業務、管理、作風“四位一體”為抓手,積極落實轉變辦學思路、轉變人才培養定位、轉變辦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目標“四個轉變”要求,全力推動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

聚焦未來發展“系統升級”

建應用型本科高校 搶抓發展機遇

從教三十載,從農村教育一線,到壽光現代中學校長、黨委書記,壽光一中校長、黨委書記,濰坊科技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魏華中校長三十年如一日,深深扎根壽光教育這片沃土,一路忘我耕耘、潛心教育、初心不改,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做溫暖教育,致力於建設以文化人、風清氣正的和諧校園。

多年來,他先后十三次獲得濰坊市政府教學成果獎,2014年獲教育部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全國語文“學術先鋒人物”、山東省優秀教研員、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特級教師,2019年入選山東省第三期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濰坊市特級校長、濰坊市魅力校長、壽光市優秀校長。是魯東大學碩士生導師,山東省高考語文科試題命題人,山東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人,教育部“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專家團成員。被授予“濰坊市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任職濰坊科技學院校長以來,魏華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明確了“規矩兜底,科研先行,激勵護體,內涵發展”的基本思路,確立了“減專、增本、申碩”的發展目標,全力推動學校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內涵建設。提及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探索,濰坊科技學院一系列舉措經得起推敲。2021年,濰坊科技學院在省級綜合評估中位列山東省本科高校分類考核第二名。兩項成果獲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兩個團隊入選“青創人才引育計劃”,一個團隊入選山東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校獲評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師生獲“挑戰杯”紅色專項全國特等獎1項,二、三等獎6項,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銅獎,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全國一等獎一項,全國三等獎一項,實現該項賽事國賽獎項零的突破,濰坊地區所有高校唯一獲獎單位,全省同類院校第一名。

轉變辦學思路 堅持應用導向

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學校立足壽光蔬菜產業發展需求,著力打造農藝與種業、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等學科,建有園藝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農史學會農學思想與《齊民要術》研究會等8個省級以上教學科研平台。其中,與貴州大學共建農蔬區塊鏈重點實驗室,列入濰坊市“新基建”重大項目。

學校還組建了以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為學術帶頭人的專家博士團隊,以蔬菜種子研發為中心,全面開展園藝技術、病虫害防治等技術研發與社會服務。自主研發31個蔬菜花卉新品種,20個蔬菜新品種。其中,“天濰”系列等15個新品種在農業農村部登記,“濰科”系列番茄項目獲中國技術市場金橋獎。制定了山東省農業領域地方標准4項、濰坊市標准2項。打造“學府蔬菜”高端品牌,“玉玲瓏”獲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品質王”稱號。

學校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三農”服務專業委員會,被省民政廳遴選為全省對口幫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高校。成立了職業培訓學院,為省內外開展農技人員培訓4萬余人次。與江西贛州章貢區政府合作成立贛州培訓學院,與貴州畢節七星關區合作打造蔬菜博覽園,在河南上蔡縣、山東惠民縣成立博士工作站,舉辦“壽光模式”新型農業產業培育和農業產業化實踐研修班,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力量。

轉變人才培養定位 堅持立德樹人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進入4月,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園藝專業的陳振乾、陳振坤同時收到了被東北農業大學農藝與種業專業錄取的消息。未來幾年,他們將一個研究白菜、一個研究黃瓜,但還將在一起“相愛相殺”。

今年,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有190位同學順利考上了研究生,像陳振乾、陳振坤這樣升入研究生的學子,濰坊科技學院還有不少,畢業生考研率連續10年超過10%。學校連續5年獲評山東最佳社會聲譽高校。

濰坊科技學院積極探索新時代做好黨建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徑,“五制聯動”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創新實施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育人模式,推動農聖文化傳承創新與鄉村振興實踐融合的大思政教育。立項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項目,獲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農聖文化傳承創新教師團隊入選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校獲評全國優秀易班共建高校、全國志願服務百強組織獎,學校團委入選全國高校共青團重點新媒體工作室。

學校制訂了體育美育工作實施方案,實施“體育俱樂部制”改革,創新美育內容和形式,獲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省級一等獎6項,2021年山東省合唱藝術節合唱比賽獲甲組一等獎。學校制訂了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在校生全部參與勞動實踐課。組建了40支校、院級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全校2.4萬余名學生積極參與扶貧助困、支農支教、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開展“濰科學子看家鄉”“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等系列話題活動,閱讀量達2000余萬人次。

轉變辦學方式 堅持產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校地共生

近年來,濰坊科技學院立足壽光蔬菜產業優勢和農聖文化特色,不斷深入實施“科研突破工程”,實施科研興校和人才強校戰略,以培育“全國蔬菜種業硅谷”為目標,不斷探索蔬菜新品種研發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為國產蔬菜種子亮出了“中國芯”。學校與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山東默銳、歌爾等合作,成立智慧蔬菜、海洋精細化工、智能制造等現代產業學院,著力打造從蔬菜種子研發到資源環境、農產品質量溯源等覆蓋設施農業產業鏈的學科專業體系。2021年,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13項。在校內建設壽光市軟件園,作為師生教學科研、創業就業基地,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021年,軟件園入駐企業200余家,實現產值12.8億元,並入選商務部“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綜合評價庫,獲批山東省省級數字經濟園區。山東省眾創教育研究院入選濰坊市首批創新創業共同體。師生創業企業環球軟件連續3年成為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優勝企業。

