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一警三聯 多元共治

沂水公安讓“楓橋經驗”在沂蒙老區發揚光大 

2021年12月24日09:27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是“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也是“楓橋經驗”50多年來歷久彌新的關鍵所在。

近年來,沂水縣公安局結合本地特點,繼承和發揚“楓橋經驗”,創新推出了沂蒙鄉賢“4+3+1”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機制,探索實行沂蒙義警“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模式,馬站派出所以全省考核第一的成績榮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沂水縣公安局整合馬站鎮“沂蒙鄉賢”“沂蒙義警”以及基層網格員三支隊伍,創新推行“警賢聯調、警民聯防、警網聯動”“一警三聯”工作機制,傾力打造了富有沂蒙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品牌。2020年度馬站鎮刑事發案同比下降56%,110接報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44.4%、17.3%,群眾安全感在全市162個鄉鎮中位居前列。

警賢聯調

實施“多元化”矛盾化解機制

作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馬站派出所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黨政主導、綜治協調、公安指導、部門聯動”,創新建立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職隊伍---“沂蒙鄉賢”,從馬站鎮66個行政村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三老”中,精心遴選196名品德好、素質強、威信高的老同志聘用為“沂蒙鄉賢”。

充分利用“沂蒙鄉賢”隊伍威信高、人情熟、會講“老理”的獨特優勢,將鄉賢調解機制納入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前置條件,建立四層級、三條線、一聯席的“4+3+1”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鎮政府成立鄉賢辦,在派出所設立“沂蒙鄉賢調解中心”,在各村居設立沂蒙鄉賢調解室,通過上門“問診”化解,坐班“接診”調解,疑難“會診”聯調,在農村基層營造將“有困難找警察”轉變為“有困難先找鄉賢”的良好社會氛圍,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和諧局面。

沂水縣副縣長、公安局長孟令君介紹,群眾永遠是做好基層社會治理的力量源泉,“沂蒙鄉賢”正是從民間汲取智慧與力量,做好鄉村治理工作,傳承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

韓京光是馬站鎮上高庄村的一名鄉賢,在他看來“沂蒙鄉賢”就是沂蒙精神的一種延伸,在長期的鄉賢工作過程中,他邊調解邊總結,在自己的“沂蒙鄉賢”工作手冊上,還總結出了四大經驗。

馬站鎮自開展“沂蒙鄉賢”工作以來后來,群眾在實踐中都看到了鄉賢確實是為大家辦實事,出現矛盾后,會第一時間找到鄉賢進行調解,真正實現矛盾不出村,依靠鄉賢就地化解。

去年以來,馬站鎮“沂蒙鄉賢”調處各類矛盾糾紛530余起,矛盾化解率高達98.5%,未發生民轉刑和越級上訪案件,真正在轄區群眾中“調”出了親和力,“解”出了威信力,取得了“矛盾少、秩序好,村庄改善、群眾滿意”的良好成效。

警民聯防

凝聚“全民化”共建共享力量

基層不牢,地動山搖。

為筑牢基層基礎工作,沂水縣公安局大力推行基層社會治理全民化,培育發展馬站鎮“沂蒙義工”“穆陵驛站”等行業協會自我管理、志願服務、群防群治的優質資源,整合組建成立500 余人的“馬站義警”隊伍,積極參與搶險救援、治安巡邏、矛盾化解、愛心救助等活動,成為馬站鎮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實現基層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張亮麗名片。

今年7月份,河南出現極端強降雨天氣,多地災情嚴重。馬站義警救援組迅疾響應、火速馳援,由組長徐雙彪帶領10名隊員趕赴河南新鄉重災區協助開展救援工作,積極協助當地應急力量,共同執行抗洪排險任務,歷經三天,馬站義警救援隊共平安轉移群眾300余人,為受災群眾提供價值15000余元支援物資,為災區人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

馬站義警堅持非盈利性屬性,配合公安民警開展治安巡邏防控,開展內保外巡,加強鄰裡守望,承擔社會責任,維護轄區秩序,為共建共治共享平安馬站貢獻力量。

去年以來,馬站義警累計完成各類救援任務90余起,組織各類公益性活動30余次,發動社會愛心公益人士280余人,募捐資金35萬余元。

警網聯動

織密“精准化”巡邏防控體系

馬鎮派出所積極爭取駐地黨委政府支持,探索推進社區警務網格與鄉鎮綜治網格“雙網融合”,投資30余萬元為基層網格員配備警用巡邏電動車、專業網格員服裝,既全方位提升了網格員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又提升了網格員的群眾知曉率,形成網格化社會治理和社區警務優勢互補、高效協作的良好局面。

