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首發 為民當家 以融媒理念加強縣域社會治理的新探索

臨沂蘭陵縣堅持融合理念,弘揚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於2019年創建蘭陵首發網上群眾服務平台,通過為群眾更好更快的辦事,在服務中宣傳教育群眾、組織凝聚群眾、密切黨群關系,探索了一條利用融媒平台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2020年,蘭陵首發獲評“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治理優秀創新案例”和山東省“改革品牌”,2021年獲評全國第一屆“新型智慧城市創新大賽”優秀獎,被列為中宣部“縣級融媒體建設典型案例”候選名單,經驗做法先后被各主流媒體宣傳推介。
背景動因
蘭陵是傳統農業大縣、人口大縣,地處魯蘇交界,與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相比,經濟基礎薄弱,民生建設歷史欠賬較多,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訴求相對突出。以往由於政府與群眾之間缺少“短平快”的溝通橋梁,體制不順暢、機制不健全、渠道不暢通,群眾訴求難以及時有效地收集解決,導致一些小問題變成大難題,社會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多,縣域社會治理能力亟需突破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破解社會發展難題,蘭陵縣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以流程再造為發力點,於2019年10月創辦了融合為民辦事、宣傳教育、問計於民三大功能於一體的蘭陵首發網上為民服務平台,一網接辦群眾訴求、打造融媒宣傳矩陣、凝聚發展共識,走出了一條網絡時代加強和創新縣域治理能力的有效路徑。蘭陵首發運行以來,注冊用戶達44.2萬,解決群眾訴求10萬余條,群眾滿意率達到94.8%,在不斷吸附解決訴求問題的同時,轉變了黨員干部工作作風,搭建了以文化人的新平台,形成了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真正實現了“蘭陵首發,為民當家”。
做法成效
(一)用情服務,打造為民辦事的“掌中寶”。集中整合群眾訴求、信訪案件、矛盾糾紛到“蘭陵首發”,統一受理、交辦、答復,實現“一網收集”“一網通辦”。一是全口徑暢通渠道。平台設置“我有話說”,群眾下載蘭陵首發后,即可直接通過平台公開反映問題,欄目開通以來已受理、解決群眾訴求10萬余條﹔設立“首發約訪”,群眾可以通過平台預約縣級領導,累計約訪1228人次,接訪739人次﹔開設“企業有話說”,共接收企業訴求以及對營商環境意見建議1125條。同時,對群眾通過12345熱線、網絡輿情反映的訴求和問題,一並匯集蘭陵首發轉派辦理。二是零延遲分流交辦。縣級層面成立網上群眾工作部,鄉鎮、單位設立蘭陵首發工作辦公室,落實“群眾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流程再造解決群眾訴求。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平台第一時間轉交相關鄉鎮和縣直單位辦理。要求咨詢類問題半天內辦結,一般性問題3天內辦結,較為復雜問題5天內辦結,涉法涉訴類問題1個月內辦結,辦理情況在平台公開回復,同時通過短信提醒群眾查看辦理情況。三是跟蹤式嚴格問效。把真正給群眾解決問題作為首發生命線,對超出時限未辦結的、群眾重復反映的或對辦理結果不滿意的合理訴求,通過現場督辦、人大政協視察督辦、電視問政、追責問責跟蹤辦理。目前,累計開展首發現場督辦426件、視察督辦158件、電視問政96件、問責干部28人。四是多元化化解矛盾。堅持“一口進、多口疏”,設立“老苗調解”版塊,組建8名金牌調解員、20名優秀調解員的調解團隊,通過平台預約、首發轉交,累計化解群眾矛盾訴求2700余件。對涉法涉訴類訴求,由縣委政法委牽頭協調公檢法導入司法程序,確保問題不回流。五是全方位硬核公開。首發定期公布最差辦理工單,讓干部有壓力,倒逼作風轉變﹔曝光無理訴求,請群眾評判,引導群眾合法合規合政策提訴求。設立信訪“在線督辦”,對信訪“疑難雜症”及鄉鎮黨政負責人包案辦理情況在首發公示,通過輿論監督推動案件化解,在線督辦407件、解決372件,信訪及時化解率由原來的70%提高到91.4%。
(二)用心宣傳,開通教育引導的“直通車”。利用辦事聚起的人氣,在首發平台上打造融媒體,在潛移默化中宣傳、教育和引導群眾。一是送政策服務民生。設置“為您服務”版塊,圍繞與群眾最密切相關的問題,建立政策信息、產業技術、民生資訊、志願服務等專欄,群眾可隨時查詢就業、醫療、社保、交通等最新政策,很多信息訪問量超10萬人次,今年1-11月份已累計發布各類政策信息2200余條。設置“便民服務”專欄,公布高頻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流程及聯系電話,讓群眾足不出戶掌握事項辦理內容要求,推進實現“一次辦好”。二是展成果激發熱情。通過“蘭陵熱點”“時景熱圖”“我的鄉鎮我的家”“五微帶您看蘭陵”等專欄,發揮村村一名新聞志願者作用,以視頻、圖文、直播等方式,對蘭陵的大小事、群眾的身邊事進行宣傳報道。累計開展重點項目建設、蔬菜產業博覽會、“十佳文創產品”、大蒜節等直播活動86場次,觀看人次達220余萬。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家鄉變化,講述身邊故事,傳遞蘭陵聲音,讓群眾願意看、看了願意轉、轉了願意評,增強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激發投身家鄉建設的熱情。三是樹典型弘揚正能量。通過“好人好事”“文明實踐”等欄目,及時發布孝善“紅黃榜”“好人好事”“移風易俗”等典型案例,弘揚清風正氣,累計報道“踐行沂蒙精神好干部”100人、“蘭陵好人”68人、“勞動脫貧光榮戶”37戶,發布孝善“紅黃榜”12期,通過倡樹典型,引導群眾見賢思齊、向上向善,提高了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養,助推了社會治理。