在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上,九號館是濰坊科技學院自主研發的蔬菜新品種以及國內外最具推廣價值的蔬菜新品種展示館,這裡將通過展示國內外先進的蔬菜品種及其生產現狀,為菜農選擇優良蔬菜品種提供良好的平台。“主要展示了濰坊科技學院自主研發的蔬菜新品種以及國內外各種類型的優良蔬菜新品種,各種類型的優良蔬菜品種一共212個。”濰坊科技學院賈思勰農學院教師孫虎介紹。

近年來,濰坊科技學院通過搭建校內科研平台,結合學校學科優勢,開展種源“卡脖子”關鍵難題的核心技術攻關,已自主研發了32個蔬菜花卉新品種,在全國7個省區建立了育種基地,累計推廣試種面積達15萬畝,社會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這個區域一共展示了11個各種類型的茄子品種,有白茄、綠茄、還有這種圓茄和長茄,不同類型的都有,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菜農的種植需求。”孫虎老師介紹。

像這樣性狀優良的的國產品種,蔬菜科技博覽會九號展館內共集中展示了167個,包括絲瓜、苦瓜、辣椒、番茄、黃瓜等多個品類,隨著近年來國產育種水平的不斷提升,濰坊科技學院國產新品種與國外品種的展示比例也逐年提高,越來越多的國產種子得到市場的認可和青睞”

學校還積極參與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基地、壽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建設。與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共建山東省設施蔬菜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設施蔬菜技術創新中心,聯合舉辦現代農業職業經理人定向班。與壽光市民政局、中國農業銀行濰坊分行、濰坊市人民醫院等開展戰略合作,形成校企共贏、校地共生的良好局面。

轉變教育教學目標 堅持勤學苦練

提升學生實踐和就業創業能力

依托壽光市軟件園、蔬菜高科技示范園等優勢資源,學校形成了校園—田園—科技園—創業園“四園一體”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學校獲評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入選首批山東省大數據人才實踐基地。加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17名教師獲山東省“互聯網+”創新創業導師。學校還對標國家級眾創空間建設要求,組建社會企業導師團,打造“一體兩翼三支撐”的文聖眾創空間,建成山東省首家省級示范創客中心。

2021年,學校建立校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6處,遴選首批30家學生創業項目入駐學校創業園。立項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項,山東省雙創計劃項目28項,入選“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項目支持計劃2項。獲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銅獎,“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鄉村振興專項)全國總決賽銀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創業組總冠軍。學校積極組織開展“濰科學子企業行”活動,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就業,2021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97.40%。

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利用“雲”思政打造全時段思政教育

近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以《濰坊科技學院:積極開展“雲”思政教育 全面提升育人成效》為題,全面報道了學校“雲”思政工作經驗。

學院堅守網絡輿論高地,扎實推進智慧團建、青年之聲建設,投資30余萬元建設共青團新媒體中心,開通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台,形成了“追夢濰科人”“團小薇直播間”等品牌欄目,構建起面向全校師生的蛛網式傳播和多觸角延伸的傳播網絡

用好網絡資源和平台,打造線上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加入山東省網上課程聯盟,積極開展“互聯網+思政課”融合探索,通過“雲技術”“雲資源”,利用優學院等拓寬思政課教學視閾,提升思政課程吸引力和親和力。深度挖掘網上專業課思政育人元素,開設了30余門爾雅選修課,打造了數十門網上優質課程,《園藝學概論》等課程被學習強國全國平台採用。師生原創動畫片《農聖賈思勰》在中央電視台、山東衛視播出,獲省文藝精品工程獎,入選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

濰坊科技學院通過開展假期“雲” 思政教育,實現了全時段、全流程的思政育人。開展雲家訪,利用網絡、電話等進行線上家訪,了解學生假期學習情況、思想狀況、生活狀況,向家長介紹資助政策。2021年寒假,為358名貧困學生發放補助款。開展雲教育,在官網、公眾號印發《關於做好寒假期間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的通知》《致全體學生和家長的一封信》《寒假心理調適指南》《寒假疫情防控指南》等文件,各二級學院通過網站、QQ群、微信群等網絡平台,開展疫情防控、電信詐騙、思政教育、心理健康等宣傳教育活動。開展雲輔導,開通線上心理輔導服務,積極構建專業咨詢與朋輩輔導相結合、電話咨詢與網絡咨詢相結合的假期心理“雲輔導”體系。寒假期間,在線接待咨詢學生100余人次,增強了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濰坊科技學院供稿)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李干杰在濟南調研時強調 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4月30日是“五一”假期第一天,省委書記李干杰來到濟南市,深入學校、企業、社區等調研疫情防控工作和假日生產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正確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周乃翔調研節日期間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今天(4月30日),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到省應急指揮中心和淄博市,看望慰問堅持節日生產的一線工作人員,調研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物流暢通、市場保供等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確保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安全的節日。…
山東省舉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座談會
  山東省舉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座談會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楊東奇出席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4月29日下午,山東省舉行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座談會。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座談會並講話,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各個階層、各條戰線的勞動群眾,向駐魯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廣大干部群眾,致以節日祝賀﹔向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研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等事項 4月29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賀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李干杰在德州調研時強調 抓實企業生產加快項目建設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4月26日,省委書記李干杰在德州市調研時強調,要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抓實企業生產,加快項目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慶雲縣水發渤海國際物流園是省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建成后可容納2000個經營業戶,農產品年交易量可達50萬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