張桂志是沂水縣馬站鎮書堂社區一名普通網格員,他所在社區網格人口多,社情比較復雜,他主動放棄休息時間用來熟悉網格內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兩年來,不斷幫助網格內村民解決如屋頂漏水、清理衛生、照顧老人、調解糾紛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為方便開展工作,更有效更快捷的將最新通知下達到網格內村民,除在網格內每家每戶張貼服務聯系卡外還建立“社區村民交流微信群”,一旦村民有訴求,第一時間便能找到他,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同時,為全面提升“警網聯動”的實效性和精准性,全方位實施智慧警務建設提升工程,馬站派出所改建提升“綜合型”勤務指揮室,組織研發“實戰型”指揮調度平台,加快推進“智慧型”社區警務建設,並按照“動中備勤、就近處警”的原則,將網格力量納入派出所巡防指揮體系,巡區網格劃分、巡防力量分布、巡邏車輛點位等要素通過派出所勤務指揮室指揮大屏直觀展示,實現與巡邏民警、義警、網格員、鄉賢等實時關聯呼應,實時查詢人員點位,實時網上指揮調度,真正實現科學調度、潮汐用警、快速接警等功能。今年以來,通過“警網聯動”累計抓獲現行違法犯罪嫌疑人11人,為群眾挽回損失5萬余元。

一警三聯

打造“系統化”基層治理格局

“警賢聯調、警民聯防、警網聯動”工作機制核心在警,關鍵在聯,根本在民。

沂水縣公安局堅持以派出所為主導,全方位制定出台涵蓋組織機構、人員選用、日常管理、考核獎懲、積分量化等在內的“一警三聯”制度規范,全部納入派出所日常管理運行體系,並將積分管理獎勵制引入沂蒙鄉賢、馬站義警、網格員管理,協調景區、銀行等部門提供積分贏門票、低息貸款等獎勵措施,通過開展活動贏得積分,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一警三聯”工作,形成人人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真正變鬆散管理、被動管理為規范管理、主動管理。

同時,在派出所設立“一警三聯”工作室,沂蒙義警、沂蒙鄉賢和基層網格員三支隊伍全部入住、實體辦公,進一步提升“一警三聯”隊伍協助派出所開展矛盾糾紛化解、治安巡邏防范、社會救助服務等工作的質效和水平。

去年12月29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暴風雪突降馬站鎮,馬站鎮派出所迅速啟動惡劣天氣應急預案,特巡警、派出所、交警、“沂蒙義警”等多方聯動,民警輔警在第一時間沖進暴風雪中,除隱患、送溫暖、施救援,保路暢人安。同時組織轄區“沂蒙鄉賢”“沂蒙義警”和“基層網格員”三支隊伍100余人,攜帶繩索、鐵锨、鏟車等救援工具在轄區主干道開展救助滯留車輛,為被困駕駛員及司乘人員發放食品、熱水及姜湯等御寒必需品,確保他們有食品、熱水、保暖等必備物品,先后救助滯留司乘人員和群眾120余人。

“一警三聯”工作的持續推進與馬山鎮黨委的支持密不可分。馬站鎮黨委書記徐學武表示,一警三聯的推出,是進一步探索鄉村治理有效途徑,推進農村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有效體現,全方位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支隊伍的有效整合,既提升了公安部門的辦案效率,也降低了治安、違法案件的發生頻次,群眾的社會治安滿意度指數有了明顯提高。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一警三聯”工作機制正是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把廣大基層群眾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凝聚起來,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加快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貢獻力量。(廣華)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委人大工作會議召開
  省委人大工作會議召開 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 奮力開創新時代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12月23日上午,省委人大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全省人大工作。…
李干杰與全省新一屆縣(市、區)黨政正職集體談話
  李干杰與全省新一屆縣(市、區)黨政正職集體談話時強調 牢記根本宗旨扎實履職盡責 努力開創新局面干出新氣象 按照中央關於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工作部署和省委安排,近日,省委研究確定了14個市新一屆縣(市、區)委書記人選,省委組織部研究批復了有關縣(市、區)長人選。12月23日上午,省委書記李干杰通過視頻系統與全省新一屆縣(市、區)黨政正職集體談話。…
山東省委民族工作會議暨全省宗教工作會議召開
  省委民族工作會議暨全省宗教工作會議召開 積極推進新時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 扎實做好新時代我省宗教工作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12月22日上午,省委民族工作會議暨全省宗教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於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全國宗教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動員全省上下積極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新時代宗教工作,為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山東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總結座談會召開
  12月16日,山東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總結座談會在濟南召開。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央第九督導組組長姚增科、副組長劉躍進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馬建堂作主旨發言 李干杰鄭慶東致辭 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研討會今天在濟南舉行。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豐富內涵、理論價值、實踐意義,結合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總結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推動形成一批務實管用的學理和實踐成果,為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返回頂部