(三)用力凝聚,匯集蘭陵發展的“民意雲”。搭建群眾建言獻策平台,聽民聲、讀民意、匯民智,完善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依靠群眾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一是圍繞公共話題聽民聲。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理念,開設“征求意見”“獻策留言”“網友金點子”三個子欄目,主動搜集、積極回應交通、教育、醫療等群眾街頭巷尾熱議的民生話題。例如,對市民比較關注的城區部分路段交通堵塞、斑馬線不禮讓行人等熱點問題,及時開通“我為交通暢行獻一策”欄目,縣交警大隊根據首發梳理反饋的建議,逐條確定整改措施,受到網友稱贊。二是圍繞發展課題匯民智。設置“人大監督”“政協參政”專欄,引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全縣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開展專項調研、督查指導,共形成蔬菜產業升級、人居環境整治、蘭陵路東延隧道建設等建言議題186件次。相關提案議案由首發梳理轉交有關部門辦理,密切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群眾的聯系,提升了重大問題的科學決策能力。三是圍繞改革命題讀民意。群眾意願是推動改革的動力源。綜合“我有話說”等板塊中的問題訴求、意見建議,建立“民意雲”數據庫,定期分析、總結提煉普遍性、規律性問題,及時反饋給涉及部門單位,推動從政策層面加以解決。例如,有群眾反映房產証辦理難、物業管理亂的問題比較集中。對此,縣委、縣政府有針對性地出台《關於蘭陵縣房地產領域共性歷史遺留問題不動產權登記辦理問題的處理意見》,已為群眾辦理房產証9151戶、正在辦理1529戶﹔及時開展小區物業紅黃榜評選,有效提高了物業服務水平,群眾反映這方面的問題訴求下降90%。
經驗啟示
(一)堅持群眾路線、群眾理念,這是根本要求。蘭陵縣以弘揚“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為主旨,打造“蘭陵首發”為民服務平台,為群眾提供了一個說話辦事的地方,給群眾開通了一扇行使權力的窗口,讓群眾知情有渠道、參與有平台、監督有手段、當家有機會,逐步參與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成為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深刻踐行了由民當家的理念。
(二)堅持學用網絡、善用網絡,這是有效途徑。互聯網時代,群眾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蘭陵縣通過建設蘭陵首發平台,將線下責任融合到網絡之上,推動各級黨員干部學用互聯網,在督促干部不得不解決群眾訴求、不得不觸及矛盾問題中增強宗旨觀念,在網來網去中轉變了工作作風、提升了服務效能。
(三)堅持流程再造、提升質效,這是關鍵所在。當前基層為民辦事機制不暢、流程繁瑣,群眾訴求難以有效解決。“蘭陵首發”平台有效融合多方渠道,著力推進辦事流程的改造再造,通過建立閉環式辦事流程、公開監督機制、問政問責制度,有效吸附解決了群眾訴求,把住了保障為民服務質效的“生命線”。
(四)堅持公開、公信,這是最有力保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群眾監督、實踐檢驗,這是為民服務的根本保障。“蘭陵首發”平台充分用好公開的力量,將群眾訴求、辦理情況、滿意評價全部“晾晒”出來,讓廣大干部群眾來評判,既倒逼推動了干部作風的轉變,又規范約束了群眾訴求行為,構建了“有問必答、干群一家、由民當家”基層治理新路徑。(臨沂市委改革辦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召開 李干杰周乃翔提出要求
- 1月9日下午,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分析疫情防控形勢,調度工作情況,安排部署當前和春節期間疫情防控重點工作。…
- 江秋蓮訴劉暖曦生命權糾紛案一審宣判 劉暖曦被判賠69.6萬
- 宣判現場。 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供圖 人民網青島1月10日電 (劉穎婕)2022年1月10日,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法院對原告江秋蓮與被告劉暖曦生命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劉暖曦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江秋蓮各項經濟損失496000元及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00元,並承擔全部案件受理費。…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重點項目現場觀摩舉行
-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舉行 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付志方楊東奇出席 1月5日至6日,省委、省政府舉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檢驗成效、交流經驗,凝心聚力、提振信心,帶動全省上下形成抓項目謀劃、促項目落地的濃厚氛圍,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 省委書記李干杰出席活動並在總結交流會